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意义]专利引文分析是专利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专利引文分析仅分析专利文献中明确标示的物理引用专利数据,不能够准确真实反映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难以准确揭示专利之间的技术相似度。专利语义引用识别有利于准确真实揭示专利间的潜在语义联系,为专利的继承与创新评价提供参考,有助于专利授权前的专利审核和专利授权后的专利评价。[方法/过程]首先,基于规则和句法分析抽取了专利的特征知识元;其次,利用Sentence-BERT和Word2Vec对专利特征知识元及专利标题摘要文本进行向量化表示;再次,根据余弦相似度计算专利的特征相似度和整体相似度,结合专利申请日期的先后顺序得到专利的语义引用专利集;最后,采用量子计算领域专利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结论]该专利语义引用识别方法能够实现语义引用专利的有效识别,有利于评价专利的技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专利审核和专利价值评估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赵展一  钟永恒  王辉  刘佳 《现代情报》2023,(10):152-163+177
[目的/意义]技术关联与匹配是企业进行研发合作的内在动因,梳理基于技术关联关系的企业研发潜在合作伙伴识别方法,总结研究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完善面向潜在合作伙伴识别的情报方法体系。[方法/过程]基于136篇重点文献,归纳基于技术承继、共现、结构、应用关系以及复合技术关系的企业研发潜在合作伙伴识别方法,对比分析每种方法的优劣,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现有研究通过挖掘引用关系、共现关系、文本语义、复杂网络中的有用信息,综合统计和语义特征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不足在于:数据源和数据范围受限,技术文本语义分析方法存在缺陷,技术关联与合作行为的关系未梳理清晰。未来方向:纳入多类型数据并保障识别范围的完整性;完善技术文本语义分析与计算的理论方法体系;系统梳理技术关联与合作行为的关系,完善合作潜力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3.
周志刚  窦路遥  李毅 《情报杂志》2023,(12):144-152
[研究目的]融合协同过滤与链路预测对“企业—专利”关系进行系统而细致的逻辑表达,继而精准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聚合技术资源并推动产业创新化进程。[研究方法]基于非晶合金专利数据构建合作网络,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专利文本的内容相似性,利用SM算法计算IPC号的类别相似度,使用SimRank指标和RA指标计算链路预测的路径相似度,随后借助权重预测算法构建以三者为基础的融合加权指标。将融合指标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输入,进而预测企业潜在合作伙伴。[研究结论]研究表明,融合协同过滤和链路预测的“链路推荐”算法预测平均准确率达到93.21%,较之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升了2.42%左右。在非晶合金领域企业潜在合作关系预测过程中,由“链路推荐”算法得出的推荐结果能够为企业合作提供决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开展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技术功效词的精准、多维度、自动化识别,形成通用的多维技术功效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升一线科研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利用专利文献的效率。[方法/过程]提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BERT-BiGRU-CRF抽取技术功能和技术效果的三元组(Subject-Action-Object, SAO);通过社区发现提取重要节点信息,按照技术维度分类架构设计清洗关联规则,自动优化技术词和功效词,并以网络形式揭示技术功效的潜在关联和生成技术功效矩阵,以便后续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解读等具体情报分析工作;利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专利真实数据集对本方法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网络新闻是获取突发事件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提高海量网络新闻中突发事件的识别准确率和分类效果,并减少非突发事件新闻造成的开放集识别问题和降低人工标注非突发事件新闻的成本,这是当前突发事件识别与分类研究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选择BERT预训练模型获得文本的特征表示,融合不同层级之间的语义信息增强文本表示的质量,采用自适应决策边界模型,学习各突发事件类别在高维语义表示空间上的球形最佳决策边界,根据新闻样本的文本表示和各突发事件类别的球形最佳决策边界的欧几里得距离,检测出突发事件新闻并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别,并在CEC公开数据集和实时爬取的中文新闻数据集CEN上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CEC数据集和CEN数据集上的宏F1值分别为98.46%和95.80%,与基准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的宏F1值分别提升了5.15%和19.69%。模型应用展示了提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有效性。[局限]未考虑突发事件新闻可能存在多标签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技术—应用二维网络框架开展研究,有助于企业全面识别竞争对手,为战略制定提供情报支撑。[方法/过程]从专利技术文本和应用文本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基于文本信息分析的竞争对手识别框架。搜集和预处理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和应用的词汇文档矩阵,采用t-SNE方法开展降维和主题识别,构建专利技术—应用二维热图,结合焦点企业技术布局,识别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结果/结论]以DHA技术领域为例,全面识别了雅培公司的多种竞争对手,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技术演进研究可用于梳理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内部技术活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专利引文分析在技术演进研究中存在难以准确判断专利的技术主题相似度、分析的范围和潜在信息的丰富性有限等缺陷,而文本挖掘方法可以对专利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利引文分析的缺陷,因此探索将专利引文分析与文本挖掘方法相结合,在专利引用关系矩阵和专利文本相似度矩阵的基础上创建C-T(Citation-Text)专利网络,并对C-T专利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来研究技术的演进过程,旨在进行技术演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丰富技术演进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运用概率主题模型全面研究专利文献主题演化,分析专利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方法/过程] LDA模型按时间窗口对专利文本建模,困惑度确定最优主题数,按专利文本结构特性提取主题向量,采用JS散度度量主题之间的关联,引入IPC分类号度量技术主题强度,最后实现主题强度、主题内容和技术主题强度3方面的演化研究。[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深入挖掘专利文献的主题,可以较好地分析专利技术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专利技术的演化过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及时有效地识别潜在技术机会,采用文本挖掘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文本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文本表示模型Doc2vec技术对专利摘要进行建模,以更深层表征文本语义信息;然后利用基于密度的离群值检测算法,识别出具有潜在技术机会的专利方向;最后以深度学习领域潜在技术识别为例,构建专利检索式并收集458条专利文献作为数据集.实证结果总结出4类主题共10个潜在的技术机会,验证了该基于专利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企业相应技术应用、研发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闫肖婷  刘向 《现代情报》2019,39(6):24-31
[目的/意义]主路径上核心主题的演化可以反映行业发展方向,凸显行业热点技术并预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有效判断技术主题间的传承演变关系。[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一种凸显主路径上的核心主题及演化方法。该方法不同于文本挖掘和聚类,是基于引文网络主路径映射专利分类号的链接计数,通过专利的分类号替代技术主题在主路径上演化并计算节点的技术主题含量,以技术主题含量的变化凸显主路径上的核心主题及其发展历程。[结果/结论]展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主题演化图,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专利是技术信息的载体,以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在产业链视角下进行技术主题提取及识别,从专利数据中识别新兴技术可以有助于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方法]首先,根据产业链的概念和专利IPC分类号构建出产业链各个层级对应的专利集;然后,结合专利文本的特点提出EW-LDA主题模型,从词汇权重和语境两个角度对LDA主题模型进行改进,使用EW-LDA模型提取出产业链的各个层级中得技术主题;最后,根据专利文本及新兴技术的特点,从新颖度、热点度、关注度和增长率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兴技术主题识别指标,将技术主题分为新兴、热点、潜在、衰退和噪音五类。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上进行实验。[研究结论]结果表明,提出的EW-LDA主题模型具有更好的主题建模效果,产业链视角下的新兴技术主题识别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冯仁涛  余翔 《情报杂志》2021,(4):109-118,91
[目的/意义]通过计量分析模型探讨专利技术范围是否适合作为专利价值的指标,对专利范围与价值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有助于专利范围指标的合理使用。[方法/过程]通过1985-2014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构建基于专利IPC分类号的专利范围指标以及技术、法律、经济三个维度的专利价值指标,运用Probit和Poisson回归模型研究专利价值与专利技术范围的关系。[结果/结论]专利技术范围与不同维度专利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技术范围与专利技术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利的法律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对专利的经济价值没有影响。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范围不是合适的专利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LDA的企业竞争对手识别模型,在海量同领域企业中精准识别竞争对手,剖析其技术发展领域,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情报支撑。[方法/过程]首先,根据技术领域与目标企业下载专利数据;其次,将目标企业与相同技术领域企业专利数据合并,对专利摘要进行主题建模并借助LDAvis可视化工具与相对接近度计算识别潜在竞争对手;最后,借助LDA模型、困惑度与主题相似度计算潜在竞争对手技术多样化指数(TD)与技术专业化指数(TS),通过竞争力气泡图识别竞争对手类型,从而完成竞争对手识别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构建的企业竞争对手识别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出目标企业的竞争对手,并建议目标企业应积极对标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域,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利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和商品管制清单公开信息,识别中方卡脖子技术群体、发现卡脖子技术的高区分度特征、揭示卡脖子技术蕴含的核心主题,以期为卡脖子企业及潜在高风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提出卡脖子技术识别研究框架,首先计算实体清单收录企业的美国专利族与商品管制清单技术管制类别的文本相似性来识别卡脖子技术;其次,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卡脖子技术的关键属性;最后,采用LDA建模提炼卡脖子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规律。以2018-2021年实体清单新增中国大陆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从191家中国集团企业受限时持有的17 760件美国专利族中发现889件卡脖子技术;卡脖子技术的影响力、保护力度、市场前景、经营创效等属性均高于对照组;受专利中技术要素跨管制领域流动的影响,卡脖子技术蕴含的三大主题间具有明显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提出了一种融合专利引文网络和SAO语义分析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及拓展方法,对企业精准高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首先,对专利数据进行时间窗口划分,利用Gephi软件构建专利引文网络;其次,运用Girvan-Newman算法对引文网络进行社群划分,对综合排序前三的社群通过SPC算法提取主路径;再次,对主路径所涉及专利进行SAO结构提取,经规范化处理后构建基于SAO结构的技术演化路径;最后,将最新科技文献及专利通过语义相似性计算链接至技术演化路径末端,进而克服引文的时滞性缺陷。[结果/结论]将该方法应用于全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揭示了全固态锂电池相关技术的演进热点、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相关企业明晰创新路径提供了科学的决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技术融合预测对于改进技术研发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提出一种专利共类与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过程]以燃料电池技术为例,首先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识别专利数据中具有强关联的IPC频繁项集,计算技术相对相似度,基于AP聚类算法进行技术聚类;然后运用生成式拓扑映射算法识别其中技术融合点,构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最后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学习训练,预测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融合。[结果/结论]这种方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表现优异,可以快速、客观地识别技术融合,为技术创新的智能决策和预测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了解决因微博文本多义性和复杂性导致的谣言检测中语义特征提取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微博内外多粒度语义的BiLSTM-CNN-ECA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对微博文本从字词句三个粒度级别建模,运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取微博内部语义特征,生成事件字向量矩阵和事件词向量矩阵;然后,拼接事件句向量矩阵形成三维文本特征矩阵,输入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并行提取微博之间的依赖关系特征;最后,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赋予通道权重,进行微博谣言检测。[结果/结论]构建的三维文本特征矩阵有机结合了各粒度文本的语义特征贡献,包含更多、更全面的微博语义信息;ECA可有效捕获通道间重要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多尺度CNN模型对谣言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意义]专利文献是一种集技术、经济、法律三种情报为一体的文件资料,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价值的信息,挖掘高价值专利信息为评估该领域专利的维持与放弃、专利成果转化、专利管理,以及帮助企业掌握行业内专利发展状况、考察潜在市场,为制定企业专利战略和发展战略提供支持。[方法 /过程]本文以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为例,利用专利挖掘工具,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挖掘其技术、经济、法律高价值专利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自动驾驶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技术,在技术领域上有较多的突破和应用,但由于其中大量专利申请时间不长,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成果转化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专利布局和保护上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识别颠覆性技术有助于在制定研发和市场战略布局中获得首发优势,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综合提高颠覆性技术识别的精准率、召回率和识别效率至关重要。[方法/过程]结合机器学习与专家知识,首先,构建SimCSE-LDA语义相似度表征模型,以深入挖掘专利摘要中隐含的关键技术主题,实现更深层次的显著特征主题识别,并通过聚类效果评价指标检验其识别效果,进一步结合专家知识判定关键技术主题名称,对主题间内在联系判定,最终识别出关键技术。其次,运用突变性表征颠覆性技术内在特质,基于CBLOF算法对关键技术主题进行异常检测,将计算得到的技术主题异常分数作为判断技术突变程度的依据,从而识别出颠覆性技术。最后,结合领域专家知识和《中国制造2025》验证颠覆性技术识别效果。[结果/结论]以农业机器人为例,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的DWPI英文改写专利摘要文本为数据源,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