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几天,偶翻《思维与智慧》,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题目为“不得要领”。全文如下:“救人!救人!”电话里传来了紧急而恐慌的呼救声。“在哪里?”消防队急救部门的接话员问。  相似文献   

2.
赵艳  徐峰 《现代语文》2006,(11):120-121
古代诗的创作中经常把前人现成的诗句、成语、典故,或稍作改动,或直接借用过来,翻陈出新,“点化”成另一种意思。这种靠“模仿”起家的创作方式,古人称为“点化”,只要运用得当,它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相似文献   

3.
我在家中可算得上是“小小包青天”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请听下面的故事! “咦?我的手套又丢到哪儿了?”妈妈又在找那“可恶”的手套。说来也怪,妈妈的手套总是隔三差五丢一回,而我们为找它不得不把房子翻个底朝天。这次,再翻乱了,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校长,不但要具有管理领导才能,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校长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练就“翻、滚、爬”的本领。所谓“翻”即“翻本子”,就是要求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不懈地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在教师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和指导作用。“滚”即“滚轮子”,就是要求校长应努力领会上级的精神,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夯实”办学治校的根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校长要…  相似文献   

5.
程菲是中国体操队一名年仅17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她用科学态度坚持刻苦训练,充分发挥自身的弹跳能力和借助集体智慧,惊人地创造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体空翻540度”世界女子跳马第一跳高难动作,这一高难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程菲跳”载入史册。“程菲跳”成就了程菲的跳马与自由体操的双冠王,而程菲精神是实现“程菲跳”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常出现如“笑翻(了)”“美翻(了)”“萌翻(了)”等流行语,针对这样“V/A翻(了)”结构的普遍使用,从共时的角度考察“V/A翻(了)”构式的语义类型及用法,进而讨论“V/A翻(了)”构式语法化的过程以及语法化的机制和成因。  相似文献   

7.
何亚福 《师道》2002,(9):55
隔壁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来向我请教几道算术题,我趁她在做算术作业时,随手翻了一下她的语文作业簿,一个造句练习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兴:春天到来了,一朵朵鲜花高兴地绽开了。”多么形象的句子!令我惊愕的是,一个红色的“×”打在这个句子的末尾,还有老师要她“重造”的批语。翻过另一页,我看到了小女孩重造的句子:“高兴:小明考试  相似文献   

8.
现在 ,课 程改革 已深 入人 心 ,广 大 教师积 极实 施课 改 ,在教 学 思想 的转 变 、教学方 式的 变革 、学 生主 体 地位 的确 立 、学生个性 的发 展、学 生 素质 的 提 高等 方面 ,都取得 了可 喜的进 展。面 对改 革大潮 ,一方面 有人 表示 , 几十 年来 语 文教 学翻 来覆去 折腾 ,现 在真 不知 怎 么教 了;另一 方面,又有 一 些人 为了“ 充 分体 现 ”课改 的新理 念,在 教 学中 不断 花 样翻 新,使语 文课失去 了 语文 特点 。 语文 课 改似 乎进 入了 “ 高 原 反 应 期 ”, 开 始 面 临 着 一 些“度 ”的 问题 。 一、要把 握…  相似文献   

9.
偶翻某刊物,有一串题目闯入视界:“教育改革呼唤名校长”、“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青年校长的培养”,多么引人入胜。可惜本人既无缘当校长,更没有资格培养青年校长,对这些大作自然不敢妄评,只是对其中提到,或别人常常提到的一些关于校长的格言发生兴趣。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处处都有规矩”,“校长应该是教育家”。言为心声,这些格言如此流行,或许因为它们恰当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关于校长角色定位的价值取向。不过,由此又不免引起一点点困惑:我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时代的声音在向…  相似文献   

10.
少年时,我特别看不’惯父亲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禁忌。比如说,吃鱼的时候一定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要说“把鱼抬过来”,理由是“渔家特别忌讳这些,在船上说‘翻’是很不吉利的”。  相似文献   

11.
浙江长兴有“帝乡佛国”之称。所谓“佛国”,指陈朝崇尚佛教,尤以扶植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史上之大事;有关过程,汤用彤、吕思勉、范文澜三位先生语焉不详,此引《佛祖统纪》为证,以求一目了然之效,并稍作发挥。  相似文献   

12.
姚律 《家教指南》2011,(1):67-72
本文就李树辉《库木吐喇石窟第75、79窟壁画绘制的年代和功德主身份研究》一文中提出《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下》载西州"贞元七年没于西蕃"是指回鹘,结合唐诗作了讨论,认为在唐代"西蕃"一词不是泛称,而是特指吐蕃,回鹘说没有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13.
王彤 《天中学刊》2012,27(5):50-53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多次提到"理"这一术语,它们的含义各有不同,既包含儒家积极入世之理,又包含禅理、玄理,体现了殷璠对诗歌内容的要求。这与殷璠所处盛唐时代儒、道、佛思想大融合的特殊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范缜是南朝齐、梁时期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氏为帝尧裔孙刘累之后,缜之祖最早为晋范晷。缜籍贯应是顺阳。他幼时从学刘Xian,后曾使魏和亲,历任宁蛮主薄,尚书殿中郎,宜都,晋安太守,国子博士等职,他反对崇佛,虽遭众人攻击,终不屈服。  相似文献   

15.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以其立意高远、抒情真切、写景雄奇而传诵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几乎是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背诵,而且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孜孜以求,成为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然而,尚有一些问题,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特别时值今日,湖南岳阳籍青年作家张一一撰文声称:"<岳阳楼记>作者并非范仲淹!"并骂范仲淹欺世盗名,引起一场波浪翻滚的争论.为此,本文以事实为依据,用史料作佐证,还历史之本真.即从写作背景、文本,范仲淹生活道路与人生的矛盾性进行分析,从写作缘由等方面来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16.
关于范缜的籍贯问题,历史上说法不一,有说南乡舞阴者,也有说顺阳者.事实上前非后是.因为1.属史载地名讹误,南乡舞阴当是阴县之误;2.西晋末年,北方士族纷纷避乱江东,顺阳范氏也不例外,而范氏移至战乱之地舞阴一说不能成立;3.史书所谓范泰为"顺阳山阴"人,而范缜为"南乡舞阴人",实与范晔案有关,范氏宗族为避讳之而有意改动原籍以致后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时,仔细研读过侯方域的《壮悔堂集》。《桃花扇》中诸多情节就直接源自《壮悔堂集》,依据《壮悔堂集》剧作家进行了加工点染和艺术创造;《壮悔堂集》还在思想倾向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影响了《桃花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范晔受到宋文帝的重用,原因有二:一是在刘义康刘湛朋党被清除后,宋文帝急需人才,而范晔与刘义康交恶,故在政治上可靠;二是范晔的生父范泰对宋文帝有恩。范晔虽然受到重用,但也种下了被杀的苦果。由于宋文帝性格猜忌,不信任大臣,所以在大臣制造不和,以范晔桀骜的性格,长期在此环境下,必然会有过激的行为,这是他被杀的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19.
范云随父入郢府的时间,以往学者大多将之系于泰始三年(467)沈约随蔡兴宗至郢州时。其实,系在元徽二年(474)沈约第二次入郢府时,是更为谨慎的做法。范云始为萧子良司徒记室的时间,有永明二年与永明五年之辩。据此前范云曾任尚书殿中郎作为线索进行求证,永明二年范云已入为萧子良司徒记室。  相似文献   

20.
罗昌繁 《天中学刊》2012,27(5):96-100
由于范党党人碑志的存世数量多于吕党,范党成员也在碑志中常常以受害者的口吻表达了"范党为是,吕党为非"的意向,加之范党党人碑志融入正史并随文集流传,在这样的史料记载下,使得后世读者逐渐形成了"范党为是,吕党为非"这一刻板印象。这一印象作为史家主体意识对史学研究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