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去年图书出版总数上升到13.8万种,印数达到73亿册。图书中内容质量平庸、重复出版和编校差错等问题,还比较普遍。然而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去年重印书继续增长,它与新书出版的比率也在增大,大致重印率为46%。这说明图书出版的文化积累价值在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图书出版已经出现一大批精品,引人注目。应该说,出版精品图书已是相当多数出版社的出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出版社从实施精品图书出版战略中,团结与壮大了作者队伍,锻炼并造就了一批编辑、出版人才,从而取得两个效益的丰收。最终必然是出版社的社会形象与读者信誉得到提高。出版社的信誉与形象就是从自己出版的图书(尤其是精品图书)中逐步形成并树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科技图书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 ,也是出版社的生命 ,是关系到出版社能否获得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因素。质量好的图书能提高出版社的声誉 ,能赢得市场 ;质量不好的图书不能赢得读者 ,也就实现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作为一个严肃的出版机构 ,应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 ,其中内容质量是图书价值的具体体现 ,对评价一本图书的质量好坏具有决定意义。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影响读者购书的因素中 ,图书内容质量占到 6 0 %以上 ,鉴于此 ,本…  相似文献   

3.
梁虹 《出版科学》2005,(5):66-67
作者是出版社重要的出版资源.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对于完成选题计划,保证图书质量,赢得读者和市场的广泛认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5.
把握好图书出版的导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出版社在确定出书选题时,第一位要考虑的是书出版以后,对读者将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对社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每一个严肃的、有责任感的出版工作者的职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关系到出版社的成败。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对于专业出版社来说,一支学术水平权威、专业特色突出、梯队配置合理、涵盖领域全面的作者队伍,是其从事图书出版活动的核心竞争力。作者是优质的出版资源,作者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为例,从依靠老作者、培养新作者、稳定作者队伍、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梯队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出版社作者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出精品、夺大奖、争市场已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工作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根本要求是加快培养适应现代出版需要的出版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图书编辑是图书出版的“孵化器”,出什么样的书直接掌握在编辑的手中。图书选题的确定、编辑加工的完成、装帧形式、宣传发行策略,甚至图书的作者选择、内容构成和特色、读者层次的定位,都要由该书的责任编辑确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图书的价值是责任编辑创意、学识、投入的综合反映。要想培育出精品图书,首先要有具有“精品”素质的编辑的“精心”投…  相似文献   

8.
出版改革,面临一道关隘——书价。提出这个命题,显然会有众多歧义。政府说:书价放开了,权在出版社。出版社说:非常想提高书价,但是又怕没人买书。读者说:好贵的书啊!还想涨价? 看来,这个问题值得一议。先从经常受非议的图书销售说起。销售网络运行低效,作者、读者和出版社均大为不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如何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名牌形象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设想。一、有一个明确的图书出版主题,并在此主题下生产系列书和重点书是创造名牌出版社的根本图书出版发行包括编者、作者、图书、读者的四要素,塑造名牌出版社离不开这四要素,但其核心、根本是出版精品书。要出版精品书,平均使用力量不行,四面出击不行,盲目追热点赶浪潮不行,出版社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出版战略,有一个图书出版的总主题,要根据自身优势逐渐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出版社要在自己追求的总主题下经民主集中策划大的…  相似文献   

10.
正学术品牌图书出版的创建与发展,不仅需要出版社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丰富、水平高、有远见卓识、与时俱进的编辑队伍,还需要在出版社、编辑周围聚拢着一支由学术领域有学识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优秀作者队伍,并不断充实、优化队伍结构,从而建立起品牌图书出版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构架并维系学术品牌图书的作者队伍呢?笔者现将多年的经验与粗浅认识总结于此,以期与广大编辑同仁交流沟通,共同提高。一、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全程策划形成有效规模 出版竞争不乏这样的现象:出书范围、职工数量、办公条件、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要素基本相同的出版社,出书的规模和效益却大不相同.有的出版社每年出版的一两百种图书中,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策划含量的双效书;有的出版社虽然每年也有数百种图书问世,但相当部分是作者的包销书等合作出版类图书,很少能吸引读者购买和媒体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版社的策划能力不强,缺乏独到的选题策划思路,导致图书的策划含量不足,被同类产品所取代、淘汰.  相似文献   

12.
农技图书出版的错位●罗珏玲几年前,出版社为了满足农村读者需要,结合国家的中心任务,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图书投放市场,使农业技术图书市场一派繁荣。然而,由农村读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还是:需要农业实用技术的书,需要通俗易懂的书。这就是说,出版社有些农技图书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何谓图书文化品位美国著名编辑小赫伯特·S.贝利认为,"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而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杰出的出版社是杰出的书造就的","出版史是出版了杰出书的杰出出版社的历史,也是图书文化品位发展的历史"①。出好书者,美名远扬,优秀作家慕名而至,目标读者倾囊选购;出低俗读物乃至坏书者,恶名尽人皆知,作家、读者避之惟恐不及。是选择高雅,还是屈就低俗;是注重文化传承作用,还是片面追求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香江波)在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除了出版社呈现出的一大批面向大众读者的优秀图书外,还有一本写给出版人自己看的书《纵览美国图书出版与发行》(中国经济出版社)不可错过。这本书是作者魏龙泉、邵岩继《美国出版社的组织和营销》(2000年  相似文献   

15.
出版周期长,而且越来越长,已成为作者、编辑、发行工作者和读者极为注目的问题。出版周期的长与短,集中反映了我们工作效率的高与低,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出版周期是检验我们工作效率的一把尺子。缩短出版周期,必须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着眼,切实克服管理工作的种种弊端。缩短出版周期,也是提高出版工作经济效益、加速资金周转的最重要的措施。图书的出版周期,严格地说,应该是从出版社编辑部收到稿件之日起,直到把书摆到书店门市部能与读者见面为止。这个大周期既包括了图书的生产过程,也包括图书的流通过程。因为它牵涉到更广泛的范围、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书选题策划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划,即筹划、谋划。选题策划,就是指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或谋划。这是图书编辑的首要工作,又是其常务工作,也是一个出版社的核心工作。选题策划做得好的编辑,或编辑室,甚或出版社,他们就能出许多好书,或双效书。因为一本好书,它来自于好的选题,好的作者及其好...  相似文献   

17.
段炼 《出版参考》2015,(6):39-40
“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环节.任何一本图书的产生,都是一个选题的实现,没有选题的策划也就谈不上图书的出版.选题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出版社的成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为较高的图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必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有别于以前传统的编辑的职责,人们把现代编辑细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由此可见,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已成为图书编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医学专业图书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因为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编辑,同时也需要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一些中央社对教材教辅类图书、医学专业类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垄断,其他出版社想在医学图书出版领域分一勺羹则是很难.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阵地,地方科技出版社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掘各种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20.
图书品牌是指出版者(即出版社)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术语(如社训)和图书书名,或其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不同出版者的出版物或同一出版者的不同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讲,图书品牌无异于商品的商标,图书品牌是读者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现在市场上重复选题的图书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图书质量的差别,读者主要是靠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知名度、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外部因素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此图书品牌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了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累积对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