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要求出发,对比我国现实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不足,提出了未来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实现图书馆学教育社会依存性与自身独立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变”与“不变”的统一。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近十多年来美国图书馆学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应以美国为鉴,加快改革步伐,尽快为各类文献与信息服务部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金陵大学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重镇之一。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史档案进行深入挖掘。从毕业生视角回顾和梳理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进步、推动科研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历史贡献,分析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社会贡献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探讨图书馆学教育在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全民信息素质的提高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图书馆学教育为此理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分析新环境下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我国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的招聘信息,分析其岗位需求、学历要求、招聘人数等数据,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现状,就图书馆学教育之发展完善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图书馆学教育应该密切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教育,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文分析了图书馆事业中不合理因素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明确提出图书馆学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推进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把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科学以及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信息社会对图书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必须在专业教学中融合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需求。本文将三层阶梯教学模式及西方“两步制”教学方法引入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学体系中,试图寻求一条图书馆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职业取向——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而首当其冲的是图书馆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如何面向社会需求,确立合理的职业取向,是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0.
江苏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国立东南大学、金陵大学相继在暑期学校开设图书馆学课程,由此拉开了江苏图书馆学教育的序幕。从1922到202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整整走过了一百年。梳理发展轨迹,可分为六个阶段。①萌芽期(1922—1926年):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多为图书馆工作实践。②成长期(1927—1949年):专业教育与培训教育共同发展,专业教育主要由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完成,专业化、中国化程度以及图书馆学教育地位显著提升,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交流更加紧密。③转型期(1950—1965年):高等教育开始转型,函授教育以及政府机构主导、大型图书馆牵头或参与的短期培训教育逐渐成为主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首要内容。④停滞期(1966—1971年):因历史原因,这一时期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全面停滞。⑤恢复发展期(1972—1993年):1972年江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复苏,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中等教育、函授教育蓬勃发展,专业组织开设的各类培训班成为图书馆学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解放思想,情报学教育逐渐从图书馆学教育中萌芽并发展壮大,中西学术交流得以恢复并进一步发展。⑥变革期(1994年至今):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本科教育日趋式微,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行业协会及各类图书馆主导的图书馆学在职培训依旧繁荣,图书馆学教育对于图书馆实践的关注越来越少,“去图书馆化”“泛信息化”倾向愈发明显,国际交流愈发紧密。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