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新文科”建设、iSchool运动等国内外学科发展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学科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回归图书馆学根本,提出图书馆学需要固本创新,同时与图书情报档案一级学科建设相协同,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一级学科建设长期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对图书馆学学科本源、图书馆学学科教育与一级学科协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需面对的新形势。[结果/结论] 研究提出图书馆学的三个根本,强调图书馆学学科建设需要固本创新,以学科建设协同观进行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提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应该有战略、协同、高质量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从档案学术研究的视角讨论新环境下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对于丰富学科内涵、推动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对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进行全景梳理,从底层逻辑、时代挑战、拓展创新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在坚守学科底层逻辑的基础上,直面档案学术研究的时代挑战,加强对理论和应用的拓新,强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图情档一级学科更名是学科遵循时代更替和历史演进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学科拓展学术空间与提升外部影响力的现实需求。文章探究了学科更名带来的新机遇,包括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提高档案学学科影响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重塑档案数字人才培养机制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级学科更名后推动档案学科发展必须协调好的几对关系,即坚守学科独立和实现学科边界泛化两种趋势的关系,承袭历史学传统和实现信息学转向两条主线的关系,档案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两门学科的关系,档案学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两重维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闫静 《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108-116
[目的/意义]随着原“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正式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原3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档案学亟需进一步解析和思考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档案学的学术传统。[方法/过程]通过历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近百年来的学科独立化历程、学科归属的变迁对学科发展的影响,通过共时性分析梳理档案学的学科特质,提出档案学在未来发展中“创新”的同时不忘“守正”。[结果/结论]需要档案界在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进一步明晰档案学科发展取向、学科发展指归和学科发展使命,在“创新”的同时坚守档案学科的独立性、坚守档案学科的“历史品格”、坚守档案学科专业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意义]以学科更名为基点,立足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管理新任务与新目标,寻求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传承前提下的变革与突破,为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政策梳理及历史分析,在回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现实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剖析,进而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推进策略。[结果 /结论]在具备极强包容性的一级学科顶层框架下,重点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创新4个方面,以构建新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深化其原有的业务范畴,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更为完整地覆盖学科领域新业态,促进学科教育与事业发展的共同繁荣,提升学科凝聚力、影响力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在学科更名、数字中国建设和新时代背景的非线性叠加效应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教育应如何转变以适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 /过程]首先对数字中国建设内涵和学科更名背景进行阐释,然后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引导,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务与逻辑转向,并探寻学科研究生教育赋能数字中国建设的实际应用场景,明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新的历史使命。[结果 /结论 ]学科更名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和科研转向方面应该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辅助国家推进高端交流平台建设、数字经济治理、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以及国家文化数字化等重大战略,实现学科内涵的守正与创新、学科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学科应用的固本与延伸,为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的国家安全、科技竞争、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提供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介绍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理论,概述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起源与发展,提出数据科学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兴起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科学研究第四范式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途径。[结果/结论]提出融合数据科学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的二级学科体系,迎接数智时代编辑出版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专业教材,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建设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档案学科身处变革的风口,探讨档案学科发展应当何去何从具有重要意义。一级学科更名这一事件在为档案学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拓展档案学科发展空间、优化档案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使档案学科地位被边缘化、独立性被削弱、课程消隐泛化、生源危机加重。由此,本文提出档案学科守正与创新的发展路径。一则,应守学科之本,不断优化档案学科建设。即担当使命,回应并引领社会需求;正本清源,聚焦档案学科研究根本;立足本土,促进档案学科自主创新。二则,应借更名之机,谋求档案学科新增长点。即融合发展,拓展档案学科研究视野;协同开放,培育更广范围的学科共同体;着力长远,探索学科教育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0.
尹鑫  杨文  张斌 《档案学通讯》2022,(2):97-104
把握好参与新文科建设的机遇,有助于推进我国档案学科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档案学科需要立足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与要求,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教育方式的新变化,加强档案学科的思政和人文建设,优化档案学科发展的理论框架,促进档案学科适应和融入数字社会,培养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档案学科人才,推动档案学科建设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有序实施学科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梳理30多年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以系统观为基础分析本学科的对象、使命、发展战略选择并构建系统建设框架,从抓住核心矛盾、技术与人文协同、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科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学科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深耕自己的研究对象,坚守学科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坚持技术与人文并重,协同发展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践行以贡献度为重心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构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优化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途径、方式和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更好满足国家档案事业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方法/过程]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变化及其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过程方式层面,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优化。[结果/结论]提出基于数字时代的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包括更新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优化知识结构和创新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学科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仍将关注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这三者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对文件档案管理数字转型、档案记忆理论与数字记忆、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社会化趋向与文件档案管理理论创新、文件档案治理、古文书与档案事业发展史、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及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创开放、多元、创新的学科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驱动档案学科迈入转型升级的连续进程,有待明确具体发展方向与空间。[方法/过程]本文一方面从关联角度解析新文科要义并将其阐释为档案学科的生长点,另一方面则结合档案学科发展动态描摹基于生长点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结果/结论]由此,在正视机遇与危机的认知策略下,提出的发展空间构想如下:综合国力提升驱动下应用属性的系统建构、场景全球化与本土化叠加之中发展方法的互通设定、全景时空格局引领下跨界体系的完整升级、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中知识创造转型机制的全面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阐述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面临的机遇,探讨学科和专业发展路径。[方法/过程]从新文科建设出发,将新图情档看作一个系统,分析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具体从高等教育、技术、行业、文化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新文科建设对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行新图情档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式教育,通过技术赋能形成技术人文一体式教育,面向行业和社会需求,突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一级学科更名伊始,针对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助推“学为所用-人岗匹配”目标的实现,在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从就业“不匹配”视角切入,采用“问题导向→实证调研→路径创新”的研究范式,对“不匹配”就业的IRM本科毕业生和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不匹配”视角下IRM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的具体方案。[结果/结论]从学生主体(关键层)、用人单位(导向层)、就业环境(驱动层)、学科教育(支撑层)四个维度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SEET影响因素模型,进而从“原动力-支持力-拉动力-源动力”四个维度提出促进IRM本科人才就业匹配的优化路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重点分析如何借助一级学科更名的窗口期,实现学科融聚、服务融慧、人才融贯的IRM学科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新中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喜迎七十华章。70年的不懈探索与砥砺深耕,我国已形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恰逢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学科发展与专业教育迎来新契机。在回顾新中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从专业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视角探索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开启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赵雪芹  李天娥 《山西档案》2021,(1):143-150,142
数字时代人才需求的转变,使档案学教育在数据科学驱动下面临适应时代变革的转型发展,探索数据科学背景下如何优化档案学学科的教学理念、学科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学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档案学科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本研究首先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现状和局限性,其次,提出数据科学驱动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即以培养数字时代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科融合发展的同时凸显专业特色、跨学科培养同时注重实践性、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后构建数据科学驱动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从基础性的理论课程、融合性的应用课程及开放性的实践课程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明确学科教育的定位和核心,在坚守档案学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推广,各行各业纷纷采取创新性改革,逐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在档案领域也是如此,作为巨大的信息存放资源体系,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相关部门充分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广泛整合、快速处理、高效应用。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析研究,从发展环境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安全防护建设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策略,进而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档案事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部门档案数据和信息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