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以WOS和CSSCI中收录的1998-2015年间学科服务领域的研究论文为样本数据,对国内外学科服务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化比较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助CiteSpaceⅢ、Ucinet、NetDraw等可视化工具分别绘制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的文献共被引时区视图、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与共词聚类知识图谱,对国内外学科服务理论研究的时间分布、知识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在研究重心、研究方向、文献影响力、引文性质、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分析学科主题演化趋势,对科研人员研究学科知识、决策层规划学科布局都有重要意义.相比于词频分析法和共引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的优势是能深入文献内部,从微观角度揭示学科主题演化规律.分析中国国内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人工判读法提炼出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分析流程的5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中研究人员使用的策略、分析手段和工具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数据集的来源数据库主要有综合类、专门类和引文类等3种,检索策略有基于词、基于期刊和复合检索策略等3种;共词分析对象来源主要为作者关键词,关键词选取主要基于关键词词频、关键词共现词频和前两者相结合3个角度;构建共词矩阵时使用得最多的归一化系数为ochiai系数;最常用的主题演化分析手段为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图谱;使用得最频繁的工具为SPSS软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方法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果媛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3):100-107
[目的/意义]相比于以单纯的关键词统计排序为主的词频分析法,和以文献作为分析对象、需要庞大的引文索引作为基础的共引分析法,共词分析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基于共词分析法来研究学科主题演化规律。[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方法,包括4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准备、演化阶段划分、主题识别和主题演化分析。[结果/结论]在主题识别阶段改进了词频g指数来选取共词分析的对象;在主题演化分析模块,提出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学科主题的演化情况,构建三维战略坐标来进行静态分析,并构建学科主题演化现象识别模型来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为全面、客观、高效、直观地掌握科技领域主题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领域主题演化路径识别和分析框架。[方法/过程]获取不同来源的科技文献数据,利用多维样本有序聚类方法辅助时间切片,基于改进的词袋构建方法,提升LDA模型主题识别效果,借助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在主题层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领域主题演化路径。[结果/结论]利用美国太赫兹研究领域基金项目、论文和专利3种来源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据源能够清晰划分出4个时间窗口,改进的词袋构建方法能够表征更准确的领域信息内涵,主题社区有助于从多源数据复杂的演化网络中厘清主题演化脉络。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索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问题有助于揭示知识聚类的特征和规律,对于掌握知识生长演进过程中关联知识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复杂网络的思想为基础,基于标签邻接关系的发生值构建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即依据网络模体的理论,采用网络聚类系数的分析方法,对领域知识网络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结合网络密度、特征路径长度、节点度值、封闭三元组等指标,从随机因素、度相关性、邻近关联3个方面对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聚类演化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领域知识在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聚类性;②领域知识的聚类性同时包含随机性与结构性(非随机性)两方面因素; ③领域知识聚类的动态状态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之间摇摆演化; ④领域知识的聚类状态在网络全局和局部节点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从主题时序视角出发,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主题和年会论文集题录为研究样本,进行相关主题词的分布和演化分析,梳理中国图书馆界近十年来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方法/过程]获取2007-2017年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相关主题词,从中选择高频词,利用Excel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Ucinet和SPSS工具进行主题词静态分布分析,结合"流行研究热点权值(PRHW)"指标对主题词进行动态演化分析。通过词频、中心性、聚类对比分析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通过词频时序和共词时序分析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并采用PRHW指标进行识别和演绎;从7个类团中抽取两个典型主题词构筑全主题词的共词时序网络。[结果/结论]相关主题词的静态分布特征表现为:年会主题词和论文集主题词高频词一致性较好,论文主题词更微观具体;二者都不具备显著的中心性;聚类结果根据相近原则归并出7个具体类团。主题词的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分长期关注、早期关注、近来关注上升和近来关注下降四类,相关主题的微观演化特征得到了精细化呈现。  相似文献   

7.
祝娜  王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5):101-109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需要快速发现特定科技领域中关键知识衍生与演化的路径,探索未来的知识创新趋势,为此,有必要对知识演化路径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方法/过程]从主题关联的角度入手,以3D打印领域为例,基于LDA识别出科技创新主题并进行分阶段细化分析,探测主题集群内部与外部的关联强度,识别出主题不同生命周期的演化能力及其演化类型。[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从主题关联的角度入手,构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知识演化路径,丰富了知识管理和信息计量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实践上则有助于探测科技创新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基于主题关联相似度揭示主题汇聚及变异过程,识别学科交叉主题及交叉模式,归纳学科主题的演化趋势及演化路径模式。[方法/过程] 获取情报学学科科研论文的高频主题词,构造主题词共词矩阵,利用网络社区演化分析工具生成学科主题演化网络图,结合指标数据对学科主题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总体上看,情报学学科的研究主题虽然在反复地变化,但核心主题一直存在;扩张、收缩和合并是研究主题最普遍的变化态势,分裂现象较少,产生和消亡现象存在;有3条特定社区演化轨迹清晰地贯穿始终,活跃度相对稳定,反映了3类核心研究主题;3类核心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呈现出升华吸纳、共融迭新和辐射推进3种演化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基于主题关联学科主题演化路径的多模式识别方法既能从宏观层面呈现学科主题演化形式,也能从微观层面分析学科主题交叉模式,结合二者可揭示学科主题的继承或创新,预测学科交叉主题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有助于掌握学科发展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等情况,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是面向科技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语义分类的学科主题演化分析方法:将关键词分为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3类,构建不同语义分类的共词网络;然后基于Fast Unfolding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具有语义特征的社区(主题);利用相似度算法计算相邻子时期主题间的相似度,构建学科主题演化图谱,以分析某学科领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变化,实现深度、细致的学科主题演化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对2012-2015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大数据研究领域相关论文数据的处理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的急剧增长,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涌现,快速主动地从海量信息资源中识别和判断研究主题的发展演化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方法/过程]在相关理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医学领域的资源特点,提出一种基于LDA模型的主题演化探测模型和相应的流程步骤。主要步骤包括医学主题词抽取、主题识别、主题关联、关键主题识别、关键主题的演化主路径识别、演化主路径上主题分裂、融合事件识别,实现深度、细致的主题演化分析。[结果/结论]选用乳腺癌治疗研究文献为实验案例,对判断模型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证实提出的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科技文献数量持续增长,探索不同数据源维度下的领域知识演化特征,有助于从数据层面对领域知识发展建立全景化视角。[方法/过程]以美国石墨烯领域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基金项目、技术专利为数据源,采用BERTopic主题建模的方法提取领域主题,对不同数据源维度下的领域知识演化进行跟踪,对比不同数据源维度下的知识演化分析效果。[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主题提取结果及其呈现的知识演化脉络各有侧重;基于融合数据源的领域主题呈现领域全景且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知识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辨析了数字资源保存的概念,介绍了数字资源保存的发展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分析工具和方法构建领域知识基础(指引文)的时间序列演化图谱和时区演化图谱,并结合绘制的领域发展趋势图,分析了数字资源保存的研究进展。同时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分析工具和方法绘制术语与关键词的混合共现网络和引文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识别出数字资源保存的研究热点U,并利用爆发词或突变词探测方法探测数字资源保存的研究前沿。最后针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关注最多的研究热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从研究主题、最佳实践、保存周期、保存技术和方法、保存策略等几个重要方面解读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了解引文分析领域的发展状况,以领域知识载体之一--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单元特征描述和知识单元聚类层次结构,发现该领域知识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轨迹。[方法/过程]选择2001-2014年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平台结构化的二次文献信息1 166条作为数据源,以信息计量学作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信息计量和分析复杂引文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鉴数据挖掘算法和处理工具技术,描述领域知识体系的特征。[结果/结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以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利用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的时变对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准确地描述引文分析领域发展的宏观层次结构特征和微观节点属性、静态分布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奠基性的基础理论和突破性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分析技术主题演化过程可以梳理技术发展脉络,对于发展创新、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语义角度分析技术主题演化轨迹的研究较少。因此,从语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主题演化过程。[方法/过程]提出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改进的动态非负矩阵分解模型对专利文本进行动态主题建模,并利用TextRank算法抽取名词短语进行标注,增强所抽取技术主题的可解释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词向量的方式计算技术演化轨迹,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对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的五方专利进行实证分析,识别出65个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轨迹,表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识别领域发展路径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方法如专家访谈、引文分析等不能适应文献爆发性增长的现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变迁的领域发展路径识别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可以自动从Aminer平台获取数据,通过构建关键词-学者矩阵,综合使用KMeans++和谱聚类算法识别出研究主题和相关学者;通过相似度计算实现不同主题之间的关联,最终获得研究领域的发展路径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领域研究主题的变迁,有助于研究者快速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丰富领域发展路径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按照知识转移存量、传导率和弹性三个维度,将知识转移路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构建知识转移路径机理演化模型,得出在四个阶段的作用下,知识转移沿着四条非线性路径发生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Ⅰ):共词网络方法的提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知识网络观已经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已往的科学知识网络研究多以引文关系和合著关系为线索,其结果揭示的是科学界高阶的学科结构和智力结构,而非知识概念结构.为了在微观层面上揭示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我们将目光关注在了文章关键词与关键词共现关系上.通过回顾认知地图、科学知识领域绘图与共词分析三个领域的发展历史,本文提出了共词网络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科学知识体系的网络结构和知识单元的增长模式.借助对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过程的分析,本文首次从词汇维度定性解释了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通过吸纳知识生态学的理念来进一步完善网络问答社区的相关理论体系。[方法/过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主体、知识生态环境和知识生态链,构建出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型,进一步从形成条件、动力和演化3个方面对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并以“知乎”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知识生态系统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将社区用户、用户生成内容和社区机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揭示了网络问答社区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专利引文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非专利引文分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在介绍非专利引文相关概念和起源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归纳总结,分别阐述非专利引文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非专利引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关联和知识转移等领域;研究方法则主要包括定量指标方法、模型研究方法、网络计量方法.最后,指出非专利引文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分析中国国内基于主题模型的科技文献主题发现及演化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及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作为文献来源,检索并筛选相关文献,通过人工判读提炼出基于主题模型的科技文献主题发现及演化研究的分析流程,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流程中国内研究人员所使用到的策略、方法、分析手段等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结论]研究已初具规模,形成较为完整的分析流程,同时各个流程环节上所涉及到的策略、方法和分析手段较为多样化。另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题模型方法在科技文献领域的应用尚且不成熟,主题数目固定,缺少对主题模型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与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