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内外对“管理哲学”的定位、性质争议颇多.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认为“管理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部门哲学,是关于管理中“不确定”的知识,是对人类管理行为的反思.它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管理实践活动,是对“科学管理”强调“效率”而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纠偏.在当今社会,管理哲学更多的是对“实证管理”的一种价值补偿,它既强调入的价值、尊严等“内在价值”,又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荒诞”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哲学美学思想表现的主题之一。加缪认为“荒诞”是人自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冲突与抗衡,更是人对存在本身意义的一种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反思。《局外人》小说的内核旨要正是对人类生存遭际中“荒诞”感的刻画与呈现,诠释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涵着种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哲理,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深刻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世界的普遍发展,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发展理念,都把目光投向人。生存与发展是密切相关,当把发展当作目标时,发展的异化物就反过来制约人的生存。“传统的工业明的发展观”。应被“可持续发展观”所取代,“循环经济”的建立具有非常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传统儒学的有关理念对现代哲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怎样成为真正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为背景,说明现代人本主义产生的根源。这一问题的突显,在社会意义下体现为人对自身存在的困惑,在哲学意义下体现为传统理性哲学对个体生命的否定。从这种探索中说明现代人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从制度设计与制度伦理文化的高度,在坚持以当下中国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本位理念认同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组织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理念所做的深刻反思,力图使“公共性”的道德理想信念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自觉。建立“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市场社会“多元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社会的发育,构成“和谐社会”实践的可能性基础。“和谐社会”内在精神实质,是自由的人与有秩序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是现代“合作理性”,而其人文价值目标,则是民众普遍的“公共精神”的达成,以及关于社会公共性信念的自觉确立。  相似文献   

6.
媒介环境学探索媒介、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范围跨学科和多学科,学科多样性为媒介环境学发现研究结合点提供了可能性。从其思想溯源和研究方法来看,媒介环境学有四大研究的主脉络,即社会学研究路径、生态学研究路径、哲学研究路径和语言学研究路径。这四大研究路径贯穿媒介环境学整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借助这4个学科的理论,媒介环境学不断扩展其知识基础,为研究日益科技化和媒介化的社会提供了哲学、历史和实践背景。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的"解释世界"的观点,马克思将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学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贯穿于马克思实践观的始终,然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人的目的性意识趋势下可利可弊。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改造世界的观点出发,揭示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从而警醒我们,不仅要在科学的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更需要认识到如何更好地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8.
将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辩证统一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将革命性作为实践的内在本质规定,现存社会生活在实践基础上辩证发展,人类因之由“彼岸”返回“此岸”,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科学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变革现实,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本质,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能日新又新,亘古亘今。探寻“莱茵河葡萄酒”与“莱茵河彼岸”两个带有革命实践意味的哲学意象,在思辨终止之处,在现实生活面前,展开对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历史性叙述,在实践中证明此岸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自产生之日起,不同的哲学家对历史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作为哲学现代转向的重要根基。历史主义成为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与方法。马克思哲学是哲学转向的一部分,其在运用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分析,阐述了他的历史主义方法及其内涵和本质,比较了他的历史主义与以往历史主义的不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解决了历史主义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被本质思维掩盖的“历史”自身,为现实生活世界寻求确定性依据,为作为人类理想生活的共产主义寻找必然性,在历史与实践的客观性上弥合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体育哲学是在体育科学与哲学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哲学和体育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学。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想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其中也包括体育科学知识)。体育科学则是研究体育这个特殊的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活动,它离不开理论思维,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哲学和体育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育哲学就是研究体育学和哲学之间这种密切关系的科学。以体育科学的哲学问题为内容建立“体育哲学”学科还是近几年的事。在国外,不但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个从肯定哲学到否定哲学、从站在“哲学基地”上思考问题到离开“哲学基地”走向实证科学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反哲学”即实证科学的立场实现了哲学观的根本变革,从而终结了“全部哲学”。马克思“终结哲学”的真实含义是:反对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的科学”,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反对从任何原则出发来解决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主张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与未来发展都充满了危机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人学视阈下,重新理清人、生活、实践等概念在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所蕴含的意义。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源自于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启蒙运动中理性思想的影响。其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人,根本动力是人的实践活动,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素材,更促进了马克思生活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中存在的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既包含基础教育研究也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是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哲学变革的影响。哲学中有关人与世界的观念和认识作为教育研究的前提性认识,发挥着方法论的作用;哲学中蕴含的思维方法和路线对教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某种新的哲学观可以成为反思和批判教育研究理论的工具。欧洲近代哲学的发展主要以认识论为发展主线,经验论和唯理论对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哲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哲学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发展过程.首先,哲学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不是消积、被动直观反映的过程.哲学教学作为认识与发展过程来说,其任务的完成、目的的实现,只能通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其次,哲学教学过程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身.对于这一特定客体的认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通过班级授课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特殊认识与一般认识反复作用的过程.再次,哲学教学过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树立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萌发思维意识的那刻起,人类就没有停止过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脚步.知识从哪来,真理是什么?“天赋观念”说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又拥有无限的、绝对的真理,所以人所拥有的部分真理是上帝赋予的.从笛卡尔、洛克、莱布尼茨三位大家关于“天赋观念”的批判与反批判去纵观西欧近代哲学“天赋观念”的演变发展路径,以理清它是以怎样独特的演变方式展示着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的.  相似文献   

17.
身体是动物性的,是直接感受外在世界的生物体。运动是身体本能的行为之一,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生存的基础。身体运动成为了人类获取自然信息的前提,每一个行为方式下都必然隐含着身体运动的基本因素。从身体行为的考察中逐渐揭示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建立起属于体育运动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康德“物自体”三层含义的阐述,认为“物自体’不可知的真正内涵是“自我意识”不可知。它对现代认识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康德首先确立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正确引导了现代哲学探讨主体认识深层机制的方向;为了人类理性的完美追求,康德欲在自由与必然、本体与现象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雅斯贝尔斯认为,作为人类存在基本方式的交往主要是一种“生存交往”,其最终目的是走向人类的大同之路。基于对交往的这种认识,雅斯贝尔斯提出,本真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就是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人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富足。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这种阐释对现实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哲学、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科学的关系;三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世界文化的关系。一方主导和多元并存将可能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基本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世界化、现代化发展统一起来,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可行的进路。在中西融通中通过吸收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当代西方哲学,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是未来中国哲学的大致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