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单板滑雪的4名优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单板U型场地运动训练准备活动及体能训练中,尤其是在夏训时,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模式,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初步建立起该项目核心训练的评估体系,旨在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9名一级女子铁饼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力量和专项投的训练在专项成绩中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速度力量素质指标应均衡的发展;科学的建立训练模式,实施有效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体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创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奥运会后,如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应该看到,体育强国的核心指标是体育强国的关键,就如何建立"体育强国"指标这一问题,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法等形式对体育强国及其相关指标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得出了动态论及强国综合评价体系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电网企业营销理念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建立了基于客户满意度的电力营销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电网企业,尤其是供电企业改善营销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戏曲学院篮球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对身体素质指标以及核心区域肌电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训练每周2次,每次60min,在8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后对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实验后经测试发现实验组中反映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及其显著性的提高(P<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并探讨业余训练运动项目设置与体育系统内部影响其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研究证明,业余训练运动项目设置受其地区总体竞技水平、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以及参加业训人数与体育人口之比的影响和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业余训练运动项目设置的最佳数学模型。为业余训练运动项目的设置决策提供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7.
建立我国社会体育评估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构想从建立我国社会体育评估制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入手,阐述了建立《制度》研究的指导思想、方法保障与基本构架。在基本构架中,界定了本项研究的核心概念一社会体育,划分了评估单位,说明了研究成果的形武,并从构成《制度》要素的概念系统、组织系统、指标系统、激励系统和资金系统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制度》研究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及层次分析法等,从核心竞争力概念入手,从俱乐部治理能力、运营能力、竞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文化建设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层面,运用2轮德尔菲法确立了俱乐部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54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集合,以便为CBA俱乐部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给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健身健美操动态姿势中建立核心部位整体性意识的健身效应。方法将72人随机分为4组A(跳操)组、B(跳操 意识)组、C(跳操 力量)组、D(跳操 意识 力量)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身训练。在训练前、后对各组骶棘肌肌电指标、形态指标、素质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B、D组在30s、60s时段波幅的增加及时程的降低较训练前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在胸围、腰围、腹部皮脂3项指标的降低较A、C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训练后较C组同指标而言有显著差异(P<0.05)。D组在闭眼单脚站立、仰卧起坐、纵跳等3项指标的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B、D组对结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核心部位整体意识进行健身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锻炼腰腹部,增加骶棘肌肌力,改善形态指标,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验证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和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表现出层次性特点;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主成分提取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判断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是由竞技体育制度等4个一级指标,高效的体育竞争情报采集传递系统等8个二级指标组成。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蕴含在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中,由各运动项目的单项核心竞争力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年来上海优秀运动员选材指标测试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运动员的成才率及相关选材指标.研究发现上海市一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低于国内和国际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目前已有的某些选材指标有较好的区分度,能预测运动员未来发展的潜能,但某些指标却不能反映项目特点,并非核心指标,仍需要开发和研究新的核心指标,运动员选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12名山东省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实验组进行8周核心力量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3项指标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卧推、高翻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摔跤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素质,因此摔跤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选取宁波市东钱湖中学16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测试受试者12周、24周训练前后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肌肉积蓄弹性能的能力、12分钟跑、核心力量、核心力量耐力、核心爆发力、核心稳定性9项指标.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实验组合和对照组各测试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对中学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把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搭配使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了解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部分生理指标(身体素质、身体形体、心肺功能)的影响,对比分析出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为高校引入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6周,每周3次,每次80分钟的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前后的心肺功能、身体脂肪含量、柔韧性等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和运用多种形式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我国20名优秀跳水运动员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验证其对提高跳水运动员不同形式力量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跳水运动员的弹跳力(原地摸高指标)和平衡稳定性(俯桥指标)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5),相对最大力量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其中,跳深跨越和夹球收腿跳等指标并未表现出显著性,但这仅是统计学上的解释,根据这些指标的测试要求,它们带有明显的综合身体素质特征,因而推测训练的即刻效应并不明显.同时,研究进一步指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原理及跳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选择取向,预示着核心力量训练应成为该项目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以上海体育赛事企业为例,对体育赛事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首先归纳出体育赛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集,然后通过2轮专家调查及整理分析,形成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上海体育赛事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上海体育赛事企业进行了实例评价,并归纳出了提升体育赛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机场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设施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市政设施规划对于统筹机场内外设施衔接,指导市政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昆明长水机场市政设施规划为例,基于目标导向,提出了多方式校核测算负荷需求、构建分级保障系统、设计协同和建立绿色市政设施指标的四条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及内涵。依据上述特征与内涵,文章采用德尔菲法请专家确定了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及权重,同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竞技健美操奥运化与市场化的国际发展导向下,我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以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组织形象观点为理论依据、以近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的现实表现为实践依据,提出了中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建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动力层、支撑层和环境层竞争力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8项;归纳其特征为技能集合性、难以替代性、多元延展性、动态调整性。最后,从技术创新与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协会实体化与跨项选材育人、话语权提升与项目受众培育等方面提出中国竞技健美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