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有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田野调查,背景分析、比较分析对上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研究表明彝族强悍的摔跤、古拙的虎舞、悠扬的荡秋;骁勇的武术等体育活动都与本民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索了彝族体育接受原始宗教影响的历史契机及原始宗教祭祀体育的历史发展主线;评价了原始宗教对彝族体育发展的正、负价值作用,并为彝族体育的发掘、改造、提高,使之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以期我国民族体育使得到更进一步的繁荣、勃兴。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彝族磨担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对磨担秋项目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影响彝族磨担秋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的流失;人们对磨担秋这项运动的认识不够;受到西方体育的冲击;缺少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磨担秋场地器材设施建设缺乏。  相似文献   

3.
运用“通过仪式”理论探究体育运动在宗教节庆中的脉络变迁与意义。研究认为:宗教节庆中的体育运动是典型的通过仪式,其主体性功能的转变正契合“通过仪式”理论的分离(前阈限)—过渡(阈限)—整合(后阈限)的三段式结构。在前阈限阶段,原始的体育运动被赋予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阈限阶段,运动创造出自身的符号性运动文化和类宗教的符码。后阈限阶段,运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审美性及民俗性增强,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完成了宗教与运动整合的特有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4.
彝族体育与本族信笃的原始宗教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且,彝族体育文化之根在其本族信仰,彝族的原始宗教是其体育文化的渊源。原始宗教与彝族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宗教情结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寻竞技体育发生的原始宗教目的。与此同时,探究现代奥林匹克所继承的原始宗教痕迹,进而对现代社会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理解与定位。结果表明:原始的宗教情结是维系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奥林匹克所出现的一些结症,多是因为淡化了古代奥林匹克原始的宗教情结;要保持这一人类文明奇迹——“奥林匹克文化”继续造福世界,必须加大对于奥林匹克原始宗教情结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与体育的关系源远流长,原始宗教活动孕育着早期体育的萌芽形式,某种程度上对体育的沿袭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体育的发展不仅会产生新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结,而且体育本身成为人们信仰的主体,但二者存在质的区别。本文试图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学科知识出发,分析宗教与体育的关系,体育在宗教中的作用;分析体育的功能与价值;分析体育信仰中的特殊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体育、理解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红水河流域壮民族舞蹈及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是舞蹈的历史积淀。阐述了红水河流域壮族具有特色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在祭祀仪式中,巫师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具有民俗性、健身娱乐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稳定性与传承性等特征。这些舞蹈与传统体育结合发展,在壮族传统舞蹈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现代奥克匹克运动的功能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相比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在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奥运会已由最初的一种单纯的宗教活动演变成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全球性的现代运动。  相似文献   

9.
宋代秘密宗教内部阶层构成,对宋代秘密宗教活动方式有着深刻影响。一个广泛的“为首人”阶层中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和理论家,使宋代的农民起义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水平;其内部组织的不成熟,决定秘密宗教的传播方式只能是向心式吸引,因此有突出的地方性;宋代秘密宗教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贫民成为主体力量,最终使秘密宗教运动走上与农民起义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角度,剖析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未来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认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武术运动的发展是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其生产、生活、战争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树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方式、建立合理的价值取向、实施开发与保护并举将成为发展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武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舞蹈文化艺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是以农耕为主的山地民族,以善耕梯田为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哈尼族还是个以多种崇拜为信仰的民族,基于信仰而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加上年节、婚丧、起屋、建寨等各种礼仪,形成许多富有特点的风俗习惯,哈尼族的各种歌舞活动,就是源于生产生活和社交往来。  相似文献   

12.
土地崇拜是哈尼族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习俗和行为 ,是其先民的信仰与潜在意识的集中反映 ,是漫长历史的农耕生活培植的哈尼族对土地滋生繁衍万物的迷信 ,它表现为对土地及其神灵的敬奉和崇拜。土地崇拜造就了哈尼族许多优良的传统 ,如务实精神、集群意识和乡土意识等。但当面对商业经济的冲击时 ,崇土心态所带来的一些民族固疾却阻碍了哈尼民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曾经历了母系氏族制、父系氏族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 ,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哈尼族先民农耕活动时间较晚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哈尼族父系氏族社会开始衰落之时 ,正值汉族的封建社会已发展到了顶峰。在哈尼族历来隶属于汉族封建王朝统治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就失去了单独建立奴隶制的机会和条件 ,因而从父系氏族社会直接跨越到封建领主制  相似文献   

14.
对保护与传承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及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哈尼族传统体育更多的关注和认同,让它的社会功能得到多元拓展,使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尊重文化主权、倡导文化平等、维系全人类多样性的文化基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宗旨。从传承主体的角度来讲,文化主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主权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传承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之道在于:呼唤全体族人洞悉文化流变的一般规律,洞察哈尼文化的变迁历程与主体结构,理性评价自己和他者文化的价值,彰显传承人的文化地位与贡献,切实保障哈尼族对本民族文化全面拥有原创权、所有权、阐释权、创新变革权、开发利用权和优先享受权。  相似文献   

16.
哈尼人连名谱系的共同始祖均为天母姆玛。连名谱系既是哈尼族关于人类与众生起源变迁、文化事项发明创造、社会制度创制沿革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族群先辈辗转迁徙、宗族家族繁衍根基、个体生命血脉旅程的忠实载录。从传承族群记忆的角度观察,连名谱系是哈尼族记录祖先不朽业绩的群英图谱,它反映出哈尼族以天母骄子嫡传后裔自居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传统文化体系构建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土尔扈特传统体育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土尔扈特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哲学宗教紧密相联、尚武的民族传统和热爱自然的精神风貌,同时指出了土尔扈特传统体育在经济发展、民族交流和军事保障方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促进和阻碍妇女体育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促进妇女体育发展的研究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一些修正、女权运动的促进作用、妇女参与运动机会的增多、妇女健身意识的增强等几个方面。而阻碍发展的研究包括政策、法规方面还存在还多不足、传统思想对妇女体育的阻碍、妇女参与体育的机会相对少和宗教种族影响妇女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元阳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由哈尼族人民创造的独特的农业耕作方式--梯田.元阳的生物教师可以对这一生物学课程资源给予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梯田里的生物学奥秘,探究热带山地植被类型垂直系列的丰富多样性,让生物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社会、联系地方的生产实际,更好的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洛玛村的村落景观,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合一的鲜明特征。洛玛村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文化反映出神与人融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的神韵,体现出哈尼族以顺应天道和敬畏自然为最高生存原则、以梯田稻作为中轴构建文化体系的卓越智慧。洛玛村与尼朗村和路博村缔结异姓宗亲、陪嫁梯田、竖立石碑等大事,对洛玛村的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