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结合对学术评价的认知和希冀,深刻剖析了当下我国高校在学术评价方面存在的五大弊端,即学术评价的严重功利化取向、学术评价的过度量化倾向、学术评价规则渐行脱离学术标准、学术评价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学术失范现象屡见不鲜等,以期为我国即将展开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回归本体”是高校学术评价的核心价值目标。其基本要义是回归学术活动的本质,回归到立德树人之上,以评价对象的发展为宗旨。当前,高校学术评价过分注重刚性指标,学术评价的实质性不足;无视学科差异、岗位特点,学术评价呈现“标准化”“一刀切”问题;学术评价结果使用功利化,注重学术内涵发展的过程评价长期被忽视。“回归本体”高校学术评价的改革要建立健全量化评价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构建以学科、岗位特点为依据的分类评价体系;改进问责导向的结果评价,强化发展导向的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的学术规范问题已成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究其原因,主要起源于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导致的学术规范意识薄弱,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和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导致的功利化动机强烈以及学术越轨的风险较小、学术生态环境不理想、学术伦理衰微等导致的缺乏有效的内外监督和约束机制.治理青年教师的学术越轨行为,一方面必须改革现行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学术监督机制,加强规范教育和伦理自律;另一方面要改善青年教师生活工作条件,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为青年教师潜心科研提供物质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4.
学术评价应激发学者的学术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学术评价的功利化倾向,引发了越来越骇人听闻的损害学者学术生命的学术不端现象。虽说真正的学者还在默默地耕耘,学术机构也并没有因此成为一潭浊水,但是这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情形,决不能成为我们对功利化学术评价掉以轻心的借口,真正的学者也不能满足于洁身自好而袖手旁观,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  相似文献   

5.
周川 《江苏高教》2021,(5):8-14
高校量化学术评价的泛滥,表现为数量过多、指标过高、变动太快、挂钩太滥;它混淆了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将学术研究导向庸俗的外部动机,使评价权力从同行专家转移到管理者手里,强化了“五唯”倾向,导致教师职业尊严和“双重忠诚”下降。量化学术评价的泛滥是功利主义办学观念和行政化管理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改进高校教师的学术评价,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由谁来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与灵魂。我国在现代大学的建设中,由于行政思维、历史传统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等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学灵魂的迷失与学术本质的异化,因此亟需通过构建合理的大学学术评价体系来引导学术本质的回归。本文分析了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建造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个合理的体系应是在指导思想上以学术为本,在评价管理上以民主为重,在评价原则上以公正为基,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学术评价是学术同仁立足相应学科要求,凭借精深的学术素养、宽阔的学术视野、高尚的学术良知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研究不足以及学术伦理等进行的学术评判。学术评价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特点:由学术同行所开展的评价;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所开展的评价;对学术活动或学术成果的创新价值所开展的评价;依靠评价者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良知所开展的评价;以推进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为根本价值追求所开展的评价。当下国内学术权力的扭曲和异化可以概括为八种形式:工分式评价、应付式评价、吹捧式评价、自说自话式评价、压制式评价、一刀切式评价、外在式评价以及身份式评价。学术评价是学术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相应学术成果或学术活动的学术评判,肯定高水平学术成果或学术活动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激发学者发奋探究的学术激情和志趣,促进学术活动高质量开展和学术事业蓬勃兴旺。实现学术评价的根本价值追求,回归学术评价本真,必须为其创造社会条件,重塑学术评价的健康环境:明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各自边界,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首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增强学者自律意识,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内在保证;注重学术制度建设,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为学术评价回归本真提供重要的规范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术评价的功利化现状及其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学术评价的功利化现状表现为学术评价偏重行政权力、推崇成果数量而忽视质量。这分别是由于行政部门干预过多和学术成果的效率优先观念造成的。追根溯源,学术评价的功利化现状源于教育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借鉴西方学术评价的经验,高校学术评价要尊重学术的独立性,把创新作为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和价值取向,并建立内、外机制结合的学术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术评价目标指向上的功利性,容易诱发教师学术的功利化;职称晋升标准选择上的片面性,容易导致教师学术的狭隘化;学术奖励标准的简单机械性,容易造成教师学术心态的畸形化,其副作用不容小视。解决上述问题,学术环境的塑造应该成为学术评价的目标取向,知识应该成为教师学术评价的核心内容,质量应该成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以大学的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最为典型。传统的大学人事制度重事轻人,没能充分发挥竞争、激励、市场和保护机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壮大发展;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普遍欠缺明确的质量标准,存在过于量化、功利化和行政化的不良倾向,不利于学术生产的长远发展。有鉴于此,大学学术管理制度应当从四个方面加强改进:一是加强基层学术自治,以此克服学术管理中的行政主宰;二是保障学者的学术自由,以避免学术管理舍本逐末;三是以学者的发展为本,而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四是必须体现一定的精神与价值追求,克服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决了公务员招聘中的录用分配问题。具体方法,结合应聘者笔试、面试成绩以及各部门要求建立二级评价模型。求解得到择优录用的具体方案。运用熵值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认为计算机教学评价的实质是“应会”的评价 ,是对学生技能点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的评价 ,并构建了突出技能点考核的“任务式”教学模式。文中还分析了计算机教学评价技术的七个组成部分 :技能点的整理技术、技能点的集成技术、试题中无意干扰的排除技术、考核的起点与终点的设置、试题容量与限定时间的确定、评分标准的制定与计分记录技巧以及考核系统的自动化设计等 ,并介绍了评价方案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based o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U.S. college students' uses of the Internet in their studie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life online, and changes in both perception and use since a 2002 report on the topic. Findings show that overall Internet use for academic purposes has increased. Students report generally positive opinions about the Internet's utility for academic work, but satisfaction with it for academic interactions may be on the decline.  相似文献   

14.
更新评价观念 加强教师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强教师评价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是确保高校生存的重要举措。为了使教师评价客观、公正、有效 ,可信度大 ,就必须转变评价观念和具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plored the personal narratives of two female travelling academics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who had moved from Australia. To complement previous accounts of difficult mig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with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mainly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academics and how their own sense of agency allowed them to navigate the new educational contex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key factors that have enacted thes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velling academics and their needs as they move to new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ong-term migration to a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weden) by two academics who had previously studied and worked within an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y system (Australia).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ways pedagogy and policy can respond to support other international academics who choose to travel and work in another country, enhancing and ‘liv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in the global world.  相似文献   

16.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among much other such research, reveals that literacy is in serious decline in America. Ramifications of this decline extend beyond English and language departments to affect all other disciplines, ultimately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how a democracy can function when its citizens abandon the written word. There are ways, David Rothman says, for academics to counteract this trend, venturing outside the walls to foster the literacy of younger children. Those who take on such challenges may find that departmental politics recede somewhat, and they may rediscover faith in the possibilities of education-and even in themselves.
David J. RothmanEmail:

David J. Rothman   has taught for years in both higher education and K-12. He is currently at Western State College in Crested Butte, CO, where he conducts courses in Composition and Basic Writing. His second book of poems The Elephant’s Chiropractor, was runner-up for the 1999 Colorado Book Award.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学术轻技术"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探讨高等教育职业性,旨在引导全社会加深认识,促进其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性,要求传统高等教育在促进学术性发展的同时,兼顾职业性的基本诉求;同时,高职教育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强化职业性,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应用性与技能性,适当兼顾理论基础与拓展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线建设的评价有许多争论,主要观点有3种:(1)认为三线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基本否定;(2)认为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基本肯定;(3)认为三线建设既有成就也有损失。分析了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全面、客观、历史的综合考量,才能准确地评价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学校现有三种基本考试形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对学生学习具有反作用力。因此,研究考试问题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形式,实现考试形式多元化,使考试能真正促进这生掌握知识的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旅游目的地营销缺乏效果评价的状况,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目标的分析,尝试着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的可选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