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正如迈克·富兰所说:"变革是普遍存在和持续不懈的,它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1]当前我国学校的变革是一种转型性变革,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教育教学之本,是文化建设之要,也是管理水平之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既是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办学理念、制度设计、建筑规划、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应该构建一个完备的体系。搞好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抓好宏观顶层设计、提高校长文化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日常数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互补性,关联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显化含于具体情境之中的日常数学,揭示日常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联系,利用日常数学促进学校数学教学,重建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对"学校服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学校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教育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基础,学校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因而具有与教育不同的属性."学校服务"是学校的产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市场可以是"学校服务"的调节器.政府要通过调控"学校服务"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学校要经营好各自的"学校服务"品牌,还要构建在"学校服务"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于麾 《辽宁教育》2020,(1):26-28
在11年的教育实践中,沈阳市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由建校之初仅有2个教学班、50名学生、11名教师的薄弱学校发展成有59个教学班、2743名学生、137名教师的高品质学校,实现了由单项课程规划到整体课程建设的跨越,由教育教学碎片化到"翔教育"体系化课程改革成果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质的品牌学校? 一、校长要选择好科学的、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清晰的工作思路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校长,一所学校从办学之初,校长就要做个有心人,要集思广益,结合学校历史文化、本土文化等方方面面,用心去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制订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能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实践行为,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办事原则.善于把办学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在领导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规范,特别要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实行,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要注意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完善办学的规矩,使自己的文化特色在长期的积淀中逐步明晰.  相似文献   

7.
“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其推广性阶段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小学要从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教育实践等方面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性的转变,即所谓“转型性变革”。“近代型”学校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学校的初建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即按工业化、批最式生产的模式来塑造学生。新中国建立之后也由于工业化转换尚未完成、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学校缺少内在转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校本研究作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形式,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和应用.它带来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力量的提升,科学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冲突,实现"人文、关怀、成长"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航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是学校整体工作的"内动力"和"助推器"。立足实践,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多途径深化学校内涵,是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学校整体发展和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应强化科研意识,以教育科研统领学校的协调发展;强化科研管理,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的持续发展;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以研究成果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者--校长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校内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内人际环境,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凝心聚力,形成正向合力,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而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校长与教职工之间往往产生有亲疏之别,远近之分,即校长的"圈内人"与"圈外人".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论述,并提出避免此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价值观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一种导向作用。面对我国传统教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某些错位和现代教育需求与改革发展的压力,现代社会对教育本质回归的需求日益强烈。“三生教育”顺应了这一需求,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举起引导社会教育价值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变迁的旗帜,是现代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变迁的助推器。因此,“三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综合性人文教育的实践尝试,应走出校园,扩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有多种角度,本文选取“人本、校本和成本”三个观察点展开相关分析。“人本”是质量的主体,理应贯穿于研究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校本”是品质保障的源泉,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立足本土、培育特色、弘扬个性才能够有效提升质量;“成本”是质量保障的条件,通过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的“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要进一步落实教育发展“三大任务”,全市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推进,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健全各类终身教育网络,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五个以上的县(市、区)建设为“教育强县(市、区)”,对台教育合作交流范围扩大至各类教育领域。要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发展工作,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比例,普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泉、台教育合作交流,发挥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投入,保障教育民生政策落实,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努力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要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办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教育公益性质,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规范办学方面,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精神,依法鼓励民办学校健康发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的生命关怀、生存关怀与生活关怀理念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可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三生”关怀的实现需要做到:1.树立现代健康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与全面健康;2.树立人本理念,强化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3.加深文化蕴涵,为“生命意义”的培育开辟沃土;4.构建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6.
从“终身教育”到“学习型社会”理论、理念和思潮的演变,虽与人类社会自身对教育认识不断深化密切相关,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科学技术发展在教育和社会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必然反映。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叶澜 《中学教育》2011,8(2):5-14
十五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素质教育深化研究提供了经验与成果。它创生了"深度介入"的新研究方式,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重心为标志,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性、成型性三大阶段。它形成了推进改革的策略系列,包括整体策划与分段实施相结合、日常实践持续开展与关键节点集中交流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梯度放大相结合。它建构了"推进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评价以推进改革发展为目标,对项目的系统设计以整体性和结构性为特征;评价过程是改革研究的有机组成,是华东师大理论研究人员对研究不断清晰、反思和进一步发展策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当代,中国大学历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历史教育所包含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面对现实困境,大学历史教育应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历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体现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面向大学生的通识历史教育课程将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用,成为历史教育振兴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9.
赵娜  张业茂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6-108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普遍存在脱离儿童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从归于自然、顺应天性的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然人”的发展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大课程考核改革不仅仅是考核形式的改革,而应作为一个指挥棒,引起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充分体现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资源,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加强应用能力的提高,落实实践性环节,最终达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为此,要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周密设计,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