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古代医学和体育上的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发表在《文物》杂志1975年第6期上).对于这篇文献,除了在发表时,唐兰先生写了一篇简短的考证文章外,至今尚未见到有其它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图对这篇文献的大意及其有关问题作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一《却谷食气篇》原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中的一篇.它是与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和帛画《导引图》合写  相似文献   

2.
陈静 《职大学报》2014,(6):28-32
《文子》是道家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对《老子》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道”这个概念在《文子》和《老子》中都极为重要,对二书中的此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探求《文子》的思想内容和其与《老子》的关系,以及其在道家发展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后的《老子》注释,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一些词义误考.以晚近发现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与各家注释所据的传世本进行对勘,择取“粪”、“握固”、“加人”三词,对诸家释义进行考辨,或择善而从,或别出新意,认为三词分别为“为田施肥”、“握拳紧”、“施加”义.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先生谓尹喜为环渊(娟子),楚人,误矣。环渊是战国中期与齐宣王同时代的人,距尹喜生活的时代相差百余年矣。环渊与老子晚年没有一起入陇,与老子一起入陇者是尹喜。《老子》之所以能成书、传世,与尹喜的关系很大。“古圣贤述而不作”,尹喜记录、整理、加工老子的言论,汇编成册,传抄、保存、传世,功莫大焉!老子在陇上“飞升”之后,尹喜经“蜀陇道”入蜀,后归栖于楚地(今湖北十堰市)武当山,后世楚地有那么多《老子》的版本出土,与尹喜在楚地传道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皆用韵文写成,是一部很好的哲理诗。《老子》也叫道德经,前三十七篇讲“道”,称“道”篇,后四十四篇讲“德”,称“德”篇。据《史记》记载,老子是春秋末期人,依据年代推测,《老子》一书就当为他本人所著。这部书是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史料,它记载了老子的基本思想。整部《老子》,就其体系来说,完全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但在这一体系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纷纭变化的产物。研究《老子》一书,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自然现象中的许多矛盾概念,诸如,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难易、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胜败、攻守、进退、静躁、轻重等等。《老子》正是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论述,展现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它的主要内容,集中表现在对矛盾双方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的认识中,这是《老子》哲学的合理内核,对于中国古代两点论的发展,是一大贡献。这些合理内核被历代进步的思想家用来作为宣扬进步思想,反击形而上学的有力武器。对《老子》的注释、发挥,在后来的学派纷争中形成了两大体系。韩非、王充、王夫之  相似文献   

6.
《老子》五千言,文简意繁,费学子千年猜详。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见解纷纭,历来争持不下。本文作者通过对老子生活环境以及作品内容的分析,认为《老子》有一个核心主题,就是治国理民。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是老子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理论著作,书中"无为"思想成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一般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悲观厌世的,是对现实的逃避。从"无为"思想的含义出发,辩证地分析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对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人生、宇宙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黄老之学把“无为而治”发展为政治实践的治术战国时期的道家,或指黄老之学,或指庄老之学。战国末期至汉初。所谓道家之学,一般多指黄老之学。“黄老之学”,过去我们所知甚少。自《黄老帛书》出土之后,对其内容才比较清楚。“黄老之学”真正把“无为而治”发展成为政治实践的道术。王充说:“贤贤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黄老之操,身中  相似文献   

9.
《庄子》以"道"为本,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美乐标准上,《庄子》把《老子》的"音声相和"发展为"与道相和";在音乐批判上,《庄子》把《老子》批判"五音"发展为批判"违道"之乐;在音乐美学境界上,《庄子》把《老子》的"大音希声"的"悟道"境界发展为"载道"境界;在音乐审美上,《庄子》把《老子》的"过客止"的外在审美发展为"所乐"的内在审美。《庄子》在《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有令人瞩目的开拓创新,揭示了"道家"音乐的本源:生于心,源于物,随于道;揭示了"道家"音乐的基本功能是"和";揭示了"载道"之乐的"人为"、"有声"特点;揭示了"道家"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历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其所著的《老子》仅仅几千字,却蕴含着自成体系的治国理念,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子从无为而治的视角关注国家的治理与发展,强调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本文以道法自然为切入点,通过仔细阅读与分析老子的作品,多方位、多角度、有逻辑、有深度的探究无为而治理念,进而更好的理解老子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不能把编辑学简单划定为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从性质上区别,编辑学可分为基础编辑学与应用编辑学两大类.史学编辑学是编辑学体系中专业编辑学的一种.史学编辑活动是一种历史认识活动、史学评论活动、史学创造活动和学术导向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今古本的问题是宋明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歧,所谓程朱陆王的分歧以及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对立,主要也就集中在对《大学》今古本的不同选择上,并且也是作为其各自不同的经典依据出现的。但由于这一分歧既非出自经典文献本身,也不像今古文经学那样存在着具体的历史缘由,而主要是由不同为学进路下的不同选择与不同诠释造成的,因而在现代学术背景下,通过对《大学》今古本的比较与古本自身义理规模的重新解读,完全可以澄清古本自身的义理结构,还古本《大学》以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从而发挥其在认知先秦儒学精神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先秦以来,有关《老子》的注疏解说多达数百种。《河上公章句》是其中成书较早、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家。对《河上公章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成书时代、思想内容、传世版本及历史地位等方面。河上公其人其书的时代和真伪问题,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个难题。《河上公章句》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河上公章句》在思想史、道教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对养生研究、《老子》版本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子养生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老子的遵"道"顺律的生命观入手,分析他"形神合一"、"清心寡欲"、"守中"、"虚静"——身心健康的指导思想,挖掘老子的身心健康思想,旨在对人们实现"健康第一"的愿望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影响着传播效果。目前,电视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都呈现出新特点,其接受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还远不能满足受众的这些心理和需求,亟需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探究新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式管理就是创造性地应用刚柔相济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解决民办高校中层管理者所面对的问题。水式管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管理实践,结合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总结得来的一套管理方法,对其他领域的管理实践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体育学专业田径课程教材建设与发展研究得出:(1)建国60年来,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以及全国高等教育教材委员会《田径》教材编审组,对《田径》教材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随着市场经济和体育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田径》教材建设由"统编"走向各院校"自编",是未来教材建设与发展的必由之路;(3)未来体育学类各个专业使用的教材,其发展趋势应是自编与选优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更符合高等体育教育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的需要,这才是教材建设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结合近几年对Premiere视频编辑技术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专业课程教学和岗位综合技能的关系,提出将课程教学拓展为岗位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缩短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编辑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编辑心理学体系的框架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层面是编辑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二层面由编辑主体的心理现象规律与群体组织心理活动规律构成,第三层面由编辑心理学的应用操作理论和技术构成.编辑心理学既是编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多极交叉学科.它与编辑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怀着对时代、社会和百姓的忧患意识,以道体为前提,以自然、无为为价值原则,以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为主线,提出了道家与众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愚民"、"弃智"思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