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治狱是董仲舒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他《春秋公羊》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运用。他治狱的最高原则就是“原其志”,即以主观动机为判定罪行的根据。董仲舒对具体案例的判决,却体现了温和与宽容的精神。“原心定罪”很快就成为西汉司法实践的原则,形成了以《春秋公羊传》断狱的风气,在涉及重大政治案件时,其决断具有相当的严酷性,在君主专制时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他的性格完整地体现在钱、官、性这三个方面。西门庆是一个商人,他疯狂地追求金钱,不择手段,最终为金钱所异化,成为一个钱奴,一个金钱至上者。他在追逐金钱的同时,另一只眼盯准了官场,利用金钱谋得了官位,并进一步利用在官场中的人际关系,为其发财提供便利条件,在官场中巴结奉迎当权派,成为一个被权力异化了的一个人物。金钱和权力便利了他的猎色活动,西门庆一再奸淫妇女包括他的妻妾,成为一个纵欲者。在追逐女色的过程中,西门庆被女色所异化,成为一个性奴。一个被异化的灵魂在金钱、权力和性的三重作用下,最终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在狱中度过了十几个年头,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共产党员的职责,没有忘记狱外的现实生活,没有停止过工作和斗争。他把自己的崇高的信念、坚贞的情操、顽强的精神和战斗的激情,全部熔铸在许多优秀的诗篇里。  相似文献   

4.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甘居人下的思想使于连在上层社会中一次次使用"虚伪"的手段并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于连并未完全失去人的本性:真、纯。于是当人的社会性和本性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后者,也就选择了灭亡。  相似文献   

5.
爱默生崇尚自然,归隐田园。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万物都为人服务。他推崇人的灵性、自由,不愿受束缚;主张远离官场,但始终没有忘怀政治,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批评,试图改变政治。他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推崇个人主义,提倡个性解放。作为一个超验主义者,爱默生的人生观来源于他所处的时空,他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1.《满清官场百怪录》系民国云间颠公著,以笔记形式记述了清代官场上的奇闻趣事一百例。其暴露之无情,讽刺之辛辣,直可追《官场现形记》。作者笔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上自朝廷显宦、名公巨卿,下至州县衙役、谪官罪臣,在声色利禄的驱遣下,无不尽兴表演,以厚厚的脸皮,黑黑的心肠,令人作呕的各式技俩,串演着他们擅长的丑角,构成了一幅封建官场不堪入目的“群丑图”。观其恶德败行,直如欧阳巨源在《官场现形记序》中所说的那样:“羊狠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自我意识是非常明显的,即亲田园、远官场;固穷守节、不慕名利;淡看生死、委运任化。亲友意识则与陶渊明的自我意识相悖。在彻底归隐田园之前,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自我意识和亲友意识的交战。身处亲友之问时,思考问题往往会受到亲友的干扰,亲友意识容易在交战中占上风。陶渊明便一次次出仕;出外为官,远离亲友,在思考问题无人打扰的情况下,自我意识又容易占上风,陶渊明便从官场一次次回归田园。亲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互相纠缠斗争影响着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最终决定了陶渊明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西门庆是一个全景型的流氓。他的行为方式,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举止装扮,他的语言谈吐,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充斥弥漫着浓烈的流氓习气、流氓作风、流氓气派。《金瓶梅》写了他从官场到商场到“情”场……方方面面,表现了一个流氓的极度狂欢;西门庆全面刷新了中国流氓的功能,并对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瓦解与破坏作用,创造了流氓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马加芬 《阅读》2012,(9):46
1. stand someone up 放(某人)鸽子这个词组大家如果是第一次看到,也许会一头雾水,怎么单词全都认识,意思却完全猜不出来。其实 stand someone up 的意思就是"让某人空等一场",如 He stood me up yesterday. 他昨天放了我的鸽子。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兴起的官场小说热是当代文坛突出而重要的文学史现象与文化现象,近年官场小说既有紧贴现实的题材优势,呈现出文学新质,亦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而小说叙事的诲官化、小说语言的媚俗化以及小说人物在官场伦理道德迷津中的沦陷,则是近年官场小说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蒋士铨在当时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他与当时著名的诗派“性灵派”的代表袁枚和赵翼被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但另一方面,他的诗学又不同于性灵派,而是在豪荡中自有一股磊落迂回之致,带有宋诗派的痕迹.本文从蒋士铨的学诗历程和他的交游出发,试图考察他的诗学源流,阐述清代江西诗风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资料完全可以证实,王阳明是正德二年五月进入贵州,六月初到达龙场的,并非《年谱》记述的正德三年春才到龙场.王阳明于正德四年底离开龙场赴江西庐陵任知县,居黔的时间是正德二年、正德三年和正德四年.  相似文献   

13.
处处流真情     
翟和喜 《阅读》2013,(31):16-17
王粉华在班级QQ里留言:读完课文《钱学森》后,我完全被他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所震撼,他内心喷涌出的炽热爱国情,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激动与兴奋。课文多角度表达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我把和同学们在QQ里讨论的内容呈现给大家,供大家思考。翟明浩:首先是心理活动传真情,如"想到前方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14.
张森 《职大学报》2005,(1):54-55
陶渊明一生厌恶官场蔑视权贵,他拒绝与统治者合作,终归田园隐逸生活。虽然他追求的人生理想有一定的虚幻性,但他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安贫守道的进步光明的人生观可以从他大量的诗歌创作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5.
隐居九华山的名士既有费冠卿、王季文等弃官而隐者,也有如杜荀鹤等隐而为官者,还有张乔、许裳等因战争结束官场生活而隐者.隐居生活丰富了这些知识分子的艺术情感,隐士们在隐逸中创作的灿烂艺术又使得九华山更具丰厚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沉沦》主人公的悲剧不完全是社会的悲剧,还应归咎于主人公的心理不健康。导致他走向毁灭的也不完全是所谓的民族歧视和封建毒素,还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品中得到启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投掷运动员瓦拉那乌斯卡斯的名字为运动爱好者所熟知,还不过是近二、三年的事情.这个二十五岁,身体条件非常良好的运动员,在1958年才第一次将铅球推到17米以上.在1958-1959年度中他参加了很多次比赛,成绩也都不错.尤其今年九月在莫斯科参加苏联的传统对抗赛中,以17.99米的成绩创造了全苏新纪录而获得第一名.他究竟是怎样达到这个接近国际水平(18米)  相似文献   

18.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19.
在串讲文言文时,老师们通常把“其”解释为“他的”“他”或“那”.一些文言读本也大多是这样译注的.诚然,这样来疏通文字是比较简捷方便的,也还是说得通的.但是,从培养学生准确地掌握“其”在古汉语中称代作用的特点来看,就还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严格说来,现代汉语中没有哪一个代词和古汉语中的“其”完全相当.而“其”在古汉语中的称代作用又是比较复杂的.就此,本文试做一些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写号抒情上历来为世人称颂,其描写生动形象,意境清新自然,使人悠然神往。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也传达了自己纵情山水、淡泊名利的心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