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防抱死系统是一种安全控制制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检修的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故障案例,分析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对象,分析了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采用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并基于三种不同路面进行了车辆防抱死特性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出发,介绍其结构组成、突出其结构优点,着重阐述在驾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说明能否正确使用ABS,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出现,逐步取代了汽车的开环制动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车轮每一瞬间时的车轮抱死问题,因而是一个闭环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逻辑门限值防抱死制动控制策略和自寻优制动防抱死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综合以上2种方法的优点,采用了自寻优和门限值相结合的综合控制策略.能够根据面的变化.自动寻找到最佳滑移丰点使ABS在其附近工作.充分利用了路面特性,提高ABS的制动效能.用AMESim和Mat-lab/Smiulink联合建立单轮车辆制动模型,并建立了液压系统模型,提高模型的精度,取得了较好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一辆2013款标致307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根据学生简述:该车起动后,ABS灯常亮。经过验证,故障现象与学生反应一致。结合该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从简入手,逐一排除,最终确认是右后轮速传感器正极线路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7.
ABS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简称.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发出了ABS并首先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现代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由微电脑对车轮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轮接近抱死时,微电脑立即发出指令,放松刹车让车轮开始滚动;当发现车轮速度增加太快,其正加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又能增大刹车压力,阻止车轮滚动.如此往复循环,在1秒钟内可作用数十次,相当于不停地、恰到好处地刹车、放松、刹车、放松,也就是完全由微电脑来控制汽车的"点刹".  相似文献   

8.
ABS是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简称。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发出了ABS并首先应用于火车和飞机上。现代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由微电脑对车轮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车轮接近抱死时,微电脑立即发出指令,放松刹车让车轮开始滚动;当发现车轮速度增加太快,其正加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又能增大刹车压力,阻止车轮滚动。如此往复循环,在1秒钟内可作用数十次,相当于不停地、恰到好处地刹车、放松、刹车、放松,也就是完全由微电脑来控制汽车的“点刹”。  相似文献   

9.
一、ABS的由来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到20%的汽车行车事故是由于车轮锁死而侧滑造成的.为了防止车轮制动锁死滑移而引发交通事故,汽车设计者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装置,但当时设计的ABS体积庞大,仅用于航天技术上.二十世纪80年代,ABS逐步在高档汽车中安装使用.时至如今,ABS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装备之一,目前在高级轿车和很多大客车、重型货车上装备了ABS.据调查,1999年,仅美国国内销售的轻型货车中有20.62%两后轮装有防抱死制动装置,有71.4%四轮防抱死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10.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可以消除制动过程中的侧滑、跑偏、丧失转向能力等非稳定状态。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面向智能车设计新型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由车辆配备的智能驾驶系统将制动信号传递给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由助力制动子系统和备份制动子系统组成,两系统之间通过单向导通梭阀完成解耦。利用系统硬件在环实验,分析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建压响应性与精度的因素众多,为使得系统可以快速响应,应确保整车制动管路排气良好,尽量避免使用制动软管?同时,不宜长时间进行高压力保压工况,避免电机及电机驱动器过热从而降低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2.
装载机向着重载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对其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力制动系统以其优越的制动性能及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装备领域.本文分析了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简化后的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MESim仿真平台搭建了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制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从制动盘与摩擦片开始接触,制动力上升时间为0.1 s,且制动力上升分为3个阶段,解除制动时制动压力下降时间也为0.1 s.蓄能器充满油液后,至下一次充液可以实施约4次制动.活塞在0.1 s的时间内便达到了极限位置0.8 mm.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轮速传感器不足以反映汽车的ABS系统的性能,必须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的制动系统.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在日本三菱PAJERO—im型越野汽车的电子控制ABS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光电控制的汽车的ABS系统,该系统是利用滑移率来控制汽车ABS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CRH高速动车组的设计特点、运用方式与运行环境的分析,阐明了高速动车组列车途中运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牵引制动特性与CTCS系统的针对性研究,制定了“定方案、抓环节、细掌握”高速动车组列车操纵的应对策略,形成了定地点、定速度、定制动方式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进站前制动调速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ABB液压站原理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B液压站是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关键设备,是集机、液电一体的恒减速制动系统,由高性能、集成化的液压控制元件组成;通过对ABB液压系统恒减速控制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的原理分析可知,较好了改善了制动性能,有效地提高了提升机的安全性。为确保提升机安全可靠运行,加强系统维护,提高专业水平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从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出发,在14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和G.Gim轮胎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集成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的集成控制系统,并制定了3个子系统协调控制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研究提高了汽车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四通道ABS系统的分配策略,是通过软件计算出制动瞬间每个车轮的滑移率,并以滑移率为判断车轮有效抓地力的依据,抢在ABS系统工作之前,不断地快速调整相应通道的液压组件,使4个车轮受到的制动力与其附着力匹配,以使汽车防止出现甩尾和侧滑等情况,并且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防抱死制动系统在转弯制动工况中的相互干扰问题,建立7自由度整车模型和EPS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了EPS和ABS两个子控制器以及具有上层协调控制功能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方式,在Matlab/Simulink系统中,对EPS和ABS的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分别仿真,然后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协调控制后,汽车在转弯制动工况下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从液压制动系统出发,结合车轮制动过程中滑移率变化规律,对ABS系统实时控制模型的建立进行研究,推导出了ABS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20.
盘型闸制动间隙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机闸控系统是提升机能否安全运行的主要部位,闸盘制动间隙是关系到制动系统能否安全。可靠动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闸间隙由行程开关监视到电子连续监视的介绍,提出了闸间隙监视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