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12年以来,浙江省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制定和实施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这一次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其亮点依然在选修课的开设上,突出表现在大量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所谓校本选修课程就是以学校为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历史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校本选修课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大都注重学科特征和依据自身的学科知识优势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2012年秋,浙江省教育厅提出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此次《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选择性,即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同时,把改革的重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来,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高中选修课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突出作用,作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广大教师投入到开发目标明确、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开发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如何编写合理科学的课程纲要、体系完整严密的教材,如何开展满足普通高中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求的课程实践,这都是广大教师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开发和实施浙江省第四批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宁波市精品课程《青春与法律同行》的做法和感悟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基于《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成功开发了三门选修课网络课程。认为在课程开发中,应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明晰课程的定位、价值取向、生命力及课程范式。要找准选题,制定课程目标,建构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编制课程,制定课程评价方案,形成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6.
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创造活力的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将选修课程建设作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始,随着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我校致力于打造特色示范高中,积极推进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选修课程.第一年开始,我们在摸索中前行,合作或者独立开发了一些选修课程;第二年,我们在头一年开设的选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并以浙江省教育厅第三届省精品选修课程评比和我校加入华师大C20慕课联盟学校为契机,开发开设了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椭圆》,于2014年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浙江省开始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其核心是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的重点课程之一。笔者所在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了“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下面,结合该选修课程的开发实践,例析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浙江省开始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其核心是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和开设的重点课程之一。笔者所在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了“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下面,结合该选修课程的开发实践,例析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姜士和 《辽宁教育》2013,(2X):68-69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有这样的论述:"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开始于2006年秋季的辽宁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如今已经过去六个年头,在贯彻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选择最难实施,其根本原因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开设,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很难落实。全国各地各校受制于高考,真正贯彻落实的不多,往往流于形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吹响了集结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衢州高级中学作为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普高多样化发展的30所试点高中学校之一.地处于国家级化工企业——巨化集团公司附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现以本校已开发的多样化的化学选修课课程为例,就如何利用巨化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全面实施以来,全省各地的普通高中为学生们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上好选修课,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学生选课辅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课程教学软硬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讲解与趣味实践相结合,做到难易有度。及时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雅梅 《天津教育》2014,(15):8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就学校教育而言,课堂、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将观念落实在课程中,才能有所收获。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品质的目标。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推进“轻负高质”改革中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因此,从自身的思考和教学的经历来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许春 《海外英语》2016,(15):20-2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的开设成为21世纪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英文报刊阅读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关注。该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三年报刊阅读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从理论依据、目标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赵文昕 《考试周刊》2013,(13):26-27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全面推开至今已两年多。新课改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置上开创了"必修+选修"的模式,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选修课教学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如何选择、开发选修课的教材,如何进行选修课的教学,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学习选修课,选修课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一一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因此,积极地应对研究,对于选修课课程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语文能力、文化精神的培养,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体发展,对于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活动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特色内容。在全面实施课改方案过程中,如何评价活动课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关切的话题。活动课与必修课、选修课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沿袭传统的评价必修课的方式,套用到对活动课的评价,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活动课是建立在《活动心理学》《教学发展论》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活动课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活动内容和空间可以不受限制;活动课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充分发展,强调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程进行选修课开发,可以充分发挥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的拓展、补充、延伸的作用,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自学.因为是初次尝试,所以在开发开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借助于微课程《椭圆》开发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谈谈对微课程在促进选修课开发开设中的应用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发了一场高中语文课程的深度改革与结构重建。在这一课程改革与重建过程中,语文选修课的建设无疑是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高的系统工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方面,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按“学校选定课程——教师班级授课——学生班内听课”的模式进行选修课的教学,并且语文教师中能上成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的教师,恐怕不足一半。  相似文献   

20.
高职护理专业开发多元文化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以及护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促进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形成,体现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其课程体系框架由《世界宗教艺术文化史》、《跨文化交际(英语)》、《多元文化护理》三门选修课群和综合实践活动构成。三门选修课群体现了对学生系统知识链的搭建和能力层梯度的培养,综合活动实践是三门选修课群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