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①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国家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②针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③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服务业,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已是网络教育持续发展的方向.④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创新性的实践,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和良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载体和基石,是全民终身学习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虽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早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但由于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概念缺乏共识,甚至存在误解,使得相关政策表述缺乏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成效。作者认为,终身学习体系是确保全民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有机整合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其他教育体系都是终身学习体系的组成部分。终身学习体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等的整合、沟通与衔接,这也是今后我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深刻的革命.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要提高全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认识,形成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步推进;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公平与个人选择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与学校依法办学的关系以及学习者自主选择和社会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现终身学习资源的共享,需建立起多元化终身学习资源的立体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等教育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习型组织中蕴含的学习资源,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从而形成立体化的终身学习资源网络.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大主持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教改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搭建社会化终身学习平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实践中率先建成了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数字化学习港”体系、拓展了数字化示范学习中心的建设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则是谋划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两重视域和语境。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必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和教育现代化大局中进行设计谋划,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共识;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落实路线图和实施方案;把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要点,明确构建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大学正面临着新的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支持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任务之一就是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对国内外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衔接,学分银行在终身学习成果认定方面的尝试是对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推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强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教育的服务性愈加凸显。进一步推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与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完备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来明确终身学习服务主体。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及我国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思考其体系完善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章重点分析了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理念转变,并从完善终身学习供给制度和反馈机制、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终身学习网络、组建终身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等方面给出了重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导引,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终身学习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学生质量和数量不高;中高职衔接在多方面表现脱节;招录体制衔接不足;中高职师资间缺乏沟通且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提出应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保障运行机制,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考体系,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终身学习的视角讨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研究趋向.建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让终身教育为终身学习服务,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重要内容有三:一是正规教育的改革,即国民教育体系的改革;二是非正规教育的发展;三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终身学习已从教育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内涵,厘清终身学习的价值体系,方能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就其内涵演变来看,终身学习已从最初作为保障人类生存的教育服务方式,拓展为促进组织效能提升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也使得终身学习价值日益丰富,发展为在个体层面满足生存和幸福需要、在组织层面激发创新能力、在社会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为确保终身学习价值实现,应从构建支撑终身学习的坚实法律基础、协同供给体系、灵活学习制度、完善质量保证着手,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当前,我国终身学习实践还面临价值认知片面、思维理念守旧、着力点错位等现实问题,还需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供给方式变革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和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大连开放大学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服务于城乡居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推进大连市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学习型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举措,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针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机制、教育模式、教育渠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应以构建全方位服务终身学习的顶层设计为核心,以打造开放型服务终身学习的办学体系为举措,以构建多层级服务终身学习的协同体系为关键,以健全多渠道服务终身学习的保障体系为目标,以建立多元化服务终身学习的评估体系为保障,从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资源、注重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着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的重要途径,是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宜兴市在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过程中,以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为保障,以完善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为后盾,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丹麦终身学习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丹麦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终身学习的政策.本文系统阐述了丹麦的终身学习政策,并对其特点、成效和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前,要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宁区坚持以数字化促进城区学习化,不断完善学在数字长宁体系,为长宁区各类群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学在数字长宁网由上海市长宁区推进学习城区建设指导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消解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想在未来新一轮全球化同际经济竞争中获得主动,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结合我国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通过构建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服务机制,在实践层面上大力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早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建设高峰会上江泽民同志就提出,要“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引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来,各级党组织积极加以推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