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第23届和第24届奥运会、1986年全国游泳比赛和第六届全运会获胜的游泳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了解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找出我国运动员的不足,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2007墨尔本世锦赛看我国游泳在2008奥运会的差距和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备战2008奥运会游泳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2007世锦赛冠军的差距,确立突破与攻关重点。细致剖析了女子200蝶小将焦刘洋的技术参数特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发展方向,为寻求2008奥运会上的游泳取得有异成绩提供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3.
第14届亚运会赛前中日游泳实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日两国游泳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以及第2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第九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001年国内比赛成绩和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年龄的对比研究,对中日两国游泳现实实力进行分析,为中国游泳备战第十四届亚运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近3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奥运会游泳获奖运动员比赛时前后程百分率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较普遍采用的战术;;“破纪录”战术和“后发制人”战术亦是奥运会中行之有效的战术,但对运动员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引起世界体坛的重视。游泳高原训练的优越性已被各国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所认识和利用。众多的游泳强国,如美国、苏联、民主德国、日本在大赛前都进行高原训练。近年来,我国游泳队在大赛前进行高原训练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并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游泳运动员特点的高原训练方法。然而是不是每个教练员都认为高原训练具有优越性呢?并非如此,例如:亲手培养出30多名奥运会游泳奖牌获得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体育系主任康西尔曼博士就持反对意见,他曾经明确指出:“我认为高原训练对比赛没有什么益处,也许是利少弊多的”。那么游泳高原训练到底有没有益处?上高原训练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技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游泳比赛是由许多复杂的技术环节组成的,它包括出发、途中游、转身、终点冲刺及到边技术等。在现代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成绩相近的激烈竞赛中,改进每一个技术环节,对取得优异成绩都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第23届奥运会男子100米自山泳决赛前三名的成绩分别为49″80、50″24、50″31,相差仅0.44″和0.07″。在1984年上海国际游泳邀请赛100米蛙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金甫仅以0.05″的优势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国获奖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争权夺标"战术是中国获奖运动员在奥运会游泳预赛、半决赛中较广泛采用的战术;"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战术是中国获奖运动员在奥运会决赛中采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典型战术.  相似文献   

8.
田径、游泳、水上项目在奥运会上共有119枚金牌,我国在这些项目上距离世界最高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若想在奥运会上有新的突破,强化这些项目的奥运战略势在必行。可以采取实施新的举国体制、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训练体系、大力培养后备力量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使我国在这些项目上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研究是在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大背景下,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年度比赛频率、每次比赛的项次以及比赛兼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特征,对提高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成绩、实现奥运争光计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力量对提高投掷成绩的意义.在多次世界田径比赛中,苏联女子投掷运动员以优良的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美国男子投掷运动员经常取胜,而英国这一个有一定运动传统的国家,在16届奥运会上却没有取得一个金牌,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混合队全体成员缺乏身体训练.许多教练员指出,英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的区别,特别是与苏联和美国运动员来比,只是缺乏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从奥运会比赛成绩分析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运动员参加6届奥运会比赛成绩的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中传统优势项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的分析,提出巩固现有优势、挖掘过去优势、拓展新的优势的解决办法,为我国运动员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世锦赛和罗马世锦赛竞技游泳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两次世锦赛成绩差异较大,但是上海世锦赛是在伦敦奥运周期的前一年举行,并且是禁用"鲨鱼皮"高科技泳衣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赛,成绩相对于伦敦奥运会更具有说服力。美国队的实力继续巩固实力和扩大统治范围,男女混合泳、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女子蛙泳和接力项目优势明显,上海世锦赛获得15个奥运项目金牌势必使美国在伦敦掀起夺金狂潮;澳大利亚继续北京奥运会后的低迷状态,男女优势项目都荡然无存,但是本届世锦赛2金8银的成绩说明澳大利亚依然具有较多的夺金点;西欧传统游泳强国逐渐复苏,上海世锦赛9个奥运项目的 11枚金牌使其在伦敦奥运会以团体夺金的实力来阻挡美国夺金的步伐;中国队本届世锦赛表现抢眼,传统的女子优势项目蝶泳、仰泳继续保持领先,两枚男子长距离自由泳项目的金牌使中国队出现巾帼须眉共同进步的场景,也增强了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会夺金点和信心;南美洲和非洲依然是靠少数优秀运动员的闪光在世界大赛夺取金牌,对世界游泳格局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第29届奥运会游泳比赛屡破世界纪录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9届奥运会游泳比赛,打破了32项比赛中的21项世界纪录,使本届游泳比赛屡破纪录的原因倍受关注.当今世界竞技游泳训练在不断的发展,围绕技术训练来发展速度的训练理念在不断革新,技术训练仍然是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训练的核心.同时,游泳训练的保障措施,高科技的场馆与运动员装备,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激励作用对打破世界纪录都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在统计分析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及全国锦标赛运动员的级别、残疾种类及比赛成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法与访谈法,初步探讨了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规律.提出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结合残痰种类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和水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国际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残疾类别中脑瘫占有很大比重,且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以脑瘫为主,特别是重残级别脑瘫运动员较其他残疾种类更有优势.而我国脑瘫游泳运动员较缺乏,今后应加强脑瘫游泳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分龄组游泳比赛选拔赛,于1986年1月21日~2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北京体育学院业余体校的16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展我国的游泳运动,使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冬,国家体委在保定召开了十年动乱之后的首届全国游泳训练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以蛙泳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但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蛙泳成绩未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竟无一人取得决赛权。在参加蛙泳比赛的四名男女运动员中,仅四川选手金甫名列十七,其余均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17.
首届法国国际体操邀请赛于1986年2月21日至22日在巴黎举行,应邀参加比赛的有17个国家43名男、女运动员,大部分运动员是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的参加者或奖牌获得者。这次比赛的安排,标新立异,一改过去的沿习,目的是为了扩大影响,争取国际体联和参加国的支持,以取得1992年奥运会在法国举行的资格。在内容上,同时安排男、女体操、艺术体操比赛和绷床表演。男体操运动员在六个项目中可以任意挑选四项,女运动员在四个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游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内外比赛中,运动员彼此之间的成绩越来越接近,有些只相差百分之一秒,有些在决赛时八名运动员几乎同时到达终点,1—8名的成绩仅相差一秒左右。因此,对终点名次判定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动计时器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如何使人工计时和判断名次的方法适应游泳运动高速度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以第十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中获得200 m各项前8名的男女运动员各2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速度耐力对200 m的游泳项目重要性和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手段等。研究结果得出:糖酵解(乳酸)供能是游泳200 m项目主要的供能系统,乳酸耐受力训练和最大乳酸值训练是提高速度耐力的重要水中训练方法;速度力量素质和力量耐力素质是200 m游泳运动员陆上力量训练的重点,陆上力量训练形式应尽量与游泳技术相结合,并通过水中训练手段转化为专项力量。我国游泳200 m项目具备在2008年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条件和实力。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特别是有氧耐力素质,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是很重要的。了解运动员无氧阈值水平,采用血乳酸无氧阈值合理的安排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比重,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研究了成人运动员的无氧阈值,认为是36mg%。1985年石河等报导少年无氧阈值是34.56mg%。目前,对于无氧阈阶段的变化正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够结合运动现场,并对训练阶段无氧阈值变化,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观察,了解无氧阈值及训练阶段的变化。对于鉴定运动员有氧能力,合理安排有氧训练比重,提高运动成绩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