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蕊  刘晖 《中国教师》2008,(19):42-45
<正>2002年1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ren Left Behind,简称NCLB)》教育法案。该法案是自1965年以来美国最重要的教育法案,旨在提高美国基础教育的水  相似文献   

2.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学习标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个教育分权制的国家。联邦政府对教育一般不制定统一的官方政策,但针对外语教学却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如:1961年的《富布莱特—海斯法案》、1988年的《外语资助项目》、1992年的《国家安全教育法案》、1994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1996年的《外语学习标准:准备迎接21世纪》(以下简称《标准》)以及1999年发行的《标准》修订版。据美国应用语言学中心统计,1997年美国小学注册学习外语的人数是400万(小学生总人数为2,710万),有31%的小学开设了外语课程(比1987年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社会,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核心问题.2015年1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基础教育新法案《每个学生都成功》,既延续了1965年美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和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精神,又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出现的问题,如地方教育权利、标准化测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对我国教育改革而言,这意味着世界教育进入了一个质量与公平同等重要的时代.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必须符合其社会文化传统,必须要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同时,政治决心很重要,教师队伍建设也很重要.要更加重视国家价值观教育,在数字化时代进一步推动混合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经过40多年的不断努力,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残障者教育法律体系。其中,1973年的《康复法》、1990年的《美国残障者法案》和不断修改形成的《残障者教育法案》构成了美国残障者教育法律体系中最有影响力的三部法案。美国完善的残障者教育法律体系对我国特殊教育立法发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NAEP)是目前美国国内唯一连续长期的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测量体系.NAEP于2006年11月公布了《2005年美国城市地区学生科学能力试验性评估》报告,展示了美国10个学区4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科学能力评估的结果,通过该报告揭示了美国各州与学区在教育工作上的不足,为改进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庭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对促进孩子社交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美国早在1994年制定的《目标两千年教育法案》(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中就将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列为8项国家教育目标之一,并规定该法案预期达成的具体事项;同年修  相似文献   

7.
侯威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1):66-68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到2006年为止已经实施了4年,在这4年中美国的公立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NCLB法案也一直受到各界的质疑与非议.美国教育政策中心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总结了NCLB法案实施4年来对公立学校的10大影响,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公立学校的情况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法案》、《教育机会均等法案》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构成了战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理念演变的基本线索.它们不仅反映出经济补偿偿、权利平等和质量均衡三种价值取向,还揭示了公平理念转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注重法制的国家,在特殊教育领域体现得也很明显。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各项法律件,来维护和保障残障人的正当权利,促进残障人更好地融合和参与社会。目前,美国残疾人权益的保障主要是通过两部法案来得到实现的——《残疾个体教育法案修正案》和《美国残疾人法案》。《残疾个体教育法案修正案》是对残疾个体受教育权的保障,而《美国残疾人法案》则是美国在保护残疾人方面最全面的公民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中部区域教育实验室中心于2008年3月公布了有关中部七州执行NCLB法案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实施该法案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七项重点。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州政府逐步强化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加紧落实该法案有关规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公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美国教育部网站2005年1月8日发布消息称:美国教育部今天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随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懂得这些技术的师生之间逐渐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美国的教育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份题为《美国教育走向新的黄金时代:网络、法律和当今的学生如何变革着对教育的期待》的报告,重点说明了基础课取得的进步、两党共同倡导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所带来的改革成效以及借助新科技的教育革新方法所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布朗法案及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后法》等法案及文件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变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改革教师教育政策,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近年来,美国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改革政策,出台有关法案、报告和计划。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包括:《转变教学:连接专业责任与学生的学习》、《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奥巴马政府教师教育改革与改进计划》、《"RESPECT"计划:构思21世纪的教学职业》和《教师准备改革法案》等。当前,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政治驱动、标准本位、合作伙伴和效能导向。  相似文献   

14.
金帷 《基础教育参考》2006,(10):34-35,59
一、麦凯(M cKay)残疾学生教育券计划实施背景在美国,残疾学生的教育长时期以来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甚至可以说,他们几乎是完全被排除在学校的大门之外的。直到1975年,美国国会制订了联邦特殊教育法案——《给所有障碍学生提供教育的法案》(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 Stud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是内战后美国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1862年到1914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莫雷尔法案》、《哈奇法案》、《斯密斯—来沃法案》,奠定了现代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制建立的法律基础,为现代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美国科教兴农政策的历史演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学习期问,我实地考察了美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作了一些比较分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保障 家长参与是美国教育的传统,在美国,对此有着完善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美国的《家长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目标2000年教育法》等法案中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相应的规定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中部区域教育实验室中心于2008年3月公布了有关中部七州执行NCLB法案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实施该法案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七项重点。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州政府逐步强化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加紧落实该法案有关规定的趋势,对我国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干预各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斯密斯-休斯法案》、《退伍士兵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令,这些法案奠定了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法律基础,为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各州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前加强师资培养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教书育人》2006,(9):92-94
美国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对普通教育却重视不够,基础薄弱,致使中小学教育质量不断下降。早在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就发布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引起了美国朝野对当时教育状况的广泛关注,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1996年9月,美国未来与教育全国委员会发表了“头等大事:为美国的未来而教育”的报告。报告鲜明地指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大量研究也表明,教师是帮助年轻人克服贫穷和缺乏父母指导的不良影响,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具有附加性、累积性以及不可补偿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创造教育思想的落实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优化(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4月,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这份报告在列举了教育质量下降的系列原因之后提出了改革教育制度的建议。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该报告认为:(1)必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并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不能机械地训练;(2)应在专业学习和创造精神方面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3)研究生院所组织的活动必须有助于研究生创造、探索精神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