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玲 《培训与研究》2008,(12):130-132
当代“国学热”的第一波发端于1993年,十年之后的2003年又重新掀起第二波“国学热”,至今是大有愈演愈热之势,这引起了学术界多方关注与争论。如何看待这种热?如何对之进行理性反思?特别是在当今应对新时期的全球化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这些都尤为显得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
安静 《语文新圃》2009,(12):9-10
近几年的“国学热”促成了一批文化复古现象,比如日前走俏市场及网络的汉朝式婚礼即为其中典型。我们对汉制婚仪究竟了解多少,两千年前的汉朝人婚礼程序大致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评第二次文化热的“话语转换”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方克立教授最近在一封信中谈了他对“第二次文化热”和“国学热”的一些看法。征得本人同意,本刊现予发展。XX同志:寄来《“第二次文化热”悄然升温》(见《中华读书报》第32期,1995年2月15...  相似文献   

4.
近代“国学热”的兴衰宋小庆一、国学,一个充满歧义的词汇从清末到本世纪30、4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一股势头不小的“国学热”。国学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何谓国学?据《辞海》解释;国学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然而在近代,国学曾被界定为中学、旧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甚至由国内“热”到了国外。它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和生命力,也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大力弘扬国学,在当前国学的研究、宣传、教育中怎样处理好“古”与“今”、“洋”与“中”、“知”与“行”、“专”与“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如何面对“普高热”●江苏盐城王寿斌始于95年的“普高热”,在96年秋季的中专招生中再次得到了证实。普高趋热、职校降温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近年来继“择校热”之后的又一热点。职业学校该如何正确面对“普高热”呢?!毫无疑问,科学地分析“普高热”和职...  相似文献   

7.
天下速览     
《教育》2008,(7):8-8
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南希的教育原则,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80后”眼中的留美生涯,如何看待“国学热”.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文化热”、“寻根热”的出现,国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文化热”我们可称之为“文化关注”。可以说,国学热是这种文化关注衍生出来的一个正面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晓震 《教育》2008,(10):27-27
机器人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愈,来愈热的话题: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教学进课堂等等。机器人教育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它承载了别的科目所无法替代的怎样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当我们回首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史,便可一目了然地发现,横亘其始终的一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话题,即是关于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特性和型态。曾记否?世纪之初,有“中西文化论争”;80年代,有“文化热”;本世纪的最后10年,又有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其中,既有一事一物的细密考证,又有纵横种阁的中西对比;既有高屋建领的宏篇巨制,又有旨在普及的小品文字,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整体把握,则是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无庸讳言,以往的论者学人对此虽有“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种种说法,然而时至今日犹未获得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股“国学热”正在神州大地兴起。对于这一热潮,有人击掌叫好,有人嗤之以鼻。支持者谓此乃中国人文化生命的一次自我拯救,批评者斥之为当今国人功利十足的一场文化炒作。是耶?非耶?众说纷纭。但是无论如何,可以说。国学热”已经成为今日中国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这篇以“教育”为题材的“小小说”,蕴涵深刻而语言清新自然。读它,恰似品尝一枚耐人咀嚼的橄榄果,愈嚼味愈美,满口余香,韵味不尽——让人从中受到启迪——“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信念”就能收获到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篇小说,人们往往掩卷沉思:是什么使一个小村子变成“大学村”呢?这位老教师是如何“给学生预测”?为什么他们不能把“秘密”说出来呢?……这里面蕴涵着些什么道理?从故事中我们应谊吸取什么有益的经验呢?……故事意蕴丰厚,寓意隽永,洋溢着思辨与哲理的色彩,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日关系充分显露出了复杂性和敏感性,“政冷经热”成为概括其特点的关键词;如何看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我们应如何处理对日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这期斗胆点击了一下“人文教育”。说其“斗胆”,是因为原本以为很明白的东西,连问三个“为什么”时,竟然有些摸不着头脑。首先遇到的是三个概念: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纠缠。何为“自然科学”似乎还有些把握,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则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它们是并列的?包容的?还是兼容的?倘若是包容(或兼容),那么,谁是大概念?谁是小概念?查权威的《辞海》,新版比旧版更语焉不详。于是愈深入,愈疑惑,愈疑惑,愈想深入。无奈,只好尝试编一组文章,让诸位作者来界定、厘清。好在甄别概念、在文字上打仗不是…  相似文献   

15.
【编辑视角】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质量提升是办好教育的头等大事。而愈大的事愈难以抓住“缰”。如何做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和实践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这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惑。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问题,施以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援助,促进其自强自助,奋力超越。  相似文献   

16.
南非来信     
这两年,我经常收到来自国外的信函或E-mail,那是我的尚未中学毕业的学生出国读书后寄来的。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自费出国已渐成风气,有调查显示,深圳80%以上的中学生和家长有出国留学的意向。身处同样是沿海开放城市的青岛,我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风”的热力。最近我校又有几位同学出去,看来这股风是愈刮愈猛,愈刮愈热了。 那么,在国外读书的情形如何呢?下面的来信有助于您的了解,写信的是我从前的学生王冰。杨老师及全班同学: 你们好! 我来南非快3个月了,住在南非三个首都之一的约翰内斯堡。这里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17.
“普九”以后,基础教育该如何发展?这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是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普九”期间,社会各界的重教热情发挥到了极至,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在全社会的一片欢呼声中,有不少人在冷静地思考:“普九”热潮过后,教育将如何发展?基础教育是否会出现由热转冷、停滞不前的局面?郴州人比别人思考得…  相似文献   

18.
张朝全 《河北教育》2010,(11):27-27
如今,各地的“新模式”、“新理念”层出不穷,带动了“教育考察热”。然而,不少地方、学校的“教育考察”却流于形式,甚至成了一些人旅游观光的幌子。那么,如何让教育考察真正发挥作用,不辱“取经”使命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汇》2008,(4):11-11
近来从媒体上看到了不少关于“读史热”的报道,从阎崇年、易中天、李亚平到当年明月,从《正说清朝十二帝》《品三国》《帝国政界往事》到《明朝那些事儿》,一股全民“读史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也总是挂着这一类的读物。那么。大众真的这么热爱读史吗?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讲坛”《三字经》主讲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钱文忠最近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当下兴起的国学热,表达了他的看法,他称自己对于现如今中国的“国学热”,深表怀疑,并认为这股所谓的国学热,其实质反映了中国人的盲目、趋从与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