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对比分析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知名大学科研合作网络特征,旨在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收集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部分知名大学2014—2018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校际合著论文,构建频次矩阵、Salton指数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Ucinet、Netdrew、Pajek、VOSviewer等工具,从科研合作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分析、聚类分析四个角度对两者的科研合作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双一流”大学之间已建立起广泛的科研合作,但与美国知名大学相比,我国“双一流”大学存在科研合作强度弱、科研合作参与度较低、科研合作分布不均衡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新时代对高校科技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是关键。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科研管理中目标考核体系构建的意义,研究了构建的内容、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地方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目标考核体系,采取有效的目标考核和奖惩,才能顺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际化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中国一批高校的合并,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为进入国际竞争提供了条件。为了加强与世界高等教育和科技的交流,要瞄准一流,全面推行“国际化”办学方针,认清不足,奋起直追,以人为本,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人才,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主题,科研走国内国际联合之路,探索“成果-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之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4.
健全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并能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双一流”建设对现有的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改革较早的国家,英国具有较为丰富有效的经验。本文首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改革背景、演变历程、体系构架进行总结。其次,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进行评估指标、评估单元、评价方法和研究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估体系与英国REF评价体系的区别,并从学科特色、第三方评估机构、科研成果质量、跨学科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最后,从评估小组和评估单元设置、评估等级设置、评估周期设置、评估依据、高校自主选择权以及评估结果与经费分配的关联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国高校科研评估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长的地位和基本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行动。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大学的过程中,如何定位校长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校长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行为特点?如何给校长创造良好地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如何选拔合适人才到校长的岗位?都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科、科研、人才、基地等诸多方面,目前公认的"双一流"考量体系最核心的指标是ESI学科排名。文章主要从跨学科研究对ESI促进作用出发,通过文献查询、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武汉大学如何集中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如何引导和激励跨学科研究做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科研创新的竞争力评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一项主要职能和任务,高校科研创新竞争力评价是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设计和论证了一套新的国内院校科研创新竞争力测度的方法,从“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出发,以分类评价为原则,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的科研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对我国科研创新竞争力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构建国际新格局的核心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合理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及监管政策,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以增加值为核心的统计体系受数据和方法的制约,难以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无法有效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价值。文章立足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规划,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监测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现行方法基础上,将评估导向从“唯GDP”的视角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系统构建了兼顾统计科学性、区域可比性、数据连续性和评估可操作性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践,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监测评估。该项研究工作就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并为国家及各地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岳丹 《情报探索》2020,(1):75-81
[目的/意义]随着“双一流”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向各学科的科研建设和学科情报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法/过程]以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双一流”与学科评估的指标和要求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调查该学科的科研现状、分析现有科研问题、研究学科情报服务优化策略等,为该学科量身打造深入的学科情报服务模式与方法。[结果/结论]科学而系统的学科服务策略,对该学科的科研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加强科学研究 倡导素质教育 创建世界知名大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创建世界知名一流理工科大学,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高等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蓝,也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地,教学又反达来促进科研,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创建世界知名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敏 《情报杂志》2003,22(7):90-91
在分析图书情报机构与ISP各自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与ISP相互融合的总体趋势以及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图书情报机构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有赖于管理。其管理的范围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管理的好,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管理的不好,则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17.
信用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应用型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任、信誉、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信任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誉是正向信任的累积效应,信用则是信誉的长期积累并具有商品特性,尤其是具有货币的流通、贮藏、支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金委资助西藏高原能量水循环研究项目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西藏高原能量水循环降雨共同观测研究”获得了国家基金委资助。该项目将在中日双方长期的合作基础上,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相关研究人员一起,通过对青藏高原大气、冰川和冻土进行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实验及长期监测,经过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在3到5年内,争取较为全面了解该地区不同下垫面及不同季节的地气相互作用规律和能量水循环过程。为改善有关GCM模式中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参…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指示 :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新年伊始 ,科技部党组召开了今年部党组中心组第一次学习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 ,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落实到今后的具体科技工作中。科技部党组成员、机关各司局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2 0 0 4年 12月 2 4日分别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 ,12月 2 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12月 2 9日考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创新过程的关系,认为创新需与教育结合,而教育本身也在经理创新的过程,指出了导致后现代科学现代化压力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文章重点考察了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分析了德国体系的特点和结构以及近三十年来的主要危机与改革的措施.文章指出每次危机的发生都带动了创新和改革的发展,特别介绍了今年来最重要的改革发展步骤,即所谓的"实地学习概念",文中详细介绍了教学模块创新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