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5月11日,由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甘肃远古文化与华夏文明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陇东学院、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天水师范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2.
天水高校化学化工研究所是曲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台创办的集体所有制科研实体。研究所由甘肃天水经济 务;化学清洗部:主要从事锅炉、管技术开发区主任冯锭担任名誉所 道及电器的请洗服务;化工设备部:长,天水师专化学系副主任杨声任 主要从事化工设备设计、选型、安所长。装、调试等业务;化玻经销部:主要 该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经营化学试剂,化工原料,玻璃仪器现有科技人员18人,其中教授一 等;职工培训中心:主要从事待业青名,副教授5名,硕士学位研究生5 年,  相似文献   

3.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蔡智忠的新著《天水武术》一书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也是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丛书”中出版的第二部学术专著。蔡智忠先生自幼喜好武术 ,常年支持不懈 ,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并对地方武术及套路非常熟悉。 1977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深造 ,从此走上了武术教学与武术研究的探索之路。多年来 ,在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从事武术教学的同时 ,他将习艺练武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曾多次作为武术选手参加甘肃武术比赛并获奖 ,亦多次作为天水师范学院和天水市武术教练率队参加全省比赛 ,屡获金奖。近年…  相似文献   

4.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150-F0002
2011年6月27日,由天水师范学院主办并邀请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共7所学校共同参与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共有60多位学者和100多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9月24日,由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在甘肃天水举行,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西学院院长朱卫国教授主持开幕式,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郭郁烈教授致开幕词,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保平致欢迎词,中共天水市委副书记杜松奇发表了讲话。这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省各地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有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联合大学、兰州师专、定西师专、陇南师专、甘肃《飞天》杂志社、…  相似文献   

6.
甘肃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陇右文化区的中心和腹地。天水历史上亦农亦牧的自然经济方式、华戎错杂交汇的人文生态氛围,以及此起彼伏的争战攻伐造就了陇人的尚武之风。诞生在天水的鞭杆舞是说明这一特征的主要文化案例之一。研究表明,天水鞭杆舞既是民俗艺术文化,又是民间武艺文化;它既有观赏性,也具一定的学术性。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刘雁翔教授撰写的《杜甫秦州诗别解》一书于2012年12月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流寓秦州(甘肃天水市)所作113首诗作的注解之书。按内容性质分为七辑:第一辑秦州杂诗之什(20首)、第二辑遣兴之什(15首)、第三辑交游之  相似文献   

9.
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遗址为实物代表.大地湾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古代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中国之瑰宝、甘肃之明珠,天水之骄傲.大地湾文化与天水境内的伏羲文化、秦文化、陇山文化、三国军事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己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憾遗的是,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源至今未能开发利用,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方面最为突出.就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大地湾文化与天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主编雍际春教授的新著《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一书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天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丛书》编委会主任陈保平作总序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主任朱士光教授作序 ,被列入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种于 2 0 0 2年 6月出版。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自 1986年出土后 ,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不少学者对木板地图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激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木板地图学术价值和科学地位的定位。本书作者博采众家之长 ,充分利用在地…  相似文献   

11.
我校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刘红岩副教授的《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一书,日前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一书从整体上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展示了天水古树的分布、生长状况及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本书提出了古树文化的概念,提示出古树文化的特征,并把天水古树文化与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伏羲文化、三国军事文化、寺院"佛教文化、诗文、书画、剪纸等联系起来论述,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采用了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天水古树文化的特征与生物…  相似文献   

12.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远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对于黄帝部落最早的发祥地,多数学者认为在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黄土高原的溪谷中.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在甘肃天水.因为天水有一条河叫轩辕谷。而轩辕谷、轩辕溪、轩辕窑、三皇沟、羌水这些与黄帝事迹有联系的地名,均在今天水清水县境内,所以称清水县为“轩辕故里”是比较平实稳妥的。关于黄帝的祭祀.在中国各地并不一致.各地祭祀的节期互有差别。清水县选择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与九月九日作为民祭与公祭黄帝轩辕氏的节会.自有其深刻的内涵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秦人源出东夷,又是西迁之后在天水地区兴起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秦人早期都城西垂、犬丘、秦邑均在天水地区,西垂又称犬丘,地在今甘肃礼县境内,秦邑则位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南的瓦泉村。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水当关陇之会、介雍凉之间,长期以来是西越陇山的一大都会州,也是丝绸之路重镇,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其城区或为上邽、或为天水、或为秦州,名称多变,而古城城址就在今天水市城区。天水古城所在南北两山相对,藉水中流,川原狭长,城的走向便成东西长条形状,明清之后形成"五城相接"形制,解放后逐步拆除。天水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有辉煌而光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国家把天水纳入关中构成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区域,旨在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一个新的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和西部的核心枢纽,是成渝经济区和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的联结点与过渡带,是西北地区通向中原的东大门。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甘肃自身来看,战略意义都十分巨大。要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域规划》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地域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关系,树立知易行难、敢于创新和崇尚实干的观念,用好用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甘肃省各级政府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甘肃源远流长的鼓文化按其发展脉络进行了历史文化渊源的追溯.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鼓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兰州太平鼓、天水旋鼓、白银背鼓子、武威攻鼓子、甘谷扇鼓、清水轩辕鼓等,是一项集喜庆、祭祀、娱乐、健身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舞蹈,并结合甘肃地方特色就如何发掘民族传统鼓文化的价值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主要油料能源树种的种类、分布、生长条件和果实产量的调查,理清了它们的资源状况及变化情况。油料能源树种主要有核桃、黄连木、油桐、油茶、乌桕、花椒、文冠果和漆树等8种,这8个树种的分布范围、林分面积和果实产量存在着不一致性。按照分布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黄连木、花椒、漆树、核桃、油桐、油茶、乌桕、文冠果;按照现有林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黄连木、油桐、花椒、油茶、核桃、漆树、乌桕、文冠果;按照产品产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油桐、核桃、花椒、黄连木、油茶、乌桕、漆树、文冠果。8个树种在2003—2008年间的资源变化情况不同。花椒和黄连木栽培面积和产品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核桃和油茶栽培面积有所减少,产品产量反而明显增加。油桐、乌桕、漆树和文冠果等4个树种面积变化不大,产品产量随着树木的生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天水地区地处甘肃东南部、秦岭西部北坡,正处于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处,有较为丰富的脊椎动物资源.关于天水地区鱼类资源区系研究的资料目前尚缺.本文是根据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专生物系常年积累的、采自天水地区的标本,并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目的在供科研、教学以及农、林、牧、副、渔业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杨皓副教授撰写的《杨皓作品精选集》一书,2011年4月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收录了杨皓副教授近两年书法创作作品四十余幅,风格多样,书体丰富,包括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等。该书由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