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简易逻辑》一章主要包括 :复合命题与逻辑联结词 ,命题充要关系三部分内容 .由于形式逻辑要求语言精确 ,我们对命题不能随意省略 .1 由于省略 ,导致“p或 q”出错例 1 p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q :实数的平方是0 ,写出“p或 q”的复合命题 ,并判定真假。误解  p或 q“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 0”是真命题 .分析  p假 ,q假 ,按真值表 ,p或 q也是假命题 .正确答案 “p或q”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实数的平方是 0 ,假命题 .点评 本题错在盲目省略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 0是一个简单命题 .含有“或、且、非”的命题不一定是复合命题 .…  相似文献   

2.
有一类多项式,它的某些部分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在将这类多项式分解因式时,初学者往往感到困惑.下面归纳出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参考.一、注意提取公因式例1分解因式:x(p-q)-y(p-q)+z(q-p).(《代数》第二册51页17.(6)题)分析将第三项改变符号,即把(q-p)变为-(p-q)后,则能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解原式=x(p-q)-y(p-q)-x(p-q)=(p-q)(x-y-z),二、重视整体处理例2分解因式:(X2+3X)2-2(X2+3X)-8.(1995年宁夏中考题)解 视“X~2+3X”为一个“…  相似文献   

3.
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概念.课本上参照有理数的绝对值意义给出实数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掌握好实数绝对值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与之有关的问题.一、会求具体实数的绝对值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二、已知某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例1(1)已知|a|=,求a.(2)已知|-a2|=(-3)2,求a.解(1)求a.(2)由=(-3)2得=9,即a2一9,“.a一土3.例2已知卜一X【一手,求X.ng“.”l+M…  相似文献   

4.
非负数是指不小于零的数,包括正数和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纵观这几年的各种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各个地区的中考试题,乃至和课本配套使用的练习册、试题集中,都常常有非负数性质的运用.如:1·已知|3y-18|+|ax-y|=0,如果X是正偶数,求a.(1989年“五羊”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2,若(X-1)2+(2y+1)2=0,求x+y的值.(198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3.方程x2+|x|+1=0有()个实数根.(A)4;(B)2;(C)1;(D)0.(1991年“希望杯”全国教学邀请赛试题J4…  相似文献   

5.
若p、q表示命题,把“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章就有简易逻辑知识 ,其中的三个复合命题 :“p或 q”、“p且 q”、“非 p”等 ,是第一章学习的重点 ,也是难点之一。蔡上鹤先生在新教材教学问答中指出 :要正确理解上述概念 ,还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至少” ,“最多” ,“同时” ,以及“至少有一个是  相似文献   

7.
2.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寻找充要条件笔者曾要求学生讨论本例中p、q的取值范围.结果有多种回答,如(1)p≠0且q≠0;(2)|p|≤2,|q|≤2;(3)|p|≤2,|q|≤2;(4)0<p2+q2≤1;(5)0<p2+q2≤2;(6)0<p2+q2≤4;(7)p2+q2≤4.由于平常的解题有一种约定,已知条件均在存在的范围内,所以,p、q取值范围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文[1]、[2]都未提p、q的取值范围;文[4]说了q≠0,文[5]说了p、q不同时为0,文[6]第396题说了0<p2+q2≤4…  相似文献   

8.
设α为任意实数,k为大于-2的整数,记特别地1(α)=α,规定0(α)=1,-1(α)=1。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来:定理5设Σαn为正项级数,k为整数且k≥-1,若则(l)当q<1时,级数Σαn收敛;(2)当q>1时,级数Σan发散。n=1特别地,当k=-1时,即为达朗贝尔判别法;当k=0与1时,分别为[1]中的主要定理1与2.  相似文献   

9.
等差数列具有一系列基本性质,掌握这些特性对提高解题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性质1 有限项等差数列到首尾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的和。即:等差数列|an|共有n项,则a1+an=a2+an-1=a3+an-2=…。 性质2 若|an|是等差数列,am、an、ap、aq分别是该数列的第m、n、p、q项,且m+n=p+q,则am+an=ap+aq。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容易证得以上两个性质。 性质3(性质2中的条件再加强些)在性质2的条件下并满足:①公差 d≠0;②mn>p…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分章训练代数第七章复数(A组)一、选择题1.i9·i9·i6=().A.1B.-1C.iD.-i2.若用R+、R-、X分别表示正实数集、负实数集、纯虚数集,则集合{m2}|∈X}=().A.R+B.R-C.R+UR-D.R-U{0}3.在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若 是分式,则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2·当3时,分式联部   值为零()3.将多项式x4-1化为(x2+1)(x2-1)的形式是这个多项式的团式分解.()4·5.将多项式x4-81分解因式的结果是(x2+9)(x2-9).()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6.将多项式x3-4x分解因式的结果是7.在分式  中,当x= 时,分式的值为零;当x=  时,分式无意义·8.多项式a+b、a2-b2、a3+b3的公因…  相似文献   

12.
掌握命题种类,正确判断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及“且”、“或”、“非”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分段函数的几个结论,智解第十一届“希望怀”全国数学邀请赛的有关试题. 结论1若分段函数F(X)= f(X)(x ≤ a)存在反函数,则它的反函数可表示为F-1(X)= g-1(X)(g(X)的值域). 例1(高一第一试题) x2(x≤0)函数y=2-X-1的反函数是 2-X-l(x > 0) 用当X≤0时,y=X2的反函数为 y=-X(x≥0); 当X>0时,y=2-X-1的反函数为 y=-log2(x+1)(-1<X < 0). 故原国数的反函数是 1一J工k>0〕. I--looZ(x+1)(1<x<…  相似文献   

14.
1.“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 “非”就是否定,所以“非P”也称为命题P的否定,但“非P”之“非”在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含有或、且、非)中只是否定命题中的结论,而否命题是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全盘否定,这就是“非P”与否命题的区别,所以写“非P”时,应先搞清命题P的条件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
《甘肃教育》1999年第6期“问题征解”要求求证下列命题:[问题]若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R,且d>1,则(1+1a1)(1+1a1+d)…(1+1a1+(n-1)d)>a1+nda11d.为证明方便,先给出三个引理-(证明略)引理1若a,b∈R,且a<b,则在区间(a,b)上至少存在一个有理数-引理2(见上文)若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Q,且d>1.则(1+1a1)(1+1a1+d)…(1+1a1+(n-1)d)>a1+nda11d.引理3若f(n)和g(n)均为…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中点四边形,本文特指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知识容易证明中点四边形具有下列判定方法和性质.判定定理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如图1).推论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如图2).推论矩形或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如图3).推论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判定定理4对角线既不垂直也不相等的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  相似文献   

17.
题目:求函数f(x)=|x-a1|+|x-a2|与g(x)=|x-a1|+|x-a2|+|x-a3|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a1,a2,a3都是常数,且a1<a2<a3.分析:此两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且f(x)>0,g(x)>0,所以它们都只有最小...  相似文献   

18.
证明如下定理,设非负实函数f(x),g(x),x∈[0,∞),满足条件,0<∫∞0fp(x)dx<∞,0<∫∞0gq(x)dx<∞(P>1,1p+1q=1).则成立下列不等式∫∞0∫∞0f(x)g(y)x+y+1dxdy<πsin(πp){∫∞0[1-1-sin(πq)/(πq)(x+1)1/p]fP(x)dx)}1/p×{∫∞0[1-1-sin(πP)/(πP)(x+1)1/q]gq(x)dx)}1/q.从而改进了积分型Hilbert定理  相似文献   

19.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每小题2分,共12分)1.把多项式a2-4a+3化为(a-3)(a-l)的形式是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2.若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测 是分式()3.当a=1时,分式  的值为零4.将多项式a4-16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2+4)·(a2-4).()5.在一个分式中,只要同时改变分子、分母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6.因为=x,所以     是整式.()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7·将多项式a3-a分解因式的结果是8.在分式  中,当…  相似文献   

20.
“正难则反”是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灵活思维 方法,它的意思是;当我们从正面入手解答数学问题 感到困难时,可以考虑从问题的反面着手去解答,如 我们平时用到的“反证法”就是这一数学思维的具体 运用。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正难则反”这一数 学思维的应用。 1解答集合问题 例1已知集合A={(x,y)y=4x2-2(p -2)x-2p2-p+1),集合B={(x,y)-1≤x ≤l,y>0},若AB≠,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分析要使AB≠,则须满足在-1≤x ≤1时,抛物线至少有一点在x轴的上方;其反面是 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