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记忆建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记忆视角分析了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功能及其建构特点、权力对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影响等问题,并对全面构筑社会记忆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进程对于人类记忆是双刃剑,信息技术在强化社会生活记录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失忆现象,数字记忆成为新一代文化记忆。本文在简要爬梳数字记忆由来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数字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价值,归纳出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等特点,从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提出构建数字记忆项目的架构和要领。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数字记忆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原因,倡导图档博机构在数字记忆构建中拓展职能,增加活力。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3.
媒介记忆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织领域,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记忆形成的途径,人与媒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形成了交互记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媒介相互依存、相互成全,但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和交互呈现出新的变化,媒介记忆形成途径更加多元复杂,于是个人记忆的形成拥有了更多来源,却面临着信息庞杂性、无效性、虚假性的多重挑战,这都于新媒体的环境中形成了记忆领域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4.
邵鹏 《当代传播》2012,(4):26-28
人类曾过度强调个体的脑力记忆,其实两人间的结构性交互记忆、群体间的合作性记忆以及借助科技的渠道性、媒体性记忆似乎注定要为记忆带来革命性变化。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媒介记忆共同构成的交互记忆系统,不仅影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也影响大众媒介传播。于是,了解、掌握交互记忆系统背景下媒介记忆的独特性以及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交互关系所产生的利弊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事情拼命想记住,却总是将它遗忘;而另一些事情我们拼命想要将其忘却,却总在某些时刻出现在回忆中。看来,记忆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那么记忆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记忆与忘却。集体记忆所探求的,正是这种种回忆背后的“缘”与“故”。  相似文献   

6.
档案记忆研究不只是一种理论观点、一种理论解说,它对阐释理解档案现象、探讨解决档案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档案记忆工程、媒体对档案记忆展演、国家记忆传承、档案部门构筑社会记忆、档案学理论创新等5个方面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以表明“走进记忆之门”的档案学,还要进入记忆的堂奥。  相似文献   

7.
万恩德 《档案管理》2018,(2):7-10,88
多元、民主意识的觉醒催动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由国家向社会的转型,在记忆研究领域表现为个体意识的回归.个体的记忆会受到记忆主体的寿命、价值观、社会经历的深刻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褪色,而经过记忆的外化、加工、张扬、接受等过程融入集体记忆的部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伸记忆的持久性.文章基于时空观对个体记忆进行区分,主要分为社会时间境记忆、自传时间境记忆和事件境记忆,并从权力共谋、社会情境、记忆价值三个层面分析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的机制,以期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个体记忆的重构和共享.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社会记忆与档案记忆,总结了档案记忆的实际运用,分析了档案记忆建构存储性、选择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探讨了权利和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记忆建构的影响,以及档案记忆建构在传承社会文化与延续社会记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颜冰 《档案》2015,(1):12-14
激活"尘封"档案,唤醒档案记忆是释放档案记忆能量的关键节点。文章以档案记忆沉潜与外显的特点为基点,论述了档案记忆的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0.
档案学界已经开始了档案记忆观的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电子文件与社会记忆关系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以电子文件为栽体的数字记忆研究未受到重视,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数字记忆应当成为档案记忆观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阐述了档案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社会记忆功能,并对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资源的完整记忆功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社会构建智慧档案资源,实现智慧记忆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记忆能量概念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档案记忆能量问题研究的意义、档案记忆能量的相对优势和档案记忆能量发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人类记录方式的变革导致社会记忆形态的变化。影像技术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纪录片的时代",社会记忆也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动态趋势。作为"记忆宫殿"的档案部门理应树立新的档案记忆观——影像档案记忆观,以全新的视角应对影像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在保存传承人类公共记忆方面担负重要责任。图书馆可积极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取整合更多的个体记忆,使图书馆的公共记忆得到扩充、丰富,促进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以京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为例,为图书馆开展口述记忆资源建设提供从选题、受访者遴选到人物采访、后期制作的详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重新定义着人类个人和集体记忆的积累方式。作为人类记忆委托物的互联网,“互联网记忆”中存在着“网络社会中永恒的时间”,要将其向档案记忆进行转化,还须经过档案工作者的“诠释”。在这个诠释过程中,一种冗余复制是无法避免的。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记忆”预示着档案“社区/社会范式”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数字/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记忆的存在形态正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和把握这一趋势,有助于我们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性措施,推进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本文对社会记忆存在形态的数字化趋势、社会记忆数字化给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带来的时代机遇,及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实施数字化推进策略的现实依据等进行了阐述,重点在于提出乡村档案记忆工程的数字化推进策略,为探索发现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留存于高校师生大脑中的个体记忆借助一定的媒介,上升为高校集体记忆。高校记忆工程是立足于当下需求对高校历史记忆信息进行建构的系统工程。高校记忆工程框架下记忆信息资源建设路径主要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物记忆信息保护、高校纪念活动开展、校史展建设、机构知识库建设、口述历史收集、校史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于萱 《档案》2023,(1):23-29+35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档案界围绕档案记忆这一主题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本文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方式来呈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学术进展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档案学者在档案记忆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档案记忆研究将向多学科融合、密切结合社会记忆建构实践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档案置于社会记忆之中,思考、探讨、剖析档案记忆的结构和特点,对档案记忆认识的深化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