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长跑项目的最大训练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地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提到重要的位置。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  相似文献   

2.
中长跑项目的训练特点是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 这在训练中也加深了机体的疲劳。如果疲劳不能很快地消除,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疲劳的消除提到重要的位置。恢复是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运动后的恢复与训练中的负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没有负荷就没有疲劳,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也就没有提高。在以往的业余训练中,有些教练员只是把训练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疲劳的消除,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跟着疲劳走的被动训练,无法保证中长跑训练的高强度大负荷,不可能达到和保持较高的训练水平。同时,将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无法使青少年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本文从多层次浅谈青少年中长跑的疲劳产生原因及机能恢复手段和营养补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疲劳消除的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中长跑大运动量训练后,增加了负荷,并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导致身体产生运动性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消除,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影响运动成绩。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为了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可采用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因为大运动量训练,使机体能源物质消耗,产生一定深度的疲劳,超量恢复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才得以提高。但过度训练会使运动员不能及时地恢复,造成身体免疫机能下降,身体抵抗疾病感染的能力下降,这样就容...  相似文献   

6.
田德福(山东省巨野县巨野镇一中)来稿指出;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强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田径运动训练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为了应付区、县、市级举行的各类田径比赛,许多学校往往选择那些田径基础好、而缺乏系统训练及身体素质全面训练不够的青少年进行集训,运动量和强度上升较快;或在课余训练中没有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一味盲目追求大运动量,而平时又不注意采取积极有效的恢复措施来消除机体身心疲劳。久之,最终导致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过度疲劳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张本棠1)张洪木1)刘悦宏2)姜洪明2)沙峰2)⒇1前言运动员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之后,能否及时有效地恢复体力,将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现代训练负荷的不断增加,运动员机体疲劳程度逐渐加深,单靠机体自身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9.
马绍帅 《体育世界》2010,(10):39-40
中长跑训练是大运动量、大负荷的训练。它容易引起机体的疲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训练进行阐述,认为恢复是中长跑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训练后的恢复与训练负荷有着同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聂鸣琨 《体育世界》2014,(11):84-85
中长跑训练是大运动量、大负荷的训练。它容易引起机体的疲劳。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训练进行阐述,认为恢复是中长跑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训练后的恢复与训练负荷有着同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的发展,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水平被广泛关注和研究,作为项目多,运动量大的自行车运动训练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大负荷训练过后不能及时恢复会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合理的安排自行车遣动员的训练负荷与恢复,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恢复训练是自行车运动员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疲劳与疲劳的消除 (一)加速机体恢复的途径 加速机体恢复是采用大运动量训练重要的前提,为此研究加速身体恢复的措施,已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方法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类: 1.医学、生物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初级军官学员武装越野训练运动量大,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运动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武装越野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每当运动会临近时,各校的针对性训练也加大了力度,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较快地消除和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对训练后的疲劳消除与恢复不容忽视,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一、放松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如在运动后内脏器官还得继续一段时间的高水平工作,以补偿运动时缺少的氧。如果不做放松活动而突然静止不动,那么身体的静止姿势,首先…  相似文献   

15.
少年参与运动训练,机体出现疲劳现象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类疲劳经过十二到廿四小时后便应该逐渐消失。但如果训练计划安排不当,使少年身体承受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导致疲劳的机体难以得到恢复,超量补偿将无法达成,少年运动员就可能出现衰竭的现象。如果仍然坚持训练下去,就会形成过度训练状态。这样的训练严重影响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甚至还会带来摧残。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引起少年过度训练的原因。 一、构成过度训练的各种原因包括: 1、制定训练计划不当:过大强度、运动量的刺激或训练的要  相似文献   

16.
翁颖  张强 《游泳》2006,(5):20-22
当代竞技泳坛的激烈竞争,百分之一秒定胜负,对于运动员来说,想要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进行超负荷的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然而训练的负荷对运动员机体的各个系统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刺激的结果是要求得机体的适应和超量的恢复。关键时刻谁能更快速的恢复疲劳,谁就能够持续更长时间的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从而更快速的提高体能和运动成绩。有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田径中长跑是一个较为枯燥的项目,体力消耗很大,大运动量训练中及训练后,运动员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为了促进机体超量恢复,训练间歇中和训练后要重视放松整理活动。放松整理活动目的是在人体激烈运动以后,使生理。心理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吸收,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促进体力更好的恢复。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谈谈在大运动量训练间歇中及训练后.重视做放松整理活动,对中长跑运动员恢复的作月一、大运动量负荷间歇中,及时做放松整理活动以促进恢复。我们实验的对象是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  相似文献   

18.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长跑项目既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和力量的综合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体能性的速度耐力项目,该项目的突出特征是运动量大,量大就会增加训练的负荷,也就加大了机体的疲劳。如果机体产生了疲劳,不能及时消除,连续动作将完成不流畅,使训练水平下降,因此应把训练后的放松调整疲劳消除放在重要地位。有运动负荷就会有疲劳,有疲劳就需要消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竞技游泳水平的飞速发展,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理念已经被各级游泳教练员所接受,并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当中。青少年游泳训练也是如此。常年从事系统的游泳训练,必然导致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能源物质的长期消耗。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该如何解决因负荷加大产生的疲劳问题。目前,青少年的疲劳恢复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并没有根据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但是从现代训练学观点来看,身体恢复已经成为训练的延伸,具有训练广义的内涵。恢复训练时产生的疲劳,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成为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