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懿 《新世纪图书馆》2007,(3):31-32,27
论文指出:图书馆在其休闲文化建设中应确立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积极关注公众趋向性休闲生活方式;研究公众休闲文化心理需求;扩展图书馆休闲文化渠道;构建高品质休闲文化资源;倡导健康、合理的休闲方式;推进公众阅读休闲与图书馆休闲服务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其对现代社会积极与消极的影响,面对网络文化影响,图书馆的对策是:加强民族文献数据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利用图书馆拥有的文化资源与群众文化网点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网络第二课堂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聂敏 《图书馆论坛》2005,25(1):33-35
讨论了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图书馆是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聚宝库;文化交流与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承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论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的文化功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使图书馆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其本身又成为发挥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必要手段,促进图书馆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具有迅速、便利、超时空性的突出特点;图书馆文化继承功能具有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工作的继承性;图书馆文化选择功能具有大容量吸收、迅速加工、不断更新的显著特征;图书馆文化创造功能具有优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图书馆的文化新境遇:理性的审视与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样一种新的文化境遇,提出图书馆应从充分认识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挥图书馆各项社会职能,倡导和宣传先进文化;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构建和发展中国网络文化;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宣传和引导大众文化;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丰富基层人民的文化生活等四个方面进行应变。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服务文化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概括了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定义及主要功能;分析了图书馆服务文化的现状;探究了图书馆服务文化滞后的原因;阐述了图书馆服务文化在读者服务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文化信息网络建设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文化信息网络建设的思路:①文化信息网站建设的内容;②文化信息网络建设的对象;③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站点的经营管理;④议价信息网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起源、表现及其伦理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起源与成因;论述了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形态;提出了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对民族文化伦理发展、网络伦理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点击传媒     
《新闻天地》2007,(10):20-21
狠刺网络低俗之风;“鬼文化”不宜宣传;邀请嘉宾发言要慎重;“表哥想娶表妹”有悖婚姻法;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应强化娱乐报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五大特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源头。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理念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强国富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度契合;礼乐文明、化成天下的理念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度契合;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理念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度契合。这种文化上的规约既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带有深厚的中国特色,彰显出新时代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能为其他国家探寻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追求各种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世界文化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实践证明,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先进文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途径,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以2004年为例,在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当年GDP的21%;在日本,文化产业已经占当年GDP的1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文化中的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一、意识在图书馆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图书馆文化所包含意识的种类;三、各种意识所包涵的要素;四、各种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提出了在图书馆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致力于图书馆文化建设,把先进文化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充分发挥文化力时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支撑、推动和促进作用;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文化,究竟有哪些特性与特征?如何认识与运用它们,以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呢?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括与论述。1.传播范围最广、受众人数最多的电视文化电视是当代所有传媒中效应最广泛、最普及的载体,它的视野无界,受众人数最多。电视文化是通俗文化,且俗中有雅,深入浅出;不论文盲文豪,不分年龄性别,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元首,在电视荧屏面前,人人平等,个个均为观众;不分上班下班,无论私人卧室或者公共场合,电视文化都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据外电与新华社20世纪90年代初的分别报道,美国70…  相似文献   

17.
杨翠伟 《传媒》2023,(24):64-66+68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五个方面着力:传统文化大众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产业化,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传统文化数字化,提升数字产业内涵;传统文化平台化,实现资源合作共享;传统文化媒体化,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五化”从发展定位、发展动力、方法创新、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促进传统文化“两创”。  相似文献   

18.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9.
概括了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内涵及要素;阐述了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在读者服务中的必要性。并对怎么建设图书馆服务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化决定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目录学随着文化变迁曲折前进。文化的多元化,孕育了目录学的众多流派;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网络文化时代,数字信息无序剧增与人们特定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揭示、组织与检索的实践活动蓬勃兴起,目录学进入了研究网络信息书目控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