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工作在平台上顺利开展,既是保证高校党的建设有效进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实需要。然而,目前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党建工作也存在着认识偏差、形态纷呈和变动性大等困难和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党的建设在当前已经被提上了高校党建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健全和完善平台的党建工作:一是要明确科技创新平台党组织的目标定位,二是要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的党组织体系,三是要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和重要主体,为打造构筑创新平台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对高校的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使高校创新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更加合理和优化,以推动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的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中,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然后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于如何整合高校各方面资源,建设跨学科、跨专业合作的本科生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对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在组织、思想及教师队伍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与学科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阐述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统筹规划,重点建设;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学校引导,多方共建和平台、人才、项目、学科一体化建设等原则。通过制定创新平台中长期建设规划、举全校之力建设创新平台、大力实施"1515"人才工程、扎实推进创新平台集群建设、规范管理提升创新平台服务水平等战略举措,促进平台快速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功能定位上将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分为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和应用型三类。然后,总结出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公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最后,借鉴技术成熟度的概念,对国防科技平台的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体系设计与管理、投资效率提升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学科立校”战略的理解,结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南大学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学科立校”为发展战略,把构建一流平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平台构成包含了三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平台和管理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整个大平台的核心,是大学科集成式平台,基地平台是集约合作的外延式平台。两个平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平台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利用强强联合占据国家战略性研究领域,为外延式平台提供核心研发实力及科技成果;基地外延式平台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强化学科对社会和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并形成对学科集成式平台的补充和升华。这两个平台都对管理平台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管理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平台的软支撑平台,在人才、制度、资金等方面为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级评价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评价方法。描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级评价问题,针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评估的需求、特征与要求,从等级评估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划分标准,并进一步给出指标隶属函数,提出科技创新平台评估模型与等级评估方法,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法构造模糊综合模型对五个科技创新平台进行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蚌埠学院硅基新材料创新平台为例,对地方高校创新平台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实际,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创新团队、实践基地等方面加强创新平台的内涵建设,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为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创新高校科技平台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大学的科技体系,迅速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高校近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紧迫任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科技平台的运行机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一、我国高校现有科技体系运行中的主要问题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未能有机统一。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大学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相互交叉与联合的三个方面。但在管理体制上,我国从上到下都存在着严重的分离。根据对我国211工程高校中的85所高校的调查,关于学科建设与管理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设立单一职能的部处,如学科建设办公室(多数与211工程办公室合…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产出的重要基地,其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6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化规律,可以探明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最大,主要得益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有所下降,逐渐趋于σ收敛;全国及其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建议从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缩小科技创新效率地域差异、提升科研项目质量、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长周济曾经说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应以实现“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前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刨新体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自身优势,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最终目标,茳高职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旨在为校企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搭连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高校以服务地方为理念。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经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区域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模式主要有校校、校所、校企、校政、国际五种协同创新模式。实施协同创新提高区域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植创新团队,精心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以政府保障完善协同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科技服务工作需要在科研理念、服务路径、师资建设、管理体系等关键问题上找准坐标定位、把握工作重点、确定发展策略。高职学校应在系统研判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下,以应用型科研为基础,以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为导向,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及广大农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技术技能研发平台,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学院、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科技服务形式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实力,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聚力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质效,为加快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创新型甘肃宏伟目标的提出,无疑对甘肃高校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使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双创”人才是实现科技兴国的基石,如何推进高校“双创”平台建设仍是重中之重。根据江西省高校“双创”平台建设状况,将“双创”人才培养与江西省经济发展相结合,从专业制定、课程制定,以及人才目标制定三方面完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高校“双创”平台融合协同,从而改善江西省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以利于提高江西省高校“双创”教育水平,为我国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地方应用型工科院校在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校社科联有效机制的建立。工科院校社科联建设应从科研平台建设、创新机制两大方面着手,加强对外交流,强化服务社会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重点培育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充分发挥社科联在推动工科院校社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强国战略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职能对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践履价值,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及扩大社会影响力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效应,二者耦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之中。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构建面临着认识层面"三重三轻"、服务层面"四多四少"、政策层面"五个缺少"等现实困境,完善体制机制以实现能力构建的具体路径包括:设计顶层机制,确保协同发展, 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有序运转, 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服务效率, 完善信息机制,确保共建共享,形成良好的计划、行动、实施、反馈立体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工作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高校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人才队伍不稳定、科技经费投入偏低、学科建设薄弱等。为了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地方高校应该立足地方,积极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去,同时要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特色学科,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