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茜 《新闻世界》2013,(6):234-236
本文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为基本框架,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期间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危机沟通策略及其沟通效果进行深入的考查和检视;其中,特别增加对公众认知的分析,以完善沟通效果的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在此次事件中,偏重采取淡化事件影响、规避危机责任的淡化型沟通策略,辅之否认型策略、重塑型策略和支援型策略;而以“媒体效能”和“公众效能”两个视角来检视政府所采取的危机沟通策略,效果是极其不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王少博 《新闻世界》2010,(4):119-120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企业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传播策略恰当与否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将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以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为例,分析丰田在事件中所采取的传播策略的得失,以期为国内汽车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危机管理,即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动,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另一部分是当图书馆危机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针对现实的危机进行的管理,称为危机事件管理,这是对实际存在的危机进行处理。但无论是在日常危机管理还是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图书馆都有一些共性的工作要做,如沟通管理、媒体管理、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组建危机管理协作网络、营造图书馆危机管理组织文化等。由于这些管理行为贯穿于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的始终,属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文章对这些基础工作从策略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的危机沟通与新闻发布活动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2011年6月广州增城新塘事件,具体归纳出政府危机沟通的策略在于:掌握传播主动权,及时并持续公开通报信息,有针对性地与媒体沟通等。进一步分析事件中政府危机沟通的问题在于:危机预警机制缺失、传播工具单一、信息公开不全面等。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引入危机沟通机制,注重危机沟通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5.
陈慧谦  薛可 《新闻世界》2013,(12):129-130
归因,也就是对事物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与判断。归因会对危机事件传播产生影响,消费者如何及为何对危机事件进行归因是我们关注的关键。在蒙牛致癌事件中,蒙牛更多的是在进行常规性的操作,但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答,所以其自身所付出的真诚沟通的努力并不足。在危机传播的归因中最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等情境因素、企业自身及其所处行业的特质,以及消费者所具有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6.
沟通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最频繁也是无所不在的互动机制,对于政府危机管理而言,沟通更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政府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沟通策略和技巧的运用,对民众提高危机意识,消弭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从危机前、危机过程中以及危机后三个阶段探讨了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沟通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薄佳星 《今传媒》2016,(5):58-59
2014年11月卢森堡泄密丑闻的曝光给刚换届的欧洲委员会以及新上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带来了很大的非议,欧盟各机构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前卢森堡首相Jean-Claude Juncker针对该事件进行了不同的危机公关处理.本文借助Benoit的危机公关中公众形象修复策略模型,分析该事件涉及的不同主体对同一事件所采取的危机处理策略,意在揭示欧盟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媒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事件必然会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对此进行有效处理,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闻传播媒体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迅速处理。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努力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首先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的主要特征,以及新闻传播所具备的特点,最后阐述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微博的品牌危机传播策略。从把握话语权、认清传播路径、注重对话沟通等角度分析了品牌危机传播的对策,以达到品牌危机的修复和重塑,再次赢得公众信任与支持、进而创造更多品牌价值的目的。对品牌危机传播策略的探讨可为品牌危机处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柳村 《青年记者》2009,(16):53-5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危机事件高发期。大众媒体在危机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演变进程。媒体在危机事件中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效的危机报道,不但有利于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事件的圆满解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危机事件应对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研究对图书馆建立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实质上是相关信息的互动过程,文章在阐明此观点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信息来源、决策方式及执行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危机沟通参与者各自的特点,造成危机沟通模式的多样化。因此,本文以危机沟通中参与者为视角,对危机沟通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并且分析典型的危机沟通不利模式,并针对各个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策略:一致策略、均衡策略、引导策略、明责策略、主动策略。通过对危机沟通模式的研究,为实现有效的危机沟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学术期刊受众最常用的媒体,由于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复杂,学术期刊对社交媒体舆情监测相对困难,导致与学术期刊相关的事件容易放大成危机事件,从而对学术期刊的形象构成威胁,学术期刊需要构建危机管理体系.本文基于危机传播理论,提出了学术期刊容易导致的三种危机类型:故意犯错型、意外牵连型和牺牲者型.学术期刊应根据不同危机情境与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型策略、回应策略,或不回应策略,恢复学术期刊的声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媒体在报道、疏导、预警等方面采取合理的策略,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回应,可以促进事件的非冲突解决。  相似文献   

15.
“郭美美事件”的负面影响让中国慈善事业一时间遭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红十字总会在此次危机传播管理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值得深入探讨,这些策略包括:第一时间作出官方回应;有效转移舆论关注焦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力量;引入新闻发言人制度;切实利用新媒体传播沟通工具.危机公关过后,慈善组织应努力通过自身行动以及与媒体的有效沟通重塑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常常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巧用危机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一场由网友引发的"抵制风波"使家乐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家乐福采取的政府公关、促销公关及民心公关等一系列策略是现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对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框架,用内容分析法对乌坎事件中政府危机传播系列文本内容的情境、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应采取的策略。本文发现:政府根据具体情境运用相应的危机传播策略,取得媒体正面反馈概率较高。本研究还得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民知情权的彰显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现代政府已很难像以前那样消极躲避、闭口不言,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积极的"危机公关".所谓"危机公关"指的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共策略与措施,也就是组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采取或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其内容主要对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引起了图书馆的形象危机,影响高校图书馆形象危机的因素有: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条件及服务质量等,应对形象危机的策略是增强危机意识、提高馆员素质、制定危机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在危机事件中,流言的扩散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的后果。本文以阜阳手足口病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中流言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应对流言扩散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