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直 《今传媒》2003,(4):81-82
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以后,报刊上关于能预防“非典”甚至能治疗“非典”或者对“非典”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医药广告突然多了起来,熙熙攘攘,煞是热闹。这里采撷几种供读者“一开眼界”:  相似文献   

2.
刘非非是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的记者。在首都打响“非典阻击战”的日子里,他走上“非典”前线,多次深入“非典”病房和急救中心等危险地带进行采访。并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3.
在“非典”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到处都弥漫着过氧乙酸的味道。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危及人的生命,人们减少了外出进行公共活动的时间,于是派生出“非接触”、“零距离”一类的词语。网络以它自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成为特殊时期的新亮点,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造就了“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此时,人们感到比任何时候都依赖网络。一、网络在抗“非典”中发挥的作用经济学家胡鞍钢在评价非典对信息网络的影响时认为,如果说在前一段时间,大家对网络的作用只是理论上的认识的话,那么,非典时期的网络则给我们的经济、工作、学…  相似文献   

4.
王乾荣 《今传媒》2003,(5):64-65
据说,非典时期,也是幽默流行时期,表现了人的乐观精神。幽默能带给人宽慰、轻松和会心的笑。这些天,报纸搜集并发表了不少“非典幽默”,而我对于其中的一些,却只有尴尬的笑。 先看这一条“非典问答:传播途径——飞吻与点钞;如何彻底预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大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项目及重大突发性事件形成档案的登记和监管力度,湖北省档案局主动请缨,抽调一名业务骨干,参与并服务于省防治“非典”工作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非典”防治形成的档案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非典”的真实记录,不仅对当前“非典”预防、治疗和疫情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今后类似传染病的防治、经验借鉴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作用。为对“非典”防治档案及时进行监督指导,保障档案完整与安全,防止档案资源流失,湖北省档案局  相似文献   

6.
突如其来的非典,让人后怕。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机关病”,虽没有非典那样令人望而生畏,但却也是一种政治上的非典。“机关病”的本质,是一种“亚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病”的危害并不亚于那些已经被揭露出来的大贪官。其实,于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社会来讲,“机关病”也要比大腐败可怕得多。一是“机关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腐蚀性,“机关病”虽然不像非典病菌那样致命,但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蔓延开来,也是一场政治瘟疫。“机关病”患者虽不如大腐败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却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机关病”的那点奥妙,都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 3月下旬以来 ,我们经历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举国上下共抗“非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审慎选择的命名 ,“非典”是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 ( 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萨斯 )。“非典”来势汹汹。这种突发性的传染病是社会公众共同面对的一场危机 ,呼唤社会各界更好地信任、合作、协调 ,从而化解压力、保持稳定。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分支系统——图书馆行业 ,我们在站稳立场、坚守岗位的同时 ,SARS突发的警示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首先 ,突发的天灾使我们更重视民主与科学。民主的重要内涵之一 ,是信息的公开性。在不损害国…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24日,是值得北京乃至全国人民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从即日起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世卫组织官员尾身茂博士称“这是中国抗“非典”斗争和整个世界抗“非典”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从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等介绍中国内地最新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起,两个多月以至更长的时间以来,有关“非典”的话题成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有关“非典”的新闻也成为几乎所有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各类媒体以最快捷的速度发布最新疫情,以最充沛的热情报道医护人员及各行各业抗击“非典”中  相似文献   

9.
贾甲 《今传媒》2003,(4):59
非典是面镜子,通过它,我们看到了一幅社会各界应对危机的众生相;通过它,我们还看到了媒体在危机关头的奋起作为和由此而带来的某些非理性之举。记得非典肆虐蔓延时,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威胁,有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病毒,成为强传染源。对此,就有人喻其为“毒王”。与此同时,媒体人云亦云,《“世界一号毒王”闭门谢客》、《“毒王”五天传染近百医  相似文献   

10.
《湖北档案》2003,(6):11-13
襄樊市为了确保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 中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襄樊市防治“非典”指挥部办公室和襄樊市档案局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切实加强防“非典”文件材料的管理工作。 一是提高对防治非典型肺炎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这是人类史上少有的、大规模的战役。而在这一特殊战役中形成的宝贵的文件材料,真实、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了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  相似文献   

11.
“非典”期间,我曾先后三次来到辽阳首例“非典”患者王硕家采访,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记者把采访进行下去,获得鲜为人知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新闻的前提。 2003年4月28日,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硕被确诊为辽阳首例“非典”疑似病例。记者了解到,王硕从北京回来就直接到疾控中心检查身体,所以没  相似文献   

12.
面对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电台,严格按照中央“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方针,把防治“非典”的宣传当作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宣传战役对待,以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巨大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稳妥、及时、充分地组织报道,强有力地支持了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稳定人心、齐心协力战胜“非典”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吴永亮 《今传媒》2005,(3):18-20
两个箱子、一份无“非典”症状证明,四五个手提袋、两台笔记本电脑、三台照相机。艰难地爬上另一个火车头,与四盒方便面、四千多吨煤一起开向西柏坡。我们的“非典型采访”又要转移了。  相似文献   

14.
自4月30日南漳县出现首例“非典”疑似病人以来,全县与疑似病人有过接触的被隔离的人数已达86人,为了及时、准确地给治疗部门提供疑似病人及隔离者的基本情况、得病原由和治疗方案,南漳县档案局紧贴全县“抗非”工作大局,抽调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业务能力强的5名干部,放弃“五·一”长假休息时间,不顾生命危险,赶赴“抗非”一线,配合医务工作者建立“非典”疑似病人及隔离者的档案,包括姓名、籍贯、详细住址、乘坐车辆及车厢号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发性灾害,而防治“非典”的新闻宣传也在全面考量媒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面对“非典”,北京电视台及时调整宣传战略,迅速建构非常时期宣传报道机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三贴近”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展示北京万众一心,迎接挑战,战胜疫病的精神风貌,激励和鼓舞全市人民满怀信心地把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抗击非典中的新闻宣传,是北京市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次具体体现,是在新闻宣传中努力做到“三贴近”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新闻宣传改革的一次与时俱进。 这次新闻宣传中,各媒体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有不少成功经验: ——突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举措和声音,及时宣传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17.
从"非典"事件看媒介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芹 《现代传播》2004,(3):131-133
“非典”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多方反思。我以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件事也反映出在全社会普及媒介教育的必要性。“非典”事件涉及到的媒体、宣传部门、大众等,在传播或接收信息时,都明显表现出对信息、媒介、传播等诸方面认识的不足,应该补上媒介教育这一课。对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教育从“非典”事件的新闻报道来看,各媒体的表现离专业要求相差甚远。主要问题在于,新闻敏感度不够、新闻专业意识不强、追求真相的勇气不足。1 明确新闻事业的功能,认清自身的职责新闻事业的产生源于人们劳动生产的需要,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在与“非典”殊死搏斗的战役中,许许多多的“战地记者”,不怕有“中毒倒下”的危险,深入医院隔离区,将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的报道发出来。第  相似文献   

19.
"非典"事件中信息透明化处理的传播效果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有关非典问题的北京地区舆情调查研究”。本论文是课题的一部分,旨在依据抽样调查的数据来探讨重大事件中信息披露的传播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止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一非典型肺炎,搅乱了经济平稳发展的步伐,也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面对非典,新闻传媒高扬“三贴近”旗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鼓人心,凝士气,释疑惑,充分体现了传媒应有的公信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经受了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