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正面上手发球是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考核项目。分析指出了抛球动作完成不好给发球技术的掌握、提高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以及抛不好球的原因 ,提出了规范掌握和提高抛球动作质量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说明了在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教学中抛球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正面上手发球的抛球采用不同方法的教学 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正面上手发球的单手抛上旋 球方法,来提高正面上手发球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剧远祖为原始歌舞,自优孟以来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与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唐杂剧合。到北宋形成宋杂剧,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歌舞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哈尼人的生产生活特色。哈尼歌舞艺术折射出的独特文史内涵和底蕴表现为:对婚姻的忧虑,对逝者的哀思,对儿童的关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缅怀先人,歌颂劳动,这些充分表现出哈尼族的团结和睦、友爱相亲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歌舞等许许多多艺术形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时代,歌舞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先秦时期的歌舞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源头。从表演艺术上看,歌和舞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灵魂,没有歌舞,也就没有中国的古代戏剧,歌舞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6.
专业艺术团体通过文艺舞台将民族歌舞文化得以传承模式取得显著的成绩,如何将这一传承模式得以科学而稳定的发展是当前很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文献研读,分别从专业艺术团体在文艺舞台传承民族歌舞艺术研究和专业艺术团体在文艺舞台传承民族歌舞艺术模式价值研究两个方面发现问题,以便我们更深入、更理性、更细致做专门、系统和全面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乒乓球发球的抛球、拍击球、球飞行、球与球台碰撞4个过程进行建模,编写高抛发球的动态仿真软件,研究各种因素(例如抛球高度、抛球角度、触球点、发球线路等)对发球飞行弧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球时,球抛得越高,飞行弧线会越高、越长。  相似文献   

8.
秧歌剧是海阳大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戏剧、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的共同特点,又在结构、语言、情节等方面具有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2010年三届网球大师杯赛中15名世界优秀职业男子网球单打选手的发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显示:抛球动作娴熟,抛球高度准确、落差较小;后摆引拍方式仍是职业选手引拍方式的主流,抛球与引拍同时进行和中间无停顿的流畅型发球引拍节奏是优秀选手发球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任务勾下发飘球技术(简称勾飘技术)在全国体育院系的排球普修课教学大纲中,属于重点教材,是北京体院排球普修课的四项技术考核内容之一.学生在初学勾飘技术时,由于抛球的高低和抛球动作与挥臂击球动作的时间间隔,动作的空间状态和范围(即运动节奏)不能固定,往往使得抛球和挥臂击球动作脱节,以致影响勾飘技术动作的掌握.由此可见,在勾飘技术教学中固定抛球的高度,抓住抛球动作和挥臂击球动作协调配合这个技术难点,是掌握勾飘技术动作的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具有广泛深厚的蒙古歌舞资源,为蒙古歌舞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本文论述了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事工程下建设"蒙古歌舞数字资源库"的资源优势和积极意义,对数字资源建设中加强地域性资源合作,形成共建共事联盟等相关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把球从果岭附近攻上果岭,尽可能靠近洞杯,是高尔夫技术中最为复杂的环节.现代高尔夫球比赛中洞杯的位置越来越复杂,优秀的短杆进攻果岭技术能有效提升球员下场的成绩.从认识洞位图入手,依据高尔夫球短杆进攻果岭的实践需要,将切击球、劈起球、高抛球和果岭边沙坑球列为该技术的教学内容,对四种球各自的打法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后,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初级、中级、高级共18个子部分.指出,选择合理的技术策略、培养距离感和方向感、找到适合自己的挥杆节奏、采用上杆幅度控制击球距离等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竞技篮球运动的艺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艺术角度看,竞技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经过组织、美化了的运动员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运动员在场上的创造性活动为画面,来满足观众欣赏需求以及表达一定情感的艺术。其中,"艺术家"就是比赛场上的运动员,"艺术作品"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技战术表现,"欣赏者"则是观看比赛的观众。同时作为艺术,现代竞技篮球运动具备特殊的形象性、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特征,在审美形式上表现出新的特点,而且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其艺术化审美形式将朝着"快"、"狠"、比赛悬殊缩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依亦吐芳词”的优秀古典抒情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刚一柔,一阴一阳,互相交辉映衬,成为代表南北朝乐府民歌不同风格的典型作品;同时,又由于《西洲曲》的抒情主体在艺术表现上所特有的模糊性,历代学者的训释也各不相同,莫衷一是。因此,它和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一起被称作六朝文学中的两个“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可见,该诗在中国文学上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的发展如同一条河流,有源有泉,所谓的“西洲远音”,是指《西洲曲》在主情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趣味上对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剧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戏剧在形成过程中有着鲜明的差异和特征。从艺术演化史角度看,中国戏剧没有开从原始歌舞演化为戏剧的路子,而古希腊戏剧却从酒神祭祀的原始歌舞中破腹而出。从文艺生态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叙事文学基质,延宕了戏剧艺术的孕育;而肥沃丰厚的叙事文学土壤,却滋养了古希腊戏剧奇葩。中国的非宗教文化传统,难使巫觋歌舞最终戏剧化;古希腊人的宗教激情却使娱神歌舞演进为娱人戏剧。王化政治、农业社会,抑制了中国戏剧早发;民主政治、商业文化却催生了古希腊戏剧。  相似文献   

16.
素描是一种工具简单、表现丰富的造型形式,它可以完成从初级到高级的造型学习任务,素描是美术中最单纯的艺术形式,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如何能让学生在短期内学号素描,成为素描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特点、素描基础、形象再造等方面加以论述,希望能对广大学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对江永女书文字符号与鸟图腾崇拜艺术,江永女书文字中的歌舞文化及歌舞鸟图腾文化展开了多元的考证与思辨,旨在通过女书文字的历史考证形成对江永女子体育文化的整理。研究认为:女书字符中的"鸟型"造字现象与古越人的鸟图腾崇拜具有精神上的继承与贯通,是古越文化的孑遗和演变;女书文字符号显示了鸟、人、神三位一体的微标性鸟图腾图像;女书具有典型地域性、群体性、标志性的文化基调,诠释了江永妇女生活的群体意识、社会地位和性别意识,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我国妇女的文化自觉和精神慰藉;以体育游戏为题材是江永女书歌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女书"歌舞"造字艺术起源于对鸟图腾的崇拜;女书文字在自我建构与被建构博弈冲突过程中实现双向的流动、传承与文化变异,只有克服现代文化的话语霸权和知识暴政,探索历史和现实语境下女书歌舞艺术自身传承的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女书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性关怀,才能形成对江永女书歌舞艺术展开原生态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国家女子网球队运动员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队网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的运动学指标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水平,并为教练员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台200 Hz高速摄像机对8名国家网球队女队员发球进行三维拍摄,通过北京体育大学视迅解析系统对所拍摄影像进行三维重构及运动学解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抛球离手时,抛球高度平均为3.67 m,最高点到击球点落差平均为1.10 m。球拍后引时,膝关节最小角度分别为持拍侧91.35°、非持拍侧104.64°。"搔背"动作完成时,拍头均低于重心,平均落差为0.21 m。击球后平均球速为42.64 m/s,击球点高度平均为2.57 m。由此可见,我国网球运动员发球时抛球较高,建议降低抛球高度;相对于FB技术,FU技术能使运动员获得更大幅度的躯干扭转角度;缓冲结束时刻,部分运动员过度顶髋的现象造成下肢发力不充分,最终导致球速下降。"搔背"动作是典型的超越器械动作,下肢的充分蹬伸是动作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书法欣赏是整个书法创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欣赏者面对书法作品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感受活动.相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来说,书法欣赏又表现出自身的审美特点,具有再创造与再评价、抽象性、情感性、模糊性、共同美等重要特征.只有把握了这些艺术特征,欣赏主体的创造性才能在书法作品欣赏过程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理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0.
锅庄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藏族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着"中国圈舞的活化石"之美称,锅庄舞有着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歌舞表演艺术。本文以藏族锅庄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锅庄舞的了解和认识,阐述了锅庄舞的源流与发展,并对锅庄舞代表性动作与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对锅庄舞与其它舞种的区别的分析来说明锅庄舞的艺术特征的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