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最近要求所属各出版社按照“先立规矩,后上水平”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市局《关于加强出版社内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并针对当前出版工作的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一、立规矩建制度。各社在贯彻落实出版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严格“三审制”、“选题报批制”、“书稿档案制”等环节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的管理细则。不少出版社还对没有编辑职称的人不能发稿,社外编辑  相似文献   

2.
墨愚 《编辑之友》1998,(5):10-11
对书稿实行“三审制”,在我国已坚持了40多年。无论不同时期各出版社执行得怎样,“三审制”保证图书质量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便是要坚持“三审制”的原因。由于人们对“三审制”认识的差异和操作上暴露的问题一又使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读者作者怨声载道,社会舆论抨击之声不绝于耳,这就是必须完善“三审制”的理由。论述编辑初审、加工的文章车载斗量,而从编辑角度审视。终审”的文章寥若晨星。笔者不揣浅陋一仅就“终审”问题直抒己见,求教同行。  相似文献   

3.
抓骨干工程图书选题在图书品位上争高低人民卫生出版社副社长、编审郭有声要抓好选题管理,还要有确实的组织保障和健全的规章制度。社长委托总编、副总编抓全社选题规划和拟订;社长办公室负责选题的督促落实,检查约稿合同、出版合同的签订,检查发稿“三审制”是否健全...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将2007年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高等教育出版社等34家出版单位及新闻网站向全国编辑界发出倡议,提出“向差错挑战”,并郑重承诺,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危害社会。倡议书提出了确保出版物质量的9项措施,包括坚持资格准入制度、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样品检查制度、成品评审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和次品召回制度,并请管理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出版社书稿“三审制”实行的现状及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落实“三审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书稿的“三审制”,是出版社编辑人员熟知的项制度.从50年代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关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审制”以来,一直为出版界所重视,并坚持至今,实践证明,出版社严格执行书稿三审制,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功夫更应下在“审稿”之前人民卫生出版社副社长、编审郭有声毋庸置疑。“三审制”对于保证书稿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要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审稿水平。从编辑工作角度来说,以往对于作者交稿后的审稿、编辑加工工作非常重视,多数出版社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  相似文献   

8.
“三审制”是国家为保证出版物质量而制定的出版法规,即对书稿的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等整体质量作出基本评价、确定是否采用,所实行的由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社长(总编)终审这样一种编辑程序。多年来“三审制”为保证图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强和保证图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性制度。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三审制”却受到了冲击,在一些出版社,“三审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造成了图书质量的滑坡。这就是所谓的“三审制”虚化现象。“三审制”有三大属性。一是管理性,表现为编辑…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出版社实行的图书三级审稿制度,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非议。有人认为这项制度已不能继续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同志虽然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的,但正如衣服做的不合适,不能否定人需要穿衣一样,当前“三审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否定编辑工作需要“三审制”。相反,这恰恰证明“三审制”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关口是否多了有人单纯把“三审制”看作三级把关,  相似文献   

10.
决定出版物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当然是原稿本身的质量,但审稿这一工序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一般出版单位采用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在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不但对已经决定采用、经过编辑加工要发排付印的稿件进行三审,而且对选题、约稿、来稿甚至付型样,都实行三审。因此,一种出版物从选题到出版,要过3~4次这样的三审,尽管有的出版单位并不为此拘泥。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指对采用的书稿,从编辑加工直到发排付印这一工序的三审制。三审制不是由一个人对一种书稿审三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三审制”在我国出版部门实行以来,到目前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三审制”的目的在于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图书质量。事实证明,“三审制”在对编辑工作的严格控制管理以及保证图书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按照“三审制”的规定,每一步每一级都各有分工...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在学术、文艺各领域造成空前未有的极大破坏。我们都在思索:这一小撮坏家伙为什么能够造成这样大的破坏?今后要怎样做才能使这种浩劫不再重演?考虑编辑工作、“三审制”是否应该改革,离不开这个总题目。我们做编辑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实行“三审制”。前若干年,没有感觉它有什么不好,近年来则越来越觉得它弊害不小。“三审制”层层把关,立脚于消极的防止出错。但是,层层  相似文献   

13.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是对图书生产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与控制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建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明确目标、完善制度、严格奖惩;要有秉公执法的监督机构;要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文章从领导管理、选题优化、坚持"三审制"、坚持"三校一读"、队伍建设几个关键点入手,探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科技出版社坚持实行“三级审稿制度”(简称“三审制”)。即责任编辑一审(亦称初审)、编辑室主任或委托资深编辑二审(亦称复审)、正副总编辑或委托资深编审三审(亦称终审)。实践证明,“三审制”是保证书稿质量的重要制度,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切实做好“三审”工作,把差错消灭在成书之前。我在编辑工作中体会到,一审是“三审制”的基础,二审则是“三审制”的关键。下面,就谈谈二审工作。一、二审的作用二审处于一审和三审的中间环节,对于保证书稿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①二审者一般由编辑室主任和资深编辑…  相似文献   

15.
三审制亟需改进与完善——出版管理改革之我见■李凤玲当前实行的三审制,即“一切采用的书稿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出版工作实践,证明了它对于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保证图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个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三审制的规范与实施桂海盛三审制自1952年提出并在出版社实施,至今已经历了45年。1994年6月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又一次强调了三审制的重要性,指出:“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是出版社的工作。为此必须加强出版社的‘三审制’。”这说明,经...  相似文献   

17.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崔庆喜【武汉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六艺”中的一艺,在我国出版工作中,无论是出版社所约稿还是作者自投稿,都要进行审读。这种审读方式,一般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这个程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级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18.
谈优化高校图书馆开架管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陈万忠 《图书馆》2001,(5):71-73
开架制的功能作用与社会效果虽被认可,但是开架管理却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一些困扰。文章提出要制定严格的开架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代书板”制度;严格实行色标管理;深化内部管理,提高馆员素质;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引导等。  相似文献   

19.
出版社视选题为生命,这一点已是不争的共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繁荣兴旺和图书市场面临的激烈竞争,对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图书的质量与效益,就必须强化选题整体策划意识,使选题策划按照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版杜改革探索的经验证明,实行策划编辑制是强化选题整体策划意识的较为有效的途径。笔所在的出版社几年来针对选题策划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逐步创造条件试行了策划编辑制。我社试行策划编辑制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信息处理工具。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在使用计算机辅助图书编辑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计算机辅助选题制定和组稿(1)计算机辅助选题制定要制定出一个好的选题,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工作可以借助电脑来进行。我们平时使用数据库软件建立了各种选题库,如“已出版选题库”“备用选题库”“获奖书选题库”“畅销书选题库”“专题选题库”“出版社选题库”“编辑室选题库”“责任编辑选题库”等。建立了各种选题库,在具体制定选题时就能避免撞车,容易抓到双效选题。用计算机建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