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今文《周书》180个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的分析,揭示了今文《周书》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词类构成、词性数量分布及音节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2.
联合式复音词是《法言》复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义、词性、语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构词方式和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一部富有语言特色的先秦传世典籍,为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语料。我们可以从语义、词性和语序三方面,对《荀子》中的联合式复音词作全面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庾信赋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虽然并不占大多数,但也是复音词中的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从语义构成来看,最主要的就是相同意义的联合,其次是相关意义的联合,数量最少的为相反意义的联合;从词性分布看,构成名词的最多,其次为构成动词和形容词,数量最少的为构成副词、连词和叹词。从词性构成看,词素的词性与所构成词的词性基本一致;从语序构成来看,与现代汉语相比,只有字序AB式的,且仅有一例。研究庾信赋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可以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词汇发展状况,也为进一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复音词构成提供了重要的语料支撑。  相似文献   

5.
《碧岩录》是宋代文字禅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宗教、哲学、文学、美学价值。《碧岩录》通过对禅宗公案和颂古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诠释,指导学习者参究公案,找出公案中的禅机,从中体悟生命的“意义”。从现代诠释学的角度看来,《碧岩录》的诠释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录异记》是—部带有典型道教色彩的宗教文献,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结合意义和结构两方面来考察《录异记》中的复音词,并对书中的复音词进行穷尽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录异记》复音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联合式复音词作了分析,可知该文献时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比前期有了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词汇已经从语音造词发展到了语法造词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今文《周书》302个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的分析,揭示了今文《周书》偏正式复音词的词性数量分布、偏语素的语义功能、正语素的语义范围、偏正式复音词的内部词性构成以及音节构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意义标准对《论语》复音词进行了比较严格的判定,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复音词结构、词性和语义进行描写,分析认为《论语》复音词在以上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特点,并用词汇化和韵律模块理论对其双音化特点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今文《周书》复音实词的全面考察,探索了其类型、意义,分析了合成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语法构成,发现今文《周书》复合式复音词中的联合式和偏正式构词方式发展已趋成熟,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构词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总的来看今文《周书》的构词方式已完成由语音构词向语法构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数+名"式复音词作为复音词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其特定的构词方式。文章对《新语》中"数+名"式复音词加以简要分析并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较,以期增进对这类复音词的认识;并针对《新语》中出现的"五经"一词对《汉语大词典》所收词条流源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12.
词汇的用法涉及特定语言的文化及言语范畴,词汇的意义往往有别于特定系统中固有的内在含义。基于此,对汉语中的常见词"走"的不同用法进行德语对译分析,按词性与特定的搭配,从"走"用作动词、名词,特定搭配,俗语的语义互译及德汉中的"走"引申互译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找出"走"在德语中的对应译法。  相似文献   

13.
汉语同素逆序物象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词汇类聚现象。从词义类型上看,同素逆序物象词分为词义完全相同、词义不完全相同两种;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两类;从年代分布上看,有些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年代,有些产生于相隔较远的不同年代。  相似文献   

14.
徐山 《黄山学院学报》2006,8(1):143-145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在处理《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时存在一些疏忽,主要有释义不确、失收词条、漏立义项、书证迟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获得较稳定地位的一些词语。作为新词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颜色词,由于在言语交际和文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颜色词:第一,新词语中颜色词的意义来源,它们与其他新词语的意义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二,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分别是:音节结构、构词方式和词性。第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词语中,同一颜色语素所显示的义项有同有异。第四,颜色词的象征、联想义。  相似文献   

17.
词具有理据性,也就是说,从词是事物的名称和标志来看,用什么词去称呼什么事物,总是有一定道理的。维吾尔语词也具有理据性。通过对维吾尔语词的构造、词义的变化和民族文化三个方面分析,证实维吾尔语词具有理据性;词的理据也能说明词的形式何以如此、语音和形式是如何对应、词义从何而来以及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从词汇构成的角度考释了《宋书》中的复音虚词30个,指出复音虚词是《宋书》词汇研究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