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整体自尊水平和不端行为关系的矛盾性,在情景自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自尊"的概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科研压力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权变影响模型。从个体层面上研究了组织支持和学术自尊对两者关系的复杂调节机制。实证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负向调节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2)学术自尊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的三项交互检验发现:随着学术自尊程度的提高,组织支持对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变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特点、局限性及存在争议,提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与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与归纳总结,剖析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现状及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料调研及编辑工作实践,得出启示与建议。【结果】 国外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时间较早,2009年国内成功研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将其投入使用后,抄袭与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被有效遏制;但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认识不足、过度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设置的文字复制比阈值太低,引起新的学术不端问题,不利于引导学术研究和学术继承性、创造性发展。【结论】 (1)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理性使用检测系统、设置合理阈值、科学界定学术不端行为,为规范学术研究、保证研究质量和及时准确发布研究成果建立正确导向;(2)科技期刊编辑部应与相关机构联合,建立统一的引用规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论文类型等采用不同的阈值,实行“人机”结合、精准检测;(3)建立学术不端审核机制,规范审核流程,提升编辑把关能力,形成以编辑为主、多方联合的多元防治体系;(4)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检测系统查准率,提供更多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学科及新型出版方式的多样化需求;(5)建立学术不端法治体系,建立终身信誉制度或荣誉准则制度,开展科研诚信终身化与常态化教育,相关单位将学术道德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为识别与防范此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从编辑实务中发现的3种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不当署名、公式或图表抄袭及跨语种抄袭)的特征,举例说明根据这些特征判定相应不端行为的方法。【结果】 当稿件符合相应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特征时,编辑需特别关注并判别该稿件的隐性学术不端行为。【结论】 编辑应提高存疑、甄别和审稿的意识,编辑部应加强名单、签名和沟通管理,共同努力为学术出版质量把关。  相似文献   

4.
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现象、影响进行了社会透视,并从形成学术不端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遏制学术不端的行为,应该重建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完备监督惩发机制、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学风和道德建设等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学术不端发现路径研究——基于中外已知学术不端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外已知学术不端案例,初步学术评价过程中,学术指导过程中,学术事务管理过程中以及调查其它问题时意外发现、原作者偶然发现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 要 【目的】探析期刊人如何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阐述国际新型学术不端案例及现状,以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两本国际期刊的编辑经验及Springer和CrossCheck为例,分析了国际期刊及相关机构对学术不端的预防措施,并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学术不端现状研究,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编辑角度分析,提出(1)建立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期刊人才队伍,(2)建立期刊人自己的监督培训机构,(3)建立相应的惩罚和案例处理机制,以有效预防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结论】通过期刊人才建设与素质的提高,可有效预防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7.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2-2020年核心期刊论文,梳理学术不端问题研究进展,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隐形学术不端行为及其特征;对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需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措施;要辩证看待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既要继续开发使用,又要加强监管、合理参考检测结果;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加强体系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分析学术不端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作为学术成果重要载体的科技期刊应承担起防止学术不端的责任。根据实际经验,提出防止学术不端的积极措施:建立严格的审稿程序;运用科技手段发现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9.
高伟云 《科技通报》2012,28(3):173-176
针对高校科技期刊存在的论文抄袭、剽窃、篡改以及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不端行为,文章从社会经济体制、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社会监管和期刊编辑出版迟滞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学术不端现象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高校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完善稿件审核机制、加强编辑职业道德等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学术不端文献的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术不端文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科学道德的缺失;科学精神的缺乏;期刊未能尽职尽责做好编辑出版工作;具体科研单位缺少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并就此提出了学术不端文献具体防范措施:加强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期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鉴别能力;具体科研单位制定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和蔓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地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借助于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政策失败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方面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进而从监督机制、惩处机制、责任机制、诚信体系和治理方式五个纬度提出了制度变革与制度补正的设想,以期促进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社会调查数据,集中分析了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博士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影响博士生态度的因素有: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对学术的兴趣与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程度有负相关,而有过科研经历的人却更可能宽容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博士生周围师友的学术不端行为越频繁,则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宽容态度越强,而上过学校组织的科研道德课程者更不可能宽容不端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严厉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筛选和人员流动机制、改革现行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和设立科研道德专门课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作者学术不端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 、行为(Practice)(知行信,KAP)状况,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作者学术不端KAP调查表,以近4年在该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发送E-mail对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持抵制态度,但对学术不端现象的认识尚不全面,尤其是在参考文献引用、自我剽窃,肢解型、变换语种型一稿多投、合作署名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结论】 要遏制学术不端行为,除依靠作者加强自律,学术期刊加强宣传及审查外,还有赖于学术评价机制及相关监督、惩戒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期刊主体人员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学术论文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软件的检测可能还会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通过对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原理及其演变和利益驱动下的作者行为进行分析,提出期刊出版主体人员(编辑、审稿专家、编委、主编)在期刊出版前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主要职责。力图发现并控制论文中的深度学术不端行为,将存在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阻止在出版前,防止带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进一步传播。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任重道远,只有依赖期刊的不同责任主体人员共同协作,各尽职责,层层把关,才可以把学术不端行为最小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学术共同体的特征和善治基本要素的分析,将善治理论用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从善治理论视角看,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动因主要包括:功利性的价值观导向;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学术研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学术规则意识;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学术评价制度;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实现学术场域中的善治,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应树立“善”的学术共同体愿景,加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学术道德培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和严格而长效的学术研究督察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中国科技信息》2010,(14):140-141
目的:通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在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的应用,为抵制医学期刊不端行为提供方便。方法:本刊从2010年1~4月应用"中国知网"免费提供AMLC系统对来稿通过文题、作者、引文等方面进行检测,同时,对2010年第1~3期已进入编辑排版、校对的文章进行检测。结果:通过检测及分析,结合医学期刊实际特点,界定文章抄袭或重复发表标准为:(1)与已发表文献的重复比例大于80%;(2)重复比例介于60%~70%,且论文的核心内容(如:临床资料,结果数据和讨论部分)重复率大于85%。结论:由于AMLC是近年开发研制的,我们编辑部也处于刚刚使用阶段,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力争从源头上杜绝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7.
<正>这些年,学术不端的风波在国内时有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不端表现最多的就是科学研究不端。对于科研不端,有三个问题需要解答:该不该处理?能不能处理?怎么处理?该不该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比较多的共识。现在,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职业,参与的人很多,不可避免会牵涉各种利益纠葛。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纠正,已不足以抵消各种科研不端所带来的问题和副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对科研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减小损失。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编辑部作为学术论文主要出版单位,对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文中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主要分析了编辑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几个措施,尤其在审稿及编校阶段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层层把关的方法,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检测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遏制学术不端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有效参考。【方法】 分析学术不端检测现状及模式,提出学术不端检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从技术、使用规范以及制度等角度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大面积改写以降低文字重复比例、将文字内容转成图片以规避检测、“Google翻译方法”规避检测、论文代写及买卖是学术检测中遇到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同方知网将学术不端检测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有效提升了该系统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能力。【结论】 学术不端检测工具可为科技期刊遏制学术不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学术期刊编辑及时、准确地辨别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现实依据,以充分发挥编辑在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调查《广东农业科学》2007—2013年发表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数量、类型、年际变化和疑似源文献类型,深入分析2012—2013年不端文献的重合度、重合内容、产生历程以及作者特征等。【结果】找出以上文献的“漏网”原因以及编辑部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已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复制和拼凑,而是已经演化为隐式的深层次学术不端。【结论】编辑部应严格规范审稿流程、强化责任编辑的学术把关职责、执行收稿时查重+发表前二次检测以及双系统检测、建立学术不端问题共享数据库、注重刊后学术不端文献的撤销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