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仕明 《物理教师》2002,23(6):26-27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 ,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因此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是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训练题的设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前提 .1 研究方法题的训练设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提出问题、检验观点、归纳结论等 .1.1 提出问题的训练设计(1)根据设置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 .[例 1]根据“闭合电路后 ,小灯泡发光”这一现象 ,可…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切预示着在新一轮的历史教学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将成为历史教学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创设研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学习能力;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协作学习"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修改后的课程方案也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的课程内容,并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界定研究专题,主要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此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更多、更好地掌握这些信息呢?有不少专家指出,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另一条思路是"研究性学习"."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重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信息的处理能力.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一次革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上海程红兵老师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中提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型课程"是一类专门体现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课程载体.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开设"研究型课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的全员性、课程层次的多样性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并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下面浅谈研究性作文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一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指学生在本学科中自己探讨问题的学习方式;三是指学生在自己生活世界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虽然上述研究性学习定义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但是均具有以下特征:(1)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2)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它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选题是研究性学习首要的一环,学生通过选题,能提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接触或初步掌握选题的方法,训练从发散到收敛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创新精神。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组织研究性学习可以按"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关系"学生与文化"四大主题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了.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使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以秋水仙素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介绍了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数学开放题,进入研究性学习;结合生活实践,深入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晓琴 《考试周刊》2007,(35):45-4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来看,它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间合作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文件中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2001年,在我国掀起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学校必修课程,其过程及评价必须被纳入中、高考档案材料。《纲要》提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可见,研究性学习有别于课程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培养过程应有一定的梯度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研究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学力:(1)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和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力培养过程应有一定的梯度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研究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学力:(1)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忠的能力。(4)学会分享和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