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我国开展城市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城市旅游的若干理论问题,分析了我国开展城市旅游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城市旅游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省旅游资源现状为切入点,围绕资源、文化、交通环境、社会发展和社会体育基础等方面,分析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条件,并从高端赛事、体育赛事配套服务体系、健身休闲度假区建设、体育旅游的统筹规划等方面,研究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即:有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寻求旅游资源与体育项目的深层次契合;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体育旅游的文化品位;以体育赛事为引爆点,打造富有特色的健身休闲度假区.从而为促进陕西省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鄂西旅游业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优势建立经济体系,带动鄂西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物流供应链是旅游业的核心支撑,经营者不仅要利用物流供应链带来的便捷性,也要注重其优化升级,推动鄂西旅游业的稳定性发展。笔者结合鄂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物流供应链模式对旅游经济的重要性,提出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应用及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国际化背景下,科学地建立城市的旅游解说系统,有助于发展城市的入境游,对入境游客顺利完满地完成旅游过程非常必要。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进行城市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布局,重视行业人员培训,规范城市解说标识系统的设置等建议,以期构建和完善一个国际旅游城市的旅游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城市体现了承徒市旅游发展的方向所在,是承德市旅游产业开级、提升市场竟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承德市情,参考旅游业学术研究成果及杭州市、重庆市、深圳市等与承撼市具有可比性的国内旅游城市的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经验,提出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保障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利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进行层级划分。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物流网络密度相对较大,存在明显的层级关系,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物流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它们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核心性作用。根据城市的个体条件差异,旅游中心城市的形成路径可分为旅游资源驱动和城市综合实力驱动旅游发展两种情况。旅游中心城市的演化遵循着转化为区域旅游形象代表、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为高级别区域中心城市等一般性规律,而每个城市的演化结果则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为乌鲁木齐的旅游开发奠定了丰厚的硬件基础。但乌鲁木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还处于较薄弱的状态,多方因素制约着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从分析乌鲁木齐市的旅游市场竞争要素入手,对提升乌鲁木齐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从总体目标、开发方向、功能分区与项目安排三方面对池州城市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初步构想,最后探讨了池州城市旅游开发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贸易全球化和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航运企业的竞争焦点开始从价格转向服务 ,压缩时间空间的物流增值服务已成为航运企业赢得市场的法宝。本文围绕物流增值服务 ,对物流服务的范围、航运物流的价值活动以及航运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系统目标和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湖南各市州为研究样本,在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继而运用熵值TOPSIS方法对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横向比较。结果表明:(1)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受到状态(S)和驱动力(D)系统的影响较大,而压力(P)与响应(R)系统权重值偏低,说明湖南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相应的响应措施亟待加强;(2)湖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金字塔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州依次为长沙、张家界和郴州,而娄底、湘西州和邵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旅游经济实力、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是差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雄自由贸易港区(Free Trade Port,FTP)的发展背景、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比较高雄和洋山两港区的政策和管理机制,为构筑洋山保税港区有竞争力的物流运作环境提出建议:建立更加高效的海关监管机制;消除集装箱国际中转运输的政策障碍;塑造航运服务业发展与产业融合的高地;按照国际惯例实施管理;推进保税港区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季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盛会,成功举办冬奥会需要庞大复杂各系统的协调和统一,而物流系统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必须对奥运物流管理做全面、详细和系统的规划。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建立2022年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借鉴国内外奥运物流成功经验,根椐冬奥会体育赛事大型项目物流的集中、复杂、阶段、短期的特点,坚持冬奥筹办四大理念、从廉洁奥运、高效服务出发,对北京冬奥物流规划管理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北京冬奥会的智慧物流平台、外包物流服务、安全应急、绿色回收、冬奥不同阶段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冬奥会物流规划管理创新策略。创新策略的研究为京张冬奥物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高效、智慧、安全、生态的北京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整体利润的最大化,研究一个由物流服务集成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功能型物流服务分包商组成的三级LSSC的协调问题.在考虑物流服务水平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建立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提出一个由期权契约和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组成的联合契约协调机制,即在LSSC的两个交易过程中,物流服务集成商与提供商之间采用期权契约协调,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分包商之间执行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通过契约参数的合理选择实现LSSC最大收益和各成员共赢.通过均匀分布随机环境下的算例分析,验证契约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全域旅游是众多旅游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威海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秦皇岛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借鉴威海的先进经验,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出科学合理实践性强的旅游业转型升级策略。如:旅行社转型为旅行服务社,餐饮住宿完善升级,将博物馆打造成研学休闲的景点,重视夜游体验增加演艺健身活动,文旅农商融合热销地方特产,大力推动文化遗产活化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建设国际物流仲裁中心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上海国际物流仲裁中心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辨析.通过实际数据比较分析,结合外部的经济发展和仲裁机制的内在优势,探讨建立上海国际物流仲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现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准备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云南省各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重点研究。利用旅游接待总人数单产出指标,床位数和餐位数、旅行社、3A级以上景区和载客汽车数量等四个投入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衡量各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全云南省仅有昭通、楚雄、怒江和迪庆这四个市(州)的旅游产业效率有效,其他市(州)皆处于无效状态;普洱、临沧、文山和德宏4个市(州)达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曲靖、玉溪、保山和德宏四个市(州)的现代信息应用技术和管理体制水平偏低;曲靖、玉溪、保山、普洱、文山等五个市(州)出现了投入冗余。据此研究结果,分析了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效率无效的可能原因,为提升云南省各市(州)旅游产业效率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WTO报告分析,强调了发展现代物流特别是发展港口现代物流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针对制约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的诸多因素,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以上海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提出了“综合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加快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移”、“拓展国内外战略联盟”等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