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时代,快餐化的阅读内容和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肢解了阅读原有的严肃性,"浅阅读"成为常态。将数字时代的"深阅读"作为一个必然命题,从阅读资源的深度整合、阅读注重个性化需求、阅读社群互动共享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深阅读"的四种路径,即强化价值供给,重构用户关系,建设"阅读文化",倡导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2.
程艳林 《新闻界》2008,(6):81-83
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在农村地区得到飞速发展,农村书业也将跨越传统图书阅读时代,迎来一场盛况空前的数字阅读革命。  相似文献   

3.
网络数字阅读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图书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具有"微时代"特色的微服务,以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泛在网络数字阅读下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包括移动图书馆、电子书、官方微博、微书评以及使用即时交互式软件进行实时无障碍咨询等。  相似文献   

4.
数字阅读形态初探——以方正阿帕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率大幅攀升谈起,论证了数字阅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特点,综合给出了方正阿帕比数字出版的解决之道,在数字出版基本解决方案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方正阿帕比积极发展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和途径。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的阅读方式是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制约的,有什么样的阅读介质,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媒体愈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数字阅读并存共融的时代"。新兴的数字阅读媒介呈现出蔓延、增长、发展的势头,但是,传统的印刷媒介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已有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具有网络阅读及其他阅读媒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的媒介形态的基础性地位是不会改变的。信息时代的日益深化和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引发阅读方式的深刻变革,从"深阅读"到"浅阅读"、从"书本阅读"到"数字阅读"、从"读书"到"读图"、从"熟读"到"遍览"……阅读的习惯在改变,阅读的方式日益多元。近  相似文献   

6.
数字阅读时代,随着种种电子阅读器的出现,读者可以随时实现阅读需求,图书的电子出版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因此,传统的书评也与"网络"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豆瓣网作为数字阅读的新兴网站,在国内网络书评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书评网站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甚至为图书的出版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国内数字阅读领域的2639篇论文为样本,对文献分布趋势、核心作者分布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网络阅读"、"数字阅读"、"阅读方式"、"阅读习惯"、"数字化"和"电子书"等词上;同时,通过社会网络工具对数字阅读领域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探讨了热点之间的关系和特征,以期为我国的数字阅读领域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普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纸质图书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公众阅读方式悄悄发生改变,数字阅读开始逐渐普及。面对数字阅读的兴起,图书馆应"随需而变",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体系,做好阅读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读者信息获取能力及馆员导读能力培养工作,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书评在图书馆数字阅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书评被誉为中国数字阅读的领航者,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阐述网络书评在数字阅读中的作用,图书馆利用网络书评引领数字阅读的途径,做好网络书评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网络书评将会成为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高云 《晋图学刊》2016,(2):17-21
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新常态,数字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推广中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数字阅读推广中应用的优势,并构建出数字阅读推广云服务平台模型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字资源是现代泛阅读时代重要的资源组成,移动终端与互联网为数字阅读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引领阅读价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展开研究,将对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价值发挥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萌 《出版广角》2015,(10):14-16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形态已经基本显现.然而在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多种形态中,人们只是有限地接触了少数的几种,并没有出现出版人所预期的全民阅读局面.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出版理论不足,以及数字出版普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推进数字出版全民普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开展数字阅读提升图书馆内容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计算使图书馆摆脱技术束缚而转向内容服务成为可能;中国网民规模的快速发展及其阅读行为的变化,引起人们关注数字阅读的概念和特征;为顺应时代要求,图书馆应从阅读引导、阅读提供和阅读互动三个层面开展数字阅读服务,以提升图书馆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面对网络环境下阅读载体、阅读方式发现的巨变,图书馆必须要调整传统导读的内容与形式,寻找数字阅读理论和导读方式的创新与发展。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的"互文性"理论,其所强调的文本间的网络相关性,十分契合目前的网络阅读环境。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数字阅读和导读研究,既有可能验证和促进"互文性"理论的研究,又可能为图书馆的导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数字时代的阅读呈现内容消费时间和传播内容形态的碎片化特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在数字阅读领域尝试发展,并带来诸多改变和影响。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数字阅读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数字阅读的体验和传播效果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阅读"是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全民阅读的道路上不遗余力,数字阅读的推广加快了推进全民阅读的步伐.文章从构建数字阅读环境、引进数字阅读设施、深化数字阅读服务及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推动全民数字阅读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数字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不同年龄层次的数字阅读人群在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数字阅读用户的阅读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数字阅读服务水平,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钰 《出版参考》2013,(18):13-14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应运而生。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多媒体性(阅读形式的扩展)、超链性(阅读内容的扩展)和交互性(阅读  相似文献   

20.
张晶晶 《出版与印刷》2018,(1):43-45, 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电子化信息的普及也影响到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数字时代如何推广深阅读,在对数字时代以及深阅读、浅阅读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时代的阅读现状,并提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推广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