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幼儿园开始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助于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幼儿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利用形式多样的班本课程活动,在幼儿心中埋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教师的以身行为影响幼儿,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导幼儿把认识转化为自身行为,让幼儿树立环保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环境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悖,在这种特殊背景下,环境教育受到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而幼儿教育又被称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环境教育对培养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十分必要,要把握幼儿环境教育实施的要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人交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练习各种肢体动作,提高创造能力。生态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相信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定能通过物理和人文两方面的努力,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一位幼儿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正困扰着地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既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又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全国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及其师资建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备受西方国家关注。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对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意蕴及核心研究议题进行解析发现,西方国家主要从环境取向和“三大支柱”两种视角理解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幼儿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教师对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理路、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是当前国际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未来应强化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研究、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的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人生最基本的教育——幼儿教育来说,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灌输给幼儿,是值得幼教界深思和研究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访问了国际环境与发展LEAD项目中国国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邹欣庆博士。  相似文献   

7.
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人生最基本的教育--幼儿教育来说,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灌输给幼儿,是值得幼教界深思和研究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访问了国际环境与发展LEAD项目中国国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邹欣庆博士.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为此本学年我们着重利用了日常生活的环节,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教育,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保护环境应有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如今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和环境的主人,根据幼儿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有利于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深化幼儿环保行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介绍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深远,应以人为本。学前教育为广大幼儿的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应该在学前教育中充分体现和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是开发幼儿艺术潜能重要的一环,幼教工作者要注意发现幼儿的艺术潜能,并积极创造合适的环境激发并开掘其潜能,实施科学的教育手段,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幼儿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从在高校开展环境教育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后,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为目的的环境教育从无到有,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关注,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取向,即环境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与发展的价值观,从而使未来公民以较高环境素质走向21世纪,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效手段。环境教育中渗透环境伦理观教育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将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与操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性环保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境道德已成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环境道德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我国新时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当前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薄弱的现状,高等院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有意说谎是幼儿为达到某一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而有意为之的行为或陈述,是情境性行为。5岁幼儿有意说谎具有过渡性、转折性、动机性和矛盾心理体验性的特点,是自我中心的突出表现。幼儿有意说谎有其主观心理因素,也有客观环境原因,成人应注意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晨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受到特别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组织高校非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刊物进行环境教育,学习志发展战略,特别突出师范院校学生环境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教育是改变人类传统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和理论起点。环境教育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时刻以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为核心、以后代对环境的永续利用为己任。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幼儿歌唱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幼儿歌唱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歌唱活动既要重视对幼儿情感、审美情趣的培养,又不能忽视对幼儿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们强调的是不要“过份”强调“知识和技能”,但并不等于不要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过份”强调对幼儿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必然会限制教师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是片面的。因此,幼儿歌唱教育活动应当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A key goal of Biosphere Reserves (BR) is to fost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analyse two cases in which environmental art is used as a mechanism to engage communities in ‘building environmental understanding’, in Noosa BR in Australia and North Devon BR in the United Kingdom. Data were derived through document analyses, site visits,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the audience, artists, and resident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environmental art can build understanding through (1) exchanging ideas and providing dialogue (2) building a sense of place (3) clarifying and enhanc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and issues, and (4) generating concern. Consequently environmental art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innovative addition to the sui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ols used in other BRs and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that aim to educate about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