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人口新论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通过对体育人口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关于体育人口的概念及判别标准等方面的 问题.在明确论说体育概念种差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体育人口理论的若干要点,包 括体育人口概念定义、体育人口测评选项原则及判别标准、体育人口分类及其依据.体 育人口调控基准线等。  相似文献   

2.
在转型社会背景下,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实践活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转换视角并重新理解体育的社会价值,从而透视社会结构变迁的逻辑和动力,其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不可小觑。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 ”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以及体育民族志和“扎根理论”方法为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3.
体育本质新论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体育本质是体育学科领域中一个极为复杂的研究议题。对体育本质进行不断认识与澄清不仅有助于推动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提高体育学科学术研究品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体育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体育作用于人的独特价值在于体育能促进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运动”是体育“关键加入者”。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社区体育治理过程中如何使体育社会组织成为一种相对意义的自主性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在“合作嵌入”理论的基础上,从体育社会组织在社区体育治理中构建信任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嵌入社区体育治理的资源、情感和能力三重分析框架。在明确理论导向的基础上,以R体育协会和Q社区作为案例,针对社区体育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行动逻辑进行分析,认为R体育协会在Q社区的体育治理中有效地实现了双轨治理模式,以专业化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构建信任关系,以多重资源获取为基础提升了社区体育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体育人口”定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人口”,在我国还是一个正在探讨中的概念,就目前而言,它只是对参加一定时间体育活动的人员的称谓。在日本、欧美等国虽有“体育人口”之说,但也不是系统全面研究的结果。“体育人口”作为引进词,这一概念的定义在我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体育人口”的定义不明确,致使统计“体育人口”时出现了一些偏差。理论界对“体育人口”的定义也有争论,其焦点在于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学与体育学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专业和新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构、层次的辨析和建构是明晰研究指向和目标之基础。在分析体育旅游研究体系的结构、层次与过程逻辑关系,及体育旅游概念体系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新学科“萌芽期”的研究范式,从母学科、“理论—实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认识、结构—功能主义及不同研究视角等5个方面的理论套用和经验逻辑推演辨析和建构体育旅游的研究结构与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fit”概念产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及需求的论述,应用狭义体育的理论,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引入“fit”概念的必要性,旨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其更具现代体育的特征,即: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和终生化。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也须接受一些最新的体育理论,并在其引导下,使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形成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相关联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蕾 《四川体育科学》2023,(2):46-49+125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单位体制”出现了改变,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我国社会结构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方式随之发生共振。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位体制改变以来我国城市人口体育行为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人口的体育行为被国家整合在以“单位体制”为组织力量的行政框架之中进行集中满足与统一管理。体制变革之后,“单位体育”有所松动,单位外新生社会组织的出现致使城市人口以及体育行为出现了结构性分流。同时,伴随着我国体育资源体制外供给机制的不断建立与快速发展,致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倾向于社会或市场来获取体育资源,并自主的参与体育活动,其体育行为由此走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体育促进发展已经成为体育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个方面进行研究,从体育促进健康、体育促进成长、体育促进包容和体育促进经济4个方面构建了体育促进发展概念框架,从青少年正面发展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社区发展理论3个方面梳理了体育促进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安全空间、涟漪效应和程序理论3个方面分析了体育促进发展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促进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总有一天,体育学科群中会出现“体育生态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我们目前暂且还无法深入探讨“体育生态学”的主要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等,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论证体育理论研究和生态学讲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体育理论是研究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以及体育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和社会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化--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化”、“体育市场”、“体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及“体育进入市场”等新提法,是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和使用的一些新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在指导新时期体育工作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发生在体育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12.
人口快速老龄化是我国未来长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老年体育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手段,老年体育政策体系完善与否关乎老年体育的成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的老年体育政策历程进行梳理,从社会发展有机论、社会支持理论、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及我国老年体育政策体系中的问题4个方面分析了对其进行完善的必要性,进而从老年体育政策体系的价值理念、基本原则和逻辑框架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老年体育政策体系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4,(4):74-79
采用文献资料、人文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人口作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一项主要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作为反映群众体育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经成为我国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一项主要指标,然而从体育人口概念研究的不确定性、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不能科学解释亲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全部人群、体育人口概念和判定标准在体育现代化试点过程中难以操作等层面来看,体育人口作为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一项主要指标缺乏逻辑的自洽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文献研究为主,在概览欧美及日本的一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以体育旅游概念构筑的本土化为本研究的目的,对于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和内容的分类做了初步的尝试。可以看到国外体育旅游的理论框架构建工作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但是由于国情或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我们不能一味照搬,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一些本土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体育人口调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对体育人口的调研是发展社会体育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对武汉市体育人口进行的全方位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武汉市现有体育人口的“家底”与分布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壮大体育人口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材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全面小康时期武汉市体育人口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刘一民教授的《运动员社会行为论》一书进行了评述,研究认为《运动员社会行为论》没有回避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理论难点,深入探讨了当前体育改革发展中的“敏感问题”。通过比较鉴别找到新视阈和研究范式,能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中发现新的命题,寻求新的突破。该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是一本优秀的体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读本,更是难得的研究运动员行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体育产品新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体育产品概念缺乏严密性与准确性的现状,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逻辑学原理和各 类产品的得名规律对体育产品进行“正名”。认为体育产品是体育活动主体以体育活动为基础创 造的产品,而不是体育产业提供的产品,更不是用于体育的产品或体育活动的投入品。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读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三重内涵;基于组织绩效和功能分权理论,尝试构建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解释框架;继而指出特色之“特”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治理模式,新型之“新”在于“分布式协同”的权力治理结构,优势之“优”在于“以责促治”的效能转化机制。进而从以下4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特色新型体育举国体制的逻辑理路:坚持党的领导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是其价值逻辑,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目标到达成多元利益条件下的重叠共识是其历史逻辑,实现行政驱动向制度化协同的转变是其治理逻辑,由总体支配到精准提升制度效能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9.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体教融合“是何、为何、如何”的逻辑框架,对近年来体教融合的研究热点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从培养模式、抽象认知、现实判断、辩证认识、本质探寻、时代发展等多维度对“体教融合是何”进行学理阐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教育逻辑及科学逻辑5个维度对“为何提出体教融合”进行论析;从多维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对“如何实现体教融合”进行探究。研究热点集中于体教融合的概念内涵、出场逻辑、影响因素、实现理路等方面,呈现出研究领域与规模日趋拓展、研究内容与方法日益丰富、学校体育与教育关系回归理性、竞技体育转向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等变化趋势。未来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通过理论先行为体教融合实践筑牢思想基础,通过解决实践难题落实体教融合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论余暇、休闲、体育三者之交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曹卫  孙志宏  宋卫 《体育与科学》2005,26(3):35-36,45
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建立余暇、休闲、体育三者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余暇、休闲和体育概念文化解析、余暇与休闲的哲学理解以及对休闲与体育的哲学思考,作者认为“享受生活,善待生命”己成为现代人的新的价值观,新世纪的体育事业将溶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成为人类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