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为了解尾叶桉内含物对其他植物的他感作用,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尾叶桉根系水浸提液进行柱花草、百喜草和狗牙根3个草种的发芽试验,并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尾叶桉根系对供试草种的萌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系浸提液对柱花草种子的发芽率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促进百喜草和狗牙根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碰碰香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碰碰香( Pelargonium odoratissimum)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抑菌活性,采用水蒸馏法提取碰碰香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以罗勒烯为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的53.95$,其次是α-蒎烯,占总挥发油的15.48%;用6种供试菌对挥发油进行抑菌实验,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和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在1.5cm以上和1-1.5cm之间,EC50分别为0.127m·ml-1和1.349m·ml-1。综上:碰碰香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其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酸菜水经浓缩、盐析、凝胶层析后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等操作。收集第二峰值附近的样品制备干粉,进行抑菌活性检验,发现抑菌防腐效果明显。利用Urea—SDS—PAGE凝胶电泳法确定干粉物质分子量,得到两条明显清晰谱带。最后参照标准系列Mark得出该产品分子量主要包含3500Da和22000Da两部分,属于小分子肽类抑菌防腐物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八种常见药物对豚鼠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选用的几种药物中,土霉素对该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显著,在防治鲤鱼竖鳞病和其它由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病中,是一种植得推广的鱼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石蒜总生物碱的提取及抑菌活性为主题设计为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黔产干姜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采用纸片法研究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试管法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从超临界提取的黔产干姜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4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α-姜烯(45.52%),β-倍半水芹烯(15.55%),α-法呢烯(9.79%),β-甜没药烯(6.21%),Α-姜黄烯(5.01%),姜酮(3.13%);干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50μL/L。  相似文献   

7.
利用N,N'-双(2,4-二羟基苯甲醛)缩邻苯二胺配体(L)与稀土金属离子(RE=La3+,Nd3+,Sm3+,Gd3+)合成了稀土Salphen席夫碱稀土配合物[LRE(NO3)2·4H2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和差热-热重分析表征,得到四种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离子(RE)的配位数为6,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系列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四种配合物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以配合物[LSm (NO3)2]·4H2O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提取物对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的影响,以此研究羊肚菌提取物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机制。研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加药组,大鼠进行为期6周训练后,测定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研究结果:加药组大鼠血乳酸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羊肚菌提取物具有加强运动大鼠血乳酸代谢、防止乳酸堆积、提高LDH活性、延缓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银杏提取物对松树枯梢病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是松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本试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银杏枝叶提取物及4种化学杀菌剂对松树枯梢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可杀得对松树枯梢病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多菌灵、银杏枝提取液、银杏叶提取液。银杏枝、叶提取液对松树枯梢病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与可杀得及多菌灵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而杜邦易保和瑞毒霉—锰锌抑菌效果较差,与银杏枝、叶提取液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抗菌物质在开放式组培中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为例介绍了开放式组培研究中相关的材料用具及实验方法,通过对青霉素、大蒜素和纳米银等物质抑菌效果的实验比较,得出高中开展开放式组培实验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育测量法、灰色统计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不同水平的男子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男子百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对于不同水平的男子百米运动虽来说,其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存在差异性,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其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一种波浪式的发展均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米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竞技项目。以9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1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百米跑运动员体能各指标与百米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的体能结构并建立了体能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二萜的基本骨架达20个碳,种类繁多,有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及四环二萜等等。从所查文献看前四种类型化合物报道甚少,而后者较为常见。一般以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四环二萜为最多,因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在医学上具有较重要的药理及治疗活性,在临床上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癌、抑菌等,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这类植物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本文讨论它的两种基本骨架构型。  相似文献   

14.
"子"尾是汉语方言广泛存在的构形手段之一,它往往显示出方言语法的特色.研究"子"尾可以揭示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法差异.在描述、分析、归纳天水方言"子"尾在方言点的语音形式和实际读音,以及"子"尾的构形功能和语法作用,并比较了天水话和普通话"子"尾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庆祝《职大学报》出刊百期,编辑部拟写了一篇题为《百期回眸》的纪念性文章。原稿开头写道:“《职大学报》于1989年创刊,至今已经出版整整一百期(其中包括一期增刊)。”此稿从网上发给王茂元社长并请审阅修改。第二天,王茂元院长来电话说:文章开头抒情味应该浓些,比如加上“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出刊已百期……”,同时,他还建议将括号中那些冷色调的词语删节。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比赛安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我国田径竞赛运动员的比赛安排、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竞赛百米运动员的比赛安排呈现曲线变化。世界田径竞赛百米运动员必须具备各项目所应具备的爆发力好、速度强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与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米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竞技项目,本文以我国男子百米一级运动员1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百米跑一级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各指标与百米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了评价诊断.  相似文献   

18.
摘 要:为探究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因素,对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陶宇佳百米跑全程进行摄像以及对其全程跑的分段速度进行测试。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高速摄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减速的原因,以及针对陶宇佳的训练寻求提高后程加速能力的方法手段。结果表明,针对影响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后程减速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能提高高水平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后程加速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纳米银的抑菌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对纳米银和载银介孔氧化硅进行表征,开展纳米银、载银介孔氧化硅以及纳米铁和纳米银混合粉体的抑菌实验以及生长曲线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银离子的释放速度和氧化速度是纳米银具有抑菌能力的关键,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时间内,释放速度或氧化速度越快,抑菌效果越早显现.  相似文献   

20.
摘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苏炳添在 2018 年上海钻石联赛百米跑最后 10m 冲刺技术的针对性研究,获得关键运动学参数指标,并给予苏炳添冲刺技术的正确评价和建议。以帮助他更好地提高百米跑最后冲刺技术能力。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视频全景图技术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是获得了苏炳添最后 10m 冲刺的关键技术参数,并给出正确的冲刺技术建议,同时对苏炳添进步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主要研究结论为: 1.苏炳添在 2018 年上海钻石联赛百米比赛最后 10m 冲刺阶段压肩过早, 导致步长加大,跑动节奏和技术改变, 最终以 0.01s 之差获得银牌。 2.苏炳添最后 10m 冲刺跑的步长主要为2.27m、2.29m、2.30m 和 2.41m,明显表现为步长节奏打乱,最后 10m 助跑平均速度 11.11m/s,慢于冠军 Prescod Reese 的 11.49m/s。 3.运动视频全景图分析技术可以非常科学和准确地获得短跑运动员步长、时间、角度和平均速度参数, 能真实展现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结构特征,对田径项目的科学化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4.苏炳添的进步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4.1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科学训练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4.2 年龄较大的运动员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和竞技能力; 4.3 身高不是短跑项目成绩的决定因素; 4.4 传统观念上的“人种论”,或“黑人跑得更快”的观念是错误的,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