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同时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当前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竞争力不强、投入力度不够、营销和传播力度不够。创新保定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要深化交流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扶植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与建设文化名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名城,是适应"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迫切要求。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树立和弘扬城市精神、全面提升保定的文化凝聚力,抓紧塑造和唱响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保定的文化创新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保定的文化竞争力,全面传播和展示保定文化、扩大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保定文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中中国主流文化,以便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传播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些力量与传播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从传播学的视角来探讨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途径更能揭示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在逻辑,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体育文化软实力,使体育文化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认为: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可以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传播内容的通俗化可以增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传播媒介的立体化可以扩大体育文化软实力的辐射力.作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途径,上述理路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体育文化软实力提供了一种思考的逻辑和发展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重点就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西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料。因此,江西红色文化产业要发展,就要立足于江西本土红色文化,关键是要抓住优势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出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策略不断创新江西红色文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从而促进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全方位、立体式、科学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江西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优势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河北省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河北省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要大胆借鉴外来文化,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力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精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体育文化建设又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体育文化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二者的互动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论国家文化软实力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结晶。在国家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需要以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过各个时期的曲折发展后,又重新找回了自己本位,在当今国家积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形式下,教育、旅游、民俗节日、竞技比赛等是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起着基础决定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在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为应对西方国家文化产品输入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入侵,同时也为积极融入全球化趋势,国家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大发展战略。伴随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文化自觉和正当性的需求日渐突出,在追求"软实力"为政策导向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产业化策略应运而生。而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在当下更加复杂的全球化趋势和背景下盲目对传统文化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会忽视产业化本身所蕴含的商业资本逻辑对文化本质的伤害,对于产业化本身不客观、不全面的理解,在文化传播实践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会让自身更加被动。而且对"文化软实力"的盲目崇拜本身就有将自身主动"他者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解读我国近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中的文化交流现象,指出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在于东西方不同社会文化深入广泛的交流,当前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当在吸收不同文化精华的同时,深入挖掘体育文化中所蕴藏的核心价值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发展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浅论文化软实力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在文化软实力语境下,认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将发挥长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孔子学院的兴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世界各地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推动下,海外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但却褒贬不一。随着孔子学院的兴建,其影响不断深入,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的组成因素,同时由于“软实力威胁”等新版本言论以及少数人对其无端利用和我国自身文化产品稀缺等问题的存在,孔子学院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更有力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跨文化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为研究对象,对其理论的来源、演变、作用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析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研究认为:武术文化软实力是指仅当把武术作为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时,在跨文化传播中,以武术文化作为资源的软实力;武术文化软实力实现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权利转化需要两个步骤来实现,而在软实力的权利转化过程中权利主体能够起作用的主要是第一步权利的转化,因此对于武术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第一步权利转化,即由其软实力的资源转化为受众吸引力的传播过程。该研究为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明确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作用机制,对于武术文化软实力来说是研究“源头”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建设,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高校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增强社会服务、实行开放办学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也需要被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英语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围绕如何在文化软实力这一背景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文化软实力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给英语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影响着河北省在全国的竞争地位。以文化软实力为切入点,以邯郸市体育的代表—杨氏太极拳为例,对推动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积极作用进行研究。对河北省体育文化软实力及加快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文化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这是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部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