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爱彬 《视听界》2015,(1):56-58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徐州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实际,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淮海网、无线徐州手机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新媒体发展传统广电业务,新老媒体相互渗透与融合,打造全媒体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中央关于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犹如进军号,解放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思想,各级广电媒体从不同的路径向媒体融合发展挺进,重建互联网时代广电媒体机构的优势和竞争力,出现了多种融合形态,展现了融合发展的生机、成效与走向。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并纳入国  相似文献   

3.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4.
业界动态     
正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方兴未艾2014年,将以"媒体融合元年"为标志写入中国新闻发展史。10月22日,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显示,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当今传媒体发展的主潮流。22日,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发布国内首部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报告《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报告认为,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  相似文献   

5.
张德君  周艳梅 《传媒》2015,(11):17-19
2014年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第一次上升至国家层面.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起,"中国台网融合峰会"成为BIRTV的主体论坛之一。2014年8月28日,第二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上,来自央视、北京台、重庆台、无锡台、天津台等广电机构的一线从业者、研究者,以及新浪微博、风行、导视互动、阜博通等台网融合相关技术支撑机构发表了演讲,并进行了以"电视媒体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和"网络电视台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为主题的两场对话。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平台对近20年来中国媒体融合研究文献进行调研及分析,并结合高被引论文及外文文献进行综述,理清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电媒体数字化发展已有十几年了,从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到广播电视放到手机上的CMMB,再到宽带网络为导向的NGB,广电媒体融合在不断探索和深入。2014年,中央提出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广电媒体融合也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9.
毛雷 《今传媒》2016,(10):74-75
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网融合使电视媒体与网络的关系联系的更为紧密,电视也不再置身于网络之外了。新的环境、新的形势也为电视媒体打造出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一系列的外延业务也将应运而生。而如今,进入了新的融媒体时代,3G带来的新机遇,融合就是在多个层面发展,有内容方面的发展,有机构方面发展,还有渠道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兰 《传媒观察》2014,(10):15-15
正新华报业在青奥会报道中所做的一些媒体融合的新探索,使我对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有了一次升华。过去说媒体融合,讲的就是媒体机构内部的融合或是业务的拓展,这次却把媒体融合从机构内部的融合变成了机构之间的融合,甚至可能是媒体机构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合作。媒体融合,我一直认为不能简单等同于所谓的全媒体化。"全媒体"在业界和学界存有争议,甚至有人反对这个概念。我对这个词,也是比较犹豫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9,(2):1-1
近年来,广电媒体联盟风起云涌.从1985年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等江苏13家城市电视台成立江苏城市电视台协作体,到2008年奥运报道催生媒体大联盟,以及最近央视等50家电视机构联合成立的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中央电台等全国各级广播媒体组成的中国广播联盟.经历了边缘到主流、小范围到大面积、松散到紧密的演变过程,逐步成为广电媒体的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元年,新技术的发展给机构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新技术为机构媒体的内容传播赋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场景体验;另一方面,传统纸媒与音频媒介的融合发展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以头部声音平台数据为切入,结合用户调研和机构媒体实践,旨在为机构媒体音频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海军  马金彪 《传媒》2015,(7):24-27
2014年被视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融合”和“整合”成为传媒产业的关键词.从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专家,历时7个月的时间,对全省图书(含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报刊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评估.作为专家组成员,笔者有幸全程参加了这次评估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也因此对辽宁省传统出版单位的媒体融合工作有了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本文拟从报刊角度,对这次评估的收获做一个总结,也阐述了笔者的一点思考.辽宁的媒体融合现状并不能代表全国,但作为区域性报刊媒体融合的一个标本,相信它会为有关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至今的五年时间里,中国媒体走出了多条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媒体转型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三次销售"。2019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是中央深改小组提出"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之后的第五个年头。按照通常的规则,"五年"都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总结反思的时间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媒体过去五年的融合发展呢?观察者的视角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会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信息服务与Web App 当前,传媒机构纷纷启动全媒体化的数字信息发布、互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其背后的逻辑是将全媒体平台作为纽带,创新传媒机构的业务组合和组织形态,求得全媒体化的内容生产、传播、营销实效。大量实践证明,要实现媒体之间的整合、融合,单靠行政命令是难以维持的;以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等层面的手段来推动,也犹如蚂蚁撼大树,难以实现目标。只有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才能完成这一使命,这也是全媒体业务运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信息服务与Web App 当前,传媒机构纷纷启动全媒体化的数字信息发布、互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其背后的逻辑是将全媒体平台作为纽带,创新传媒机构的业务组合和组织形态,求得全媒体化的内容生产、传播、营销实效。大量实践证明,要实现媒体之间的整合、融合,单靠行政命令是难以维持的;以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等层面的手段来推动,也犹如蚂蚁撼大树,难以实现目标。只有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平台”才能完成这一使命,这也是全媒体业务运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15日至17日,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召开。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司司长罗建辉作了以"共创媒体融合发展新局面"为题的主旨发言。发言中提到了推动融合的必要性:目前,广播电视面临着新媒体高速发展、融合紧迫程度高和融合新机遇的大背景,广播电视行业融合情势前所未有。在实践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一大批广播电视媒体正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摸索前进。2014年12月24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调整和重大变化,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发展危机。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政策、技术、市场推动下的必然。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的背景下,2014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报业融合发展论坛暨2014’中国报业技术年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跨媒介融合,大数据应用"。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报业协会以及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相关领导、全国各报社(集团)的技术负责人及报业技术厂商代表等近300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是世界信息产业的大势所趋,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网融合在中国却长期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推而不动。从2001年3月15日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到今天,已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电光石火,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却相当于一个时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2001年的无锡太湖明珠网(www.THMZ.com)是无锡广电集团旗下的第四传媒机构,也是一家为无锡及周边地区提供全面互联网服务的综合性区域门户网站。从一个城市广播电视机构的官方网页起步,太湖明珠网已发展成为一个总访问量超6亿人次、日均访问量最高达188万人次的无锡第一综合门户网站、无锡地区最好的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无锡网民最喜爱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