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原型理论视域下的习语界定核心特征是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英汉习语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的对应关系形成了对等习语、概念对等习语、形式对等习语和不对等习语四种原型对应关系。对等习语有两个次生范畴:完全双对等习语和相对双等习语。不对等习语也有两个次生范畴:语义透明的不对等习语和语义隐晦的不对等习语。每一种习语类型在英汉互译都有其特定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界在习语翻译上存在巨大误区。教科书不知道何为习语。普遍认为,习语翻译的结果不一定是习语,却仍称作是习语翻译,直译、意译、注释法等是习语翻译的方法。习语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固定短语,习语翻译的结果一定是习语才是习语翻译,习语翻译的方法是套译,策略是鲁迅提倡的"保存洋气"。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试受试在单词列表和句子语境两种习语呈现方式下学习和汉语习语相似的和相异的英语习语时,对所学习语意义的记忆,考察了习语类型和习语呈现方式对ESL学习者直接学习英语习语的影响。结果显示:语境方式更有利于受试对英语习语意义的记忆;受试在记忆与汉语习语相似的英语习语时表现出明显优势;习语类型和习语呈现方式两个变量之间无交互作用,各自独立影响习语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叙事教学法开展英语习语的教学包括英语习语讲授的叙事化和英语习语习得的叙事化.教师通过叙事化的方式向学生讲述英语习语故事并以情境故事的方式介绍习语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英语习语.学生通过习语故事的阅读、叙述和情境故事的编写及表演,加深了对英语习语的理解,提高了对英语习语的运用能力,巩固了对英语习语的识记.  相似文献   

5.
形式语法的词库解释不能解决习语尤其是形式习语(图式习语)的特异性问题,因此早期的构式语法研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构式语法经典著作重新阐释了习语的概念,确定了习语的构式地位。构式语法视野下的习语的范围大于传统的习语范围。习语可以从构式角度进行多种分类,习语构式具有一般构式的特征,其中实质习语构式另外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习语的习得则是扩大词汇的重要手段,而习语的习得却是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掌握习语存在的缺点和差异,以便于教学更有针对性,本研究将习语分成动词性习语、形容词性习语、副词性习语、名词性习语和谚语,选择每类各20条共100条习语对126名学生进行记忆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对动词性习语和副词性习语的掌握比较弱,而其他三种类型习语掌握得较好。文章最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有针对性探索适合大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语习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注重习语的理据教学,兼顾习语的固定性和变异性特征,适时利用习语突破词汇和语法难点,以此改善习语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习语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义习语为研究对象,从英汉习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通过了解英汉习语的异同,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总结习语的翻译方法,掌握习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传统习语观极大制约着习语研究和习语教学。认知语言学理论为习语的研究与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同时也为习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隐喻、转喻和常规知识等认知机制能够对大多数习语意义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应关注习语并注重对习语认知分析的课堂输入和适当教学策略的配合,使学习者意识到汉、英习语在概念体系和文化内涵上的异同,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准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ChitraFernando的习语在描述世界、表达内心和言语交流中的功能。把习语分为表意习语,人际交流习语和关联习语。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习语的本质及其认知规律,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语用能力,从而使他们得体、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1.
旨在调查语言水平与习语类型对中国EFL学生理解英语习语的影响。结论是:语言水平对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有显著影响,和中等水平学习者相比,高等水平学习者理解三种习语的总体表现都更好;习语类型对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结果也有影响,正式习语理解成功率最高,其次是非正式习语,最低是俚语。也有其他因素影响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的结果:如习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间的联系、与母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习语涉及到的心理意象等等。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学习英语就不能不加强英语习语的学习。然而大学英语习语教学滞后,学生对习语知识的掌握贫乏。因此,在高校开设大学英语习语课堂,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英语习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学习英语习语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英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习语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在理论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隐喻理据在英语习语教学中的作用。如果隐喻理据(或概念隐喻)对习语理解起到一个促进作用,那么认知理据与习语成绩有相关关系。透过认知视角对习语的隐喻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习语是有理据的,并给出习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所谓习语的认知机制,是指通过习语的构成与相关因素的互动而推导习语语义的过程(骆世平,2005:252)。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一个语义整体,不能分割也不能合成,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的实质就是语言形式和特殊成语意义的随意配对。因此,习语的意义是无法解释,也无从预见的。传统习语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知识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习语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习语的意义是可以推导的(motivated),  相似文献   

15.
杨艳艳 《考试周刊》2009,(8):111-112
英语习语是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理解与应用英语习语对于英语学习者十分重要。英语习语的词源研究对习语的理解与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词源学视角对有关欧洲名花的习语进行浅析,简要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英语中,习语的作用越来越大,习语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英语习语是英国语言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和运用英语习语是掌握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大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众多的,形形色色的英语习语中,有一类习语结构相似,运用广泛。这类习语通常主要由 and 或 or 连接的一对相同词性的词组成。这一对词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若这一对词不相同,则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前后位置不可互换。我们可称这类习语为"配对"习语。"配对"习语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动词配对习语,名词配对习语,形容词配对习语,副词配对习语和同一习语(即由相同的一对词所组成的配对习语)。现将不同类型的配对习语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瑾 《考试周刊》2010,(31):41-42
在翻译过程中,英汉习语的翻译是一个难点,因为习语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词汇,而且要考虑习语包含的文化信息和习语使用的语境。以语境动态顺应为策略来指导英汉习语翻译,能较为有效地传达习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习语是固定的词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许多习语的变异形式。在理解英语习语变体时,可以从Glucksberg习语皆可分析的观点出发,分析习语合法变体和临时变体与习语可分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举例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指出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四种关系,即:习语的偶合(对应关系)、习语的平行(半对应关系)、习语的空缺、习语的冲突(不对应)。两种语言的习语存在相似之处和文化差异,学习者应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举例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指出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四种关系,即:习语的偶合(对应关系)、习语的平行(半对应关系)、习语的空缺、习语的冲突(不对应).两种语言的习语存在相似之处和文化差异,学习者应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