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简单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简单的教,丰厚的学";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在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上,要做到"精练有声语言、多用体态语言、用好心灵语言",以达至润物无声的高质育人效果.有声语言主要包括声音,体态语言包括"衣着、装扮、站姿、走位、板书、手势、表情、眼神"等,心灵语言包括"精神、人格、修养"等.教师教学语言的修炼需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化于心、融化于情、强化于炼、外化于行"的训练,方可从技术走向艺术,从教学走向教育.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结构化。对此,基于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应由课时主义走向单元整体,由线性逻辑走向迭代逻辑,由识记结论走向问题解决,由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使学生从学专家结论到学专家思维,从会解题到会解决问题,促进育人方式变革,实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与教育共性育人要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定芬  周祁林 《海外英语》2023,(20):100-102
该文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和外语学习实践需求,将广义的第二课堂分为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国际实践和云端实践四个课堂,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外语教育的五个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语言实践空间。在五个课堂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中国故事元素,提升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构建一个融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系列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驱动特征:将校家社协同育人纳入政策法律体系推动研究走向规范化;社会转型快速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走向独立域;校家社协同育人新定位推动研究走向制度机制建设。我国校家社协同育人研究的未来走向:加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理论的研究;加强方向正确、运行高效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加强对AR赋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创新探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地理教学中,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实现学生的三维发展性目标:由学会知识走向学会学习;由行为参与走向知识整合;由教书走向育人。  相似文献   

6.
陶湘 《英语学习》2023,(3):57-60
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小学英语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育人引领,以涵养家国情怀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育人基点,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育人主线,以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育人实践为途径。本案例引入内在序列进阶的“齿轮效应”理念,旨在通过小学英语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师生讲好中国故事,涵养家国情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教学中,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实现学生的三维发展性目标:由"学会知识"走向"学会学习";由"行为参与"走向"知识整合";由"教书"走向"育人".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视角正由媒体论及中介论走向关系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历史脉络可划分为以语言扩展为主的诠释阶段、以认知融合为主的背景阶段、以经验延伸为主的具身阶段和以拟人化思维为主的它异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类人"特性越来越明显,将助推信息技术由进入教学走向自适应教学,基于生命视角开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生态式融合,以互利共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实现整体和谐,从而有效适应未来教育智慧育人之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演进历程包括恢复发展阶段、全面改革阶段、新课程时期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时期四个阶段。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不断拓展、深化和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持续优化,课程实施由师本走向生本,课程评价由一元走向多元。但是,在课程的综合取向、实践取向和育人为本等方面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新课程修订工作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其修订要点主要在于搭建了新目标,强调由“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建构了新内容,强调由“零散知识点”走向“课程内容结构化”;催生了新教学,强调由“教学内容变革”走向“学习方式变革”,突出学科实践与综合学习;倡导了新评价,强调由“育分导向”走向“育人导向”,以变革纸笔考试、推进表现评价和加强技术赋能实现评价育人。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生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因此,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媒体育人的功能日益凸显,主要有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功能。拓展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实现由舆论育人向实践育人的转变,由媒体受众向新闻工作者的转变,由社会边缘人向完全社会人的转变。利用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要把握好媒体的实践性育人特点,利用好新闻媒体的各种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宣传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书法从远古走来,盛久而不衰,至今,依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下,中小学已经比较普遍地开设了书法课,意在让所有学生写好汉字,传承书法。基于此的书法课堂就要把握《纲要》,学会传承,精研范字,亲近儿童,坚持传统与现代的规定性,在由此及彼的因袭里,在古今的融汇和灵性的传承中走向丰满,走向立体,走向写字和育人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4.
刘嫦 《广西教育》2023,(16):83-86
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这一中心议题,探讨课外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育人导向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共性”走向“个性”的“三个走向”原则,通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方面核心素养融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语文实践活动当中,提炼出“六个一”小学语文素养指标,进而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新思路及内容重构的新方法,构建起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历经多年编撰,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的《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上下册面世了,可以说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好黑龙江党史,把握现实方位,理清发展走向,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助推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试谈教师的角色语言□李向军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所以,教师的角色语言就是教学语言和育人语言。教师的角色语言确定了,就必须按角色语言的要求去做,否则使教书和育人工作受到影响。下面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育人语言进行一下探讨。一、教学语言所谓教学语言,是...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什么?对于班主任来说,教育就是一个还不够完善的人,领着一大群不完善的人走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智慧、胸襟与前瞻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完善"的品质。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班之长",那种习惯于个人意志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为此,新时期下的班主任,除了要组织好日常的班级管理,还要与学生一道学习、一道实践、一道成长,更要对现行的育人理念、育人策略、育人环境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领着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面对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追求共性转向注重个性的新要求,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育人蕴含着丰厚的育人价值。数学文化指数学相关人文活动及其精神产物的总和。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文化育人符合立德树人任务导向,契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人才培养定位,能助力学生精值成长与人生优化。"培养人力、文化承创、服务生活"是数学文化的三大育人价值。"系统性课程生态、泛在式应用场域、多元化教育方式、预见性发展评价、嵌入式成长平台、全方位保障支持"是数学文化育人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百年党史上的重要事件。红军长征中发生的故事是重要的育人载体,数学教学要用好这些故事,让年轻一代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长征精神、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有效落实学科知识的立德树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