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语文是语言与文学的结合,语文应该是文化的语文,是美的语文,语文教学应该流动着美的韵律。然而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功利语文"的作用和影响下,语文丧失了与生活的联结,它激发不了审美的冲动,感受不到美的愉悦。本文指出了还原语文教学的韵律美的出路: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新任务。 美育,是指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  相似文献   

3.
杨永彬 《阅读》2014,(Z3):1-1
<正>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然是美的。春天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是美的;夏日的枝繁叶茂,电闪雷鸣是美的;秋天的金黄万里,硕果漫野是美的;冬季的风啸冰封,银装素裹也是美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地位,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罗丹说:“美的事物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我们来讲,教材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挖掘,语文是美学的载体,它是一个美学系统的存在,其中既有知识的美,也有文化的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点,探寻美线,审视美的形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是激励…  相似文献   

5.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属于美的不同的两个范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形态也是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呢?要了解这些,首先我们必须弄清美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美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美,感觉到美,但要具定给美下个定义,却不那么容易。历史上很多人对美的本质作过研究,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美在形式,有的认为美在完善,美在和谐,美在快感……这些观点虽也有其可取之处,但  相似文献   

6.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先生的精辟论断,为我们明确了通过美的形态来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大纲所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亦向教师明确了美育的任务.所谓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德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美育,除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外,还应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存在于自然本身,社会美存于社会本身,人性美、人格美存在于人物自身.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篇目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因此,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教学艺术,按美的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优化课堂结构,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既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在这方面的任务,主要是1.教育学生感受美,即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敏锐的感受力;2.欣赏美,培养学生鉴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3.创造美,培养学生在感受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行文学艺术或其他艺术的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审美能力。什么是审美能力呢?那就是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就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让学生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缺乏教学语言哲理美的现状与原因、选择哲理美的语言形式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意义和大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美应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教学语言的哲理美,既是语文美育的任务之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魅力与教师品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培养审美意情趣 ,丰富审美经验 ,提高审美能力 ,陶冶优美的个性 ,可以达到“以美引真 ,以美启善 ,以美导情 ,以美明理”的效能 ,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中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是并存的,而被选作语文学科中的教学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必是一个审美过程,而这一审美过程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中介,不是独立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它与语文教学中的教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首先,从语文教学内容上看,包括字、词、句、篇。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间架结构是音、形、义的和谐统一体;词有各种类别的划分,第一个以词表示的概念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句有各种句型,有各种语气、以句表示的判断又可以形成逻辑方阵,以助于人们进朽推理;篇,从立…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其审美性能够唤起学生的美感,使其感受到优美的或壮丽的自然景观美、绚丽多彩的社会美、璀璨的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4.
所有艺术类型的美,均力求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以显示艺术家的独特风貌,而一旦风格形成,就将标志着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的成熟。体操是最讲究美的体育项目之一,从理论上探讨动作风格问题无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美的三大基本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着重阐述了艺术美的美感效应及其优势,并得出结论:艺术美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反映,是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是再现美、表现美和传达美的高度综合.所以,在美的三大基本形态中,它最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是美的最高形态,具有永恒的魁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美学诸形态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体育美学概括为人体美、技艺美、精神美和装饰美的4大形态.在人体美中,通过探讨体型美和姿态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基础;在技艺美中,通过探讨体育特有要素形式美和技术战术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核心;在精神美中,通过探讨表情美、语言美和行为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动力;在装饰美中,通过探讨体育服装美、体育装备美、体育建筑美和体育环境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贯穿着人们的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法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  相似文献   

19.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正在于它不仅仅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还同时描写和歌颂了敢于反抗的许多被压迫者的形象。晴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身为下贱”的晴雯。却“心比天高”。在曹雪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晴雯是一个胸怀坦荡、嫉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天真、勇敢的女孩子。她的这种性格特质,经常表现在她的尖刻的讽刺中。生活在大观园这个所谓的“乐园”中,她的眼睛  相似文献   

20.
一、抓住文中的“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教学那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进入角色,身临其境,驱遣想象,感受写景之美,状物之美,培养审美情感。《鸟的天堂》有这样一个自然段:“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这一段的意境是很美的,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