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划浆运动要素图1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赛艇划浆运动循图1(a)示出浆柄相对于赛艇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它细分为提浆入水、拉浆、按浆出水和回浆4个阶段,它们所经历的时间是 t_1—提浆入水时间 t_2—拉浆时间 t_3—按浆出水时间 (1) t_4—回浆时间图1(b)、(c)、(d)依次是浆的拉一推方程ψ=ψ(t)、提一按方程θ=θ(t)、自转方程φ=φ(t)的图象,这里ψ、θ、φ依次叫做拉一推角、提一按角、自转角,如图2所示在提浆入水阶段,ψ从ψ_α~1增大成ψ_α,θ从θ_a增大成θ_b、叩从φ_a减小为零。在拉浆阶段,ψ从ψ_a增大成;ψ_0,θ=θ_b,ψ≡0。在按浆出水阶段。ψ从ψ_b增大成ψ_b~1,θ,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铅球抛体的运动轨迹,得出推铅球的最佳成绩公式及新的铅球最佳投出角度公式,抽样检验,本文给出的两个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出高、中、低各种水平铅球运动员最佳投出角度和最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G804.6 20011539体育教学中几个基本生物力学问题的认识及其解=The knowing of several basic issues ofbiomechanics and the resolution in PE teaching〔刊,中,I〕/吴剑,李建设∥浙江体育科学.-2000.-22(5).-59-61 参6(XH)教学∥生物力学∥规律∥理论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各种运动动作归纳为几个基本的生物力学问题、抛体问题、碰撞问题、鞭打问题、流体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把握动作的本质规律,并提高学习和训练效果。G804.61 20011540股骨下端的形态及其在膝关节运动中对髌骨的限制作用=The morphology of the distal portion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抛体理论研究得出,在跳远主体远度段有极大值时,最佳腾起角的大小是由最佳离板角的余弦值所决定,且两角之间存在互余关系。在实践中强调离板角的重要性比强调腾起角更有指导意义。本文对两个传统角度范围值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论证与修正,给出了最简单、实用的最佳离板角和腾起角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各种运动动作归纳为几个基本的生物力学问题,即平衡问题、抛体问题、碰撞问题、鞭打问题、流体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把握动作的本质规律.并提高学习和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把花样滑冰的跳跃动作用6环节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6个环节为脚、小腿、大腿、躯干和头,上臂和前臂(包括手)。各环节间由弹簧和活塞表示弹性力及阻尼。每一环节的运动方程为m_2*p_2=F_(a 2)+F_(b 2)-m_2*g,I_2*θ_2=r_(a 2)×F_(a 2)+r_(b 2)×F_(b 2)+M_2。p_2为第二环节质心的线加速度矢量,θ_2是第二环节绕其质心旋转角加速度矢量。在环节间插入弹簧和活塞并联的模拟装置,表示复杂的骨与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欧两项运动员不同助滑和起跳动作姿态产生原因其对气动阻力的影响及机理,并将姿态参数对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方法:以5名北欧两项国家队运动员为对象,采用风洞测试和高清摄像系统及视频分析系统对其在风洞水平工作段中进行助滑和起跳训练时身体姿态和关节角度参数、气动阻力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运动员身体形态、运动学特征等因素分析不同姿态产生的原因,探究其影响助滑起跳姿态的机理。结果:1)同一运动员在保持头部平视(与铅垂线夹角θ1=90.4°)、躯干水平(与水平面夹角θ2=0°)、手部水平伸展、完全蹲踞式(髋关节角度θ3=37.6°)姿态进行助滑时气动阻力最小,具有最佳减阻效果。2)不同运动员的起跳动作中,“膝动带髋式”姿势为最佳减阻姿势,相对于平均气动阻力最大的“髋膝变速同步式”姿势,减阻率达到18.34%。3)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运动员的右侧髋关节内外旋ROM增加,起跳的气动阻力相应减小;右髋屈ROM增加,气动阻力相应会增大,起跳气动阻力的降低,有利于运动员赛季跳台的平均距离的提高,以上3组变量之间相关性均具有显...  相似文献   

8.
任爽  刘静  王宇  吴卫东 《健与美》2023,(8):134-136
文章致力于探究非运动员或未经系统训练的人群最大摄氧量与肺功能的关系,了解不同水平受试者的器官功能与素质差异。具体表现为通过招募本校非体育专业身体健康的女大学生20人(20.76岁±1.67岁,161.59厘米±5.2厘米,54.42公斤±4.81公斤),进行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肺功能(肺功能仪测试)测试,应用SPSS22.0软件对受试者最大摄氧量与其他不同指标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以最大摄氧量的正常值为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组之间的差异。经研究分析得出:(1)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r=0.318)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r=0.325)显著正相关(P<0.05);最大通气量(MVV)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0.596)、最大摄氧量绝对值(0.558)和肺活量(r=0.702)显著正相关(P<0.01)。(2)最大摄氧量偏低组和正常组两组之间各个指标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最大摄氧量偏低组与正常组最大摄氧量相对值(t=-12.12)、最大摄氧量绝对值(t=-9.03)、呼吸商(RQ,t=2.87)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研究以132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传统体育课堂评价方式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方式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①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t=-3.14,p=0.02)和自我调节能力(t=-5.03,p=0.01)具有显著促进效应;②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基本心理需要的自主(t=-4.79,p=0.02)、能力(t=-8.77,p=0.01)和归属(t=-4.68,p=0.03)均具有显著影响效应;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参与及运动技能水平。因此,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起跳速度(V_0)和起跳腾空角(θ)是跳跃运动中两个重要变量,它们直接决定了跳跃运动的质量及投射效果。因此测定这两个变量对分析跳跃运动的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非常必要。笔者根据近来在电算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总结出来,以期抛砖引玉,与读者搓商。在测定与计算过程中需要利用人体重心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身瑜伽干预对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张贴海报招募喜爱健身瑜伽的实验组学生40人,根据实验组学生的性别、年级、居住地筛选出相应的4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健身瑜伽干预12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学习倦怠情况。结果:实验组学习倦怠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t=3.410,P=0.008,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实验组情绪低落维度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t=3.588,P=0.006,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实验组不良行为和低成就感维度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P=0.036和P=0.029,均达到差异水平。结论:健身瑜伽可显著改善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状况,对学习倦怠总量中3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均有改善,其中情绪低落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如图1,在平坦的门球场上如自球从球门正前方射向球门。由于左右球门柱是对称的故只进行球在左侧射门试验和计算。 a——是球的射门方向线与左球门柱内侧的距离(图中长度单位均为毫米(mm)) θ——是球撞左球门柱后向右折射的偏转角。经试验结果如下: 1.当0≤a<20时自球撞左球门柱后停在球门前附近。俗称此现象为“挂门”。 2.当a=20时,自球撞左门柱后,向右折射,偏转角θ≈75°,刚好撞右门柱后过门。 3.当20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强化动态视觉任务的开放式运动技能体育锻炼和降低用眼负荷学习方式,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干预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动态视力(KVA)与裸眼远视力(SVA)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某学校六年级4个自然班学生168人,随机分为降负学习组、体育干预组、混合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通过不同干预方式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干预,干预前与干预后测量KVA和SVA。结果:降负学习组学生KVA和SVA较前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SVA有所提高;体育干预组学生KVA和SVA较前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KVA有所提高;混合干预组学生实验后KVA显著性提高(t=-2.268,P<0.05),SVA极显著性提高(t=-2.718,P<0.01);常规对照组学生KVA和SVA较前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2种视力均呈下降趋势。在性别差异方面,混合干预组女生SVA具有显著性提高(t=-2.368,P<0.05),常规对照组男生KVA出现极显著下降(t=2.897,P<0.01)。结论:强化动态视觉任务的开放式运动技能体育锻炼与降低学生用眼负荷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改善六年级学生的KVA和SVA,对学生的视力水平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延缓儿童近视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一、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之一。人体在运动时如没有外力的作用,它的总动量永远保持不变,如果身体某一部分动量的减少,必然会导致身体其他部分动量的增加,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试举两个物体碰撞的例子亦可说明这个定律。设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总质量分别为m1和m2,速度分别为v1和v2。现在甲乙两物体相互碰撞,碰撞的时间为t。这时乙物体受到甲物体的作用为F,它的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Ft=m2v2′—m2v2  相似文献   

16.
铅球最佳投出角问题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铅球适宜投出角度公式与实践偏离的问题,分析了铅球成绩与抛体最大射程的函数关系,得出了最大成绩定理、“新”最佳投出角度公式和最佳出手角度标志线参数式。抽样检验和空气动力学实验指出,新公式能够准确地描述出高、中、低各种水平铅球运动员的适宜出手角度。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9):807-810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初中生立定跳远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2名初中生进行测验,采取两种训练方法,即用下肢力量训练与下肢力量训练+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结果两种训练方法均可提高跳远成绩,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前后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训练的干预后,立定跳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对照组成绩(188.75±24.09cm)与实验组成绩(205.33±26.38c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t=-2.785);从不同性别分析,男、女生在干预后的跳远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男生干预后的对照组(204.00±19.97cm)与实验组(224.50±17.31cm)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t=-3.468),女生干预后的对照组(169.69±12.31cm)与实验组(181.38±11.90cm)之间存在统计学上差异(p=0.010,t=-2.730),男生在第4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女生则在第12周之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跳远成绩,但增加专门的股后肌群力量训练对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基于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主动反刍分量表和自主性动机分量表,以2 754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405,t=13.639,P<0.01);主动反刍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519,t=21.395,P<0.01)。(2)主动反刍在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β=0.210, 95■CI[0.178,0.244],P<0.01)。(3)自主性动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对主动反刍的作用效应(β=0.297,SE=0.049,t=5.994,P<0.01),同时正向调节了主动反刍对体育学习投入的作用效应(β=0.241,SE=0.712,t=3.386,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是大学体育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19.
曹光豪  高远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47-450+46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504名大学生(男239人,女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自我控制两两呈现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频率(β=0.206,t=4.647,p<0.01)和自我控制水平(β=0.202,t=4.541,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β=0.292,t=6.762,p<0.01)。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前言铅球飞行属于斜抛体运动,决定斜抛体飞行远度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和角度。数学模拟实验表明:在初速不变的情况下,器械由于飞出角度加大,飞行距离是曲线上升的,在飞出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器械由于飞出初速度的增加,飞行距离是直线上升的。由于斜抛物体时(为了达到最远距离)抛出角最多只能增至45度,所以,对于滑步推铅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