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近年来,在学界形成了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源于对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反思,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存在论维度对于突破现有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立足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语境,实践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的存在论这一新的理论视域中提出并思考了当前美学可能的突破之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美学、现代美学的多重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而显得狭隘——它们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当下生存,而对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谐共存的问题、以及自然本身审美价值独立性的问题,却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据此,确立万物皆有生命的观念,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是形成新型人、物关系的前提,也是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进行新一轮超越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视角探究武术美学。分析认为,在实践美学中武术活动作为审美对象,审美性质上具有"和谐""张力"等美学特征,武术活动中体现了"主客观统一""天人合一""自由形式"的美学思想。武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主体性实践哲学"角度分析有着理论的自洽性。分析旨在为当代武术的套路编创与演练提供新的理论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4.
《美育学刊》2020,11(1):I0003-I0003
2019年11月16日-17日,第八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暨“当代美学问题:理论与艺术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英国杜伦大学、延安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中华美学学会、浙江省美学学会、德国美学学会、中华美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并主办,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承办,共有120余位来自国内和英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5.
辩证思维方法是和谐美学的立足之本,它包括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和历史与逻辑统一两大原则。没有实证研究作为基础与前提,辩证思维的原则难以实现。和谐美学在哲学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几方面,均是当代中国美学的学术典型。它充分展示了哲学美学的抽象思辨能力,但观念研究又是其最大的学术局限。  相似文献   

6.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美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纪之交,中国美学在其主流上呈现出了三个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哲学美学的重建.美学本体论重新成为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集中地体现出了中国美学从泛化性的徘徊向纵深性的开掘进取发展的趋势;二是人文精神的高扬,美学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新界定,标示着美学从自然本体沦、社会本体论向以人文精神为其恨基的人学本体论转换的趋势;三是个体主体性的彰显.从人的社会整体的主体性向人的个体主体性进一步深入的发展趋势,则使中国当代美学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关怀的深度和与现代化的时代精神紧密呼应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8.
封孝伦先生在《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中强调“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并把审美中的非理性因素摆到应有的位置上,这是对强调理性的“实践美学”的超越。实践证明,审美中不仅有理性因素,而且有非理性因素,甚至有时非理性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因此,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没有过时,而被当代精神生理学证明是科学的。强调审美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于抗击理性主义的重压,恢复人性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具象艺术处在向抽象艺术持续转向的范式危机之中,作为新旧范式转换的一个过渡形态,当代前卫艺术(后现代艺术)自身也充满了表征的和审美的危机,并对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美学模式面对当代艺术的观念化倾向无法展开恰当的批评,因而也导致艺术审美阐释的危机。当代艺术的审美危机既涉及艺术概念本身,也涉及大众对艺术的期待。以显现美学、气氛美学等为代表的当代新美学突破了分析美学之藩篱,重回审美的“感性学”传统,以“显现”“气氛”“通感”等感性概念为解释框架,建构以身体为中心的感知经验,重新发现和阐释了当代先锋派艺术作品的诸感性特征,针对当代艺术的审美危机提出了合理的感性救赎方案,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审美回归。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当代文艺学缺少中国的气息、中国的特色,其原因在于没有把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放到应有地位。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必须坚决走出“西学为体”的误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论为母体和本根,正确地学习西方的文艺和美学理论,吸取其科学的内容和有价值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1.
西方美学进入20世纪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不同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从朱狄先生的"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到朱立元先生的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从中可以看出20世纪西方美学发展的一大显著倾向是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美与生活不是对立的,他们不仅仅是外在的统一,更是本体论的内在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摒弃了狭隘的个人局限性,达到了社会的交流和共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有其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立足于实践,突出了实践先行的品格,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推进民生建设。理论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重视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建设民生”这个主题,形成了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民族特色,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属性和民族历史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具有了民族内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反映了时代精神,是在总结国内外改善民生的历史时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道德成本”原理为当前伦理学界所热议,它在当下的伦理学领域出现有着各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道德成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传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实践反思,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因此,“道德成本”原理对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把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马克思新反映论把客观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二者在坚持客观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新反映论的特性在于认识的主体性,坚持承认主体性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的新反映论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延安文艺的形成及其演进是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全面规范了当代文学的建构与走向。延安文艺不仅对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和政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它是中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对世界文学做出的特殊贡献。但多年来由于受意识形态和当代文艺思潮的双重制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领域,对延安文艺的研究和重视程度恰恰显得非常薄弱,延安文艺的历史成就及其巨大影响始终没有得到科学、公正、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对延安文艺所提供的强大的动力资源和精神系统的研究必然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课题。延安文艺的再研究,需要研究者以建构的而非解构的、理性的而非漠然的姿态进入,同时还需要形成新的研究思路,既不忽视延安文艺的本体性研究,又能将研究的重点置于考察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上面去。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哲学试图用存在一元论超越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将美界定为“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改变了传统美学中美与真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真与美的内在统一,推动了哲学与美学的转向,但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陷入了主客对立的矛盾,美学又走入了新的迷惘。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在提出新的教育观点时,不能忽视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中,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以实践为基础,历史为维度,肯定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实践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健美操中运动美的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构成健美操运动美的几个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并简述其力学的特征,旨在为广大健美操爱好者提供一些运动与审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追忆”作为美学概念是本雅明的首创,其在本雅明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汉语世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略显苍白的现状,着力挖掘这一概念。首先,将在西方思想史和本雅明作品中阐明“追忆”概念的重要性;然后,从以小说为代表的个体追忆和以历史为代表的集体追忆两个维度对“追忆”概念进行文本分析;最后,审视本雅明通过“追忆”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救赎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