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辨证关系。第一,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的社会化提供载体,全民健身的社会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开放性发展。第二,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全民健身的科学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理性发展。第三,学区体育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学区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全民健身谈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影响高校公体教学质量和任务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完善地准确地领会高校体育目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校的体育工作必须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高校体育在健身、育人、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资料的基本上,阐述了高校参与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的积极作用,并对高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进行了论述,提出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参与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出,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大学体育是整个人生的关键环节,对未来影响很大。在预防“非典”时期,人们体验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引发了对大学体育的更多思考:要以全民健身为主导,解决大学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全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学体育教学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作用及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对今后的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五点改革意见,以期促使中学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尽快接轨。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改革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高职教学中,所偏重的是一个技术怎么做,一个动作怎么完成,忽略了对学生健身技能的传授,更忽视了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无所收获,也因此在他们走出校门后,就与体育“永别”了。这与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上,首先应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发展身体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养成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并获得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至今,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健身知识(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中断了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延续到学生的一生,终生健身,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8.
试论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教育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学的战略重点是以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学与全民健身体育为目标,使教师,学生转变传统观念,增强现代体育意识,加快教材建设,增强体育保健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作出学校体育应的 贡献。  相似文献   

9.
浅谈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所谓全民健身体系,就是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在体育服务方面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而不是一部分人,要突出体现这个体系切实为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中低收入人群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平等参与和平等受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九亿农民。从全民健身的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农民的体育也就没有完整意义的全民健身,没有农村体育的充分发展,“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就是残缺的、不完善的。事实上,也正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我国垒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整体水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与建设农村体育,切实增加农民体育人口,努力提高农民体育素质,《全民健身计划》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凯里学院地处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针对凯里学院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其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的原因.根据民族地区大学体育教育的特殊性,针对性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山西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受体育设备的配备情况、体育教师的状况、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高校应高度重视开展课余体育的力度,丰富课余体育的内容,充分发挥课余体育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体育社团开始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来,而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稳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使学校体育社团的教育功能显露出来,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力助手。体育社团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体育与学校体育社团之间存在着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地发展中,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让我们体育工作者在今后的体育工作中方向更加明确,目的更加鲜明;体育强国战策也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全民体育普及与发展,我国的体育项目不能没有非奥项目,只有与竞技体育一同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体育休闲娱乐悄然兴起,本文试想通过对休闲体育娱乐的再认识,根据终身体育赋予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论述学校体育与体育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体育休闲娱乐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途径、方法。认为引进体育休闲娱乐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对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体育分层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各社会阶层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活动的项目、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消费水平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称之为“体育分层”.基于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分别从体育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和种类分析了体育分层,认为体育分层现象属于体育社会问题,并具有结构性和变迁性体育社会问题的双重属性.围绕体育分层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如何解决体育分层问题;如何选择体育分层标准;如何研究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6.
发展安徽经济、改善民生需要振兴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体育专业教育资源供给,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更需要体育产业合作。我省高校体育专业须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体育专业教育必须与体育市场或体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协作与援助,追求共同协调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全球化是国际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这一进程中,体育的西方化倾向却是当今体育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从而导致西方体育文化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不断强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国家和民族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要清醒地认识到体育全球化并不等于体育西方化,应在保持本民族体育自主独立性的基础上,反对西方体育霸权,以积极的态度吸收世界体育先进的文化因子,融入到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体育科技创新与体育文化创新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体育科技与体育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体育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柱,是我国体育创新体系的整合.体育科技与体育文化创新相互作用,整合互动.体育科技创新与体育文化创新协调发展,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阐述了湘西地区社区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的大背景下对湘西地区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推动湘西地区社区体育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路径与构建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梳理和归纳国内外体育特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了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支持条件、约束条件和时空特征,提出了体育城市构建的逻辑机理及维度.研究表明:依托自然资源、品牌赛事资源、职业俱乐部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是国内外体育特色城市形成与发展实践路径的主要类型;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是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支持条件,需求与供给矛盾是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约束条件;自我积累型与过程形成型是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路径,体育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包括4个时期,城市体育资源、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形象是体育城市的构建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