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信息科技行业中4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法,利用指数法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评价指数,统计各研究对象的托宾Q值、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并以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得分和托宾Q值为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情况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公司间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有显著性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以期为促进我国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动力、改进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98-1503
技术创新绩效测度是企业制定创新策略的基础。解决专利数量能否测度技术创新绩效这一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制定、创新绩效相关实证研究的开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绩效测度的原始定义,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解构为"创新数量"与"经济价值"两个维度,并从上述两个维度论证了专利数量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局限性,最后从专利政策与科学研究两个层面提出了克服专利测度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局限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59-1466
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长期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关注,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收集信息技术硬件行业179家企业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分层回归与分组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包括技术、法律和经济三个不同维度下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实证发现:专利被引次数、权利要求数量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专利被引次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维持超6年的专利数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相较于不连续性创新,连续性创新正向调节了专利被引次数与企业绩效、权利要求数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且属于同质调节变量。本文拓展了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对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绩效转化及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督  万迪昉  吴祖光 《科研管理》2016,37(12):46-54
以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类型专利授权量衡量创新质量,在分析企业经营绩效与创新质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创业板市场能否有效识别创新质量。经验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专利对企业经营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但创新质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最为显著,实用新型专利影响的显著性较低,而外观专利对企业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创新质量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2)发明专利对企业市账比及托宾Q值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企业创新质量,具体表现为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发明专利包含的增量信息,但不能有效识别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包含的细微信息差异。  相似文献   

5.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贾瑞乾  陈松  李炼 《科研管理》2019,40(8):198-205
专利数量和结构是表征企业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低质量专利泛滥的现象,企业迫切需要明确的专利组合战略,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本研究通过收集2012-2016年上海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专利拥有量,并选取托宾Q系数作为企业价值衡量指标,分析专利组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专利数量可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如果组合中发明专利的比例足够大,则提升组合中专利的数量可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第二,不同创新程度的专利对企业的价值影响不同,创新度高的发明专利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企业制订合理的专利组合战略、提升企业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政府制订差异化的专利申请资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海声  卢丹 《软科学》2011,25(2):20-23
以2003~2007年度披露的R&D投入相关信息来研究R&D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投入对下年的经营业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企业下年的经营业绩不相关;(2)国有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企业未来发展能力均不相关;(3)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R&D投入与托宾Q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R&D投入与托宾Q显著正相关,R&D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中国省/市专利价值度,对我们准确把握专利价值度的地域差异、进而为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专利价值度是专利价值量化的表现形式,是对专利价值的度量,也是企业进行专利转让、投资、许可、组合等专利运营活动的一种依据。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得到的我国各省市在1985—2018年间所有的发明授权专利数据,并借助该平台的专利价值度计算功能,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专利价值度在地域上的分布特征,展示了我国创新水平的区域分布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相关关系,我国专利发展存在总量大、质量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栾斌  杨俊 《科研管理》2018,39(10):22-30
本研究选择16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门槛检验模型研究企业增加价值分配结构对创新绩效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是脆弱的,创新匮乏和不可解释风险是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匮乏和脆弱的情况正在恶化;企业的增加价值分配结构中,股东所得、债权人所得和政府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存基于托宾Q的门槛效应;员工所得与创新绩效脆弱性之间不存槛效应,对员工实行薪酬激励有利于降低创新绩效脆弱性,但其经济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东  孟奇勋 《科研管理》2010,31(5):157-163
摘要:开放式创新促进了专利交易,也加速了创新专业化分工。专利经营公司选择并实施专利集中战略,预示着专利呈现集中管理的趋势。专利集中战略是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以美国高智投资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解释了企业选择专利集中战略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企业借鉴专利集中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5—2007年连续披露R&D支出信息的107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Q值均一假设与Q值非均一假设两种情况分别建立计量模型对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无形资产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2)在国内现有数据库条件下,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代理变量,虽然对企业价值存在影响,但不十分显著,存在一定的应用约束;(3)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作用未体现明显的行业差异性,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具有显著的知识资产价值转化效率优势;(4)相较Q值均一假设模型而言,Q值非均一假设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解释力度,能更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企业战略视角,探究企业专利质押决策的影响因素。在专利特征层面,考察专利价值与专利质押的非线性关系;在专利权人特征层面,关注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的影响。基于中国专利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专利在市场、技术和法律维度的价值对企业专利质押决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市场和技术维度的价值与专利被质押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而法律维度的价值对专利质押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专利被用于质押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张世玉  王伟  张浩 《情报科学》2021,39(6):92-96
【目的/意义】构建企业专利威胁预警的概念模型,完善专利威胁预警理论,为企业参与专利威胁预警工作 提供理论支撑。【目的/意义】从影响企业专利威胁形成的技术研发人员因素出发,确定评估维度,构建企业专利威 胁预警的概念模型,分析其预警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构建的企业专利威胁预警 的“卡带”模型可以指导企业从技术研发人员角度对企业在各项技术领域中所面临的专利威胁进行评估,有助于实 现对企业专利威胁进行更为有效的识别与预警。【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HCM理论框架为基础,从 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维持时间3个维度对企业专利威胁进行评估,进而构建企业专利威 胁预警的概念模型。研究局限主要表现在对于相对技术研发能力维度的测度主要采用的是技术研发人员的专利 申请数量,尚未从专利申请质量角度对该评估维度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4.
以2011-2013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研究对象,选取托宾Q值作为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考察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研究发现,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研发投入强度对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国内专利产出质量的现状,发现国内专利有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有效专利的结构分布失衡、专利的维持时间较短;其次,尝试从科技创新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专利产出质量的影响,包括对我国政府专利政策的影响、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影响、对高校专利质量和市场实施应用的影响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即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变革和创新,营造有利于提高国内专利产出质量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真正实现专利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截面数据的专利与科技投入关系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和成 《科研管理》2008,29(3):98-104
研究科技投入对专利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十五期间各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专利与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及科技活动人员数两个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以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及科技活动人员数为解释变量,专利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利用此回归方程我们测算了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及科技活动人员数两个因素对专利的影响程度,较好地揭示了作为创新重要成果的专利与科技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文献中大多仅以经费作为因素研究其对专利的影响,本文则同时以经费和人员作为因素,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科技投入对专利的影响,因而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专利分析法对国内外航空标准件制造业专利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理清国内外航空标准件专利技术优势与差距,提出发展我国航空标准件制造业的专利战略和企业应对措施,为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航空标准件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关企业突出的经济效益证实了该专利战略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专利许可引进是企业重要的技术学习途径和技术竞争力来源。本文基于专利家族全生命周期的专利质量测度方法,利用中国专利许可备案数据、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的专利申请、引证数据,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许可经历与企业专利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专利许可经历会对受让企业的专利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之一,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2011-2013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为研究对象,选取托宾Q值作为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考察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是否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研究发现: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研发投入强度对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特别在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时,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如何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0.
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产出、区域经济效益3个维度,选取共18个指标,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模型。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发现5年来科技政策实施效果显著。科技创新政策效果的一级指标间,及其与测度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实施、健全科技创新评估机制等有助于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