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     
《教师博览》2010,(3):32-32
开放性的问题 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关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学习之友》2012,(11):44-44
@当时我就震惊了: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同学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样一则小幽默:“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看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我不仅没有感到好笑,反而被深深地刺痛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没有能力从宏观的视野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也无法提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解决方案。我只能从自己的课堂人手,发现一些问题,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4.
学会倾听     
说到倾听,我想到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笑话。在一个有好多国家的学生参加的聚会上,一位老师问:就其他国家粮食短缺,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美国学生说:什么叫其他国家?(不知道还有其他国家)欧洲学生说:什么叫短缺?(他们不缺少粮食)中国学生说: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啊?(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经在《语文学习》期刊中读到:“面对记者‘请对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的发问,欧州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请’;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粮食’;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则这样的笑话: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回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中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有人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则不知道什么叫“思考”。这则材料引人深省。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了要求,所以构建思维灵动的课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一个笑话,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一)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网上最牛古汉字囧(jiǒng)近来也突然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9.
现在,高校里面研究生流行管导师叫“老板”。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一些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的看法。大多数称“老板”的研究生为理工科学生,问及为什么?答案不外乎几种:跟老板做课题,拿工资;师兄师姐都这么叫的;老板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称导师为“老板”的主要原因有:跟导师做课题较少;  相似文献   

10.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4,(6):62-62
乘法分配律 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 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1.
老师问学生:“什么时候盐不咸?”学生很茫然。老师叫他的学生去买一包盐。学生买回来后,老师吩咐这学生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老师问。“咸!”学生吐了吐舌头。老师又吩咐学生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学生于是把整包盐都倒进湖里,老师说:“再尝尝湖水。”学生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  相似文献   

12.
欲擒故纵     
钱新华 《班主任》2010,(9):35-35
去年,我接手一个高一班,第一天开学,我正准备组织学生去体育馆进行入学教育,突然一名男生走过来,说:“新生入学教育我不想去了,”我一愣,问:“为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写作文总有一些困惑:这次作文写什么好呢?到哪里找写作的材料呢?有时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或者写自己的经历.仍会冒出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内容,我写什么好呢?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解除这些困惑呢,下面我就中学生写作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偶然翻阅书刊,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指着漆成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她接连问了好几遍,学生都答“黑色”。最后,她生气地指着黑板说:“这明明是绿色,你们为什么说是黑色的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因为它叫‘黑板’哪!”读后哑然失笑,进而感到略带苦涩。学生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只相信习惯、经验、书本,却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大脑呢?  相似文献   

15.
自己的看法     
佚名 《现代语文》2005,(4):35-35
网友传了一个笑话给我: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亚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每次学习新课文时,我总是喜欢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今天。当我出示《世纪宝鼎》这一课题时,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叫世纪宝鼎而不叫世界宝鼎?为什么叫宝鼎?它很宝贵吗?世纪宝鼎是什么样子的?它放在哪儿?这个世纪宝鼎是从哪儿来的?  相似文献   

17.
案例: 师:什么叫钝角? 生,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师:是吗? 师一边用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即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时间在榆次培训听做报告的老师讲了这样一则让人感到苦涩的故事:在美国某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吗?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非洲学生不知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电视里正在播放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谈及一个幽默。他说,联合国某组织在全球各大洲的儿童中搞了一个调查——“请谈一谈对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独特看法。”你猜怎么着,结果是各大洲的儿童居然都因为无法理解这个问题而不能回答。欧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短缺”,非洲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美国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孩子不能回答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独特看法”……主持人话落,满座笑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却难以付之一笑。由此,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一位…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书写质量严重滑坡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让学生写好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