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不是语文学习的终点,大的语文观要求我们必须冲出这"高墙内的四角的天空",放飞童心,放飞脚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搭建语言实践平台,从而使学  相似文献   

2.
【评析】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推进,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训练似乎代表了旧理念、旧方法,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不敢越“训练”一步,惟恐被视为落伍。其实,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并不违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们认为,语文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除了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外,还要突出“三化”,把握好四个关系。一、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必须突出“三化”1.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培养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手段,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把人们共同使用的规范而又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阅读教学课是实现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但是综观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课,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忽视了能力训练。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的是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关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4,(16):35-3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目标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看到“语言实践”,大家想得最多的是语文实践活动,如做调查报告、演讲、表演等,或者想到口语交际课.其实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无处不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的语言实践,如语言表达、语言运用等.日常语文教学活动要重视语言实践,充分利用学生语言实践的最佳场所——课堂,灵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个体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日常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考试评价时却常常忽视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0.
郑玮瑜 《小学语文》2013,(1):99-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段话中,反复提到“语文实践”,那么,什么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如何切实让学生经历语文实践?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堂上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面语言。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的产生根源来看,语言是离不开实践的。思格斯指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惟一正确的解释。”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作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学”充分重视,把学习视为一个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各种作业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众多教师在语言的练习、运用上下了很多工夫,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然而教学效果却时常事倍功半。透过这开“满鲜花的月亮”,让我们直面低段语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要沟通课堂内外,注重学科问的联系,充分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实践就是读写听说的实践,就是言语实践;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是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广泛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语言实践。是学生在大量的了解内容、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语言活动。我们认为,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求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在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笔者在执教《语言的魅力》一课时,在课堂上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情感,并在阅读过程中高效调动积累,主动构建知识,同时将语文视野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于丽 《现代语文》2006,(8):20-21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