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化传播历来充满了矛盾性.奥运会及其理念包括游戏行为、狂欢精神和规则意识,但中国人接纳的奥运会更多的是其理性主义精神、高尚的道德以及其宗教内涵.奥运理念中还蕴含有丰富多彩的军事学元素,它沟通了中国人关于英雄主义的想象.鉴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奥运会进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一种治疗国民心理自卑症的仪式.在神学、游戏学、祭祀学的层面,奥运会有其不可替代性.奥运会的内在精神融汇了中国人所竭力提倡的祭祀和军事的文化传统.充满诗意的神谕精神是现代奥运会的内在价值,极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从奥运神谕文化中升华出来的道德理想更是一种足以填补中国当代社会道德缺失的精神实体.奥运会传入中国后,培育了一大批奥运会信徒,这些人将奥运会看成一种外在的信仰对象,奥运会的超体育价值在此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游戏起源于人类生活,并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游戏的性质、目的区分,有娱乐消遣游戏和体育游戏两大类。通过定性、类比分析,归纳出活动性游戏属于体育游戏类,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品质为目标的体育活动。活动性游戏的参加者必须在特定的意识环境中,充当各种角色,按照一定的游戏方法和规则进行群体活动。活动性游戏和竞技游戏尽管同属于体育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原生态奥林匹克精神的孕育载体——抚牛腾跃进行个案分析,回顾原生态奥林匹克精神产生和丧失的过程,阐述原生态奥林匹克视野下体育与游戏的差别.研究认为原生态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的至高道德和攻击性本能的完美结合;体育是一种教育,意味着弘扬美德、提高素质、改善社会,而游戏虽也是使身体出众的努力行为,但是方式充满伪装、狡诈、虚伪、谎言和讽刺;原生态奥林匹克精神的丧失究其原因是受不正当利益的驱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人文主义倡导、学校体育发展都在呼唤原生态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休闲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以体育活动的形式作为休闲的手段,这些运动形式游戏、娱乐的比重大,因而从本质上更接近本源意义上的"休闲"活动.体育本身就是人类调解自我而创造的文化形式,而民族传统体育更适应了社会提出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足球为现实物质组成,同时也有精神意义,其核心意义来自人类的竞争性本能,而其外围形态则是戏剧。足球为人类所创造,却又可以反控人类之行为与思想。足球是表演者群体共同完成的游戏形态,其户外性特质再现了古希腊体育的基本风貌。足球为自然游戏,其中的癫狂性仅仅是对人类史前行为的一种扮演过程。它再现了人类原始生活的自然情态。足球构建出一种新型演剧模式,它将女性诱导进来,从而在自然均衡律原则上预设出一种完整生态链。女性观众介入足球也使得足球更加丰富多元。人们可以在性、足球、戏剧三位一体的角度考量足球的悲剧内核。足球代表着一种自然循环的力量,它将男性与女性、戏剧与神话、游戏与进化之类的观念融为一体,再现了大自然的基本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的“尚力思潮”是一次唤起民族素质的运动,其中重视学校体育活动是其重要侧面.严复、鲁迅和毛泽东三人围绕“灵与肉”何者重要而各抒已见,形成这一思潮中的一种逻辑关系. 体育的意义在于超越自卑.学校体育在三个方面对这种自卑的超越具有重要意义.游戏是学校体育的前奏,仍是克服自卑的一种模仿性活动,旨在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中国的学校体育不仅不应该忽视学生的游戏性质,还应大力重视这种活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缺乏对竞技体育生命特性的认知"、"缺乏对竞技运动员生命价值的尊重"等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不同视角的哲学、自然科学以及人类学等对人生命特性的认知不同,故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观。竞技体育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一种重要的生命文化和精神现象,它具有丰富的生命特性。竞技体育的生命特性表现为"身体性、游戏性、竞争性、创造超越性、整体性、和谐性"。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命哲学,也是一种理想精神、一种提升现代人生命质量的文明运动。  相似文献   

8.
身体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点,也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原点.自由而强健的身体引发了古希腊人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从而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开启了人类身体教育的序幕.在理性主义的推动下,体育教育成了一种对身体的教化过程,而文明社会形成的对抗更使体育教育的竞技化成为一个常态.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学理论,对体育与战争两种社会现象进行辨析。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体育与战争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源头所在。对体育与战争中所共同存在的攻击性行为、体能需求、谋略运用、团队精神等因素进行类比分析。指出,尽管战争与体育存在多方面的类同,然而两者也存在互斥性:体育增进友谊和团结,战争却留给人们猜忌和仇恨;体育强调公平竞争,战争却是不择手段;体育是一种游戏,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战争则是一种杀戮,是对生命的冷酷践踏与摧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士君子儒,是中国古代文化精英群体,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承载者。在中国近现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碰撞交汇中,他们一方面自觉不自觉秉承着传统的深质,一方面面对现实与时俱进,以大无畏的君子人格和历史责任感,融汇中西文化,特立独行,舍生取义,投身于民族危亡的拯救之中,从而从历史不绝如缕的承续关系上,完成了中国古代士君子儒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变。为我们深度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提供了独特具体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电影是向大众传播体育文化、体育意识和体育形态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的体育电影随着历史时代文化主题的演变呈现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从近代的"救亡图存"、新中国初期的"体育即政治"到市场经济中"人本"体育思想的觉醒,中国体育电影一直在宣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励志主题。在新时期,应进一步拓宽和挖掘体育电影主题,探索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去弘扬体育的积极意识形态,关注人性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休闲体育的人本需求与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人性角度对现代人对休闲体育的诉求进行了阐述,休闲体育是现代人发展的本性需求、是现代人生活的精神向往、是现代人"疾病横行"的身体诉求、是现代人"消费主义"的理性诉求。休闲体育的保障与发展需要政府职能的发挥,政府应加大休闲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保障;加强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培育、扶持与监管,强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满足人们多元的体育需求,推动休闲体育服务均等化;制定休闲体育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人的行业先祖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武人集团。战国时期武人的社会地位开始下移,武人在遭受到帝制时期各个王朝的迫害性对待后逐渐沉潜到社会底层。汉代灭侠仅仅是对春秋和战国时期尚侠时代的一种反动,却意外地消除了中国武士的常态化身份,而中国体育人的罪感存在已成为阻滞民族创造力的障碍。现代中国体育人仍旧带着诸多的不兼容于儒家文明的价值符号,中国体育人的罪感心理并未完全消亡。在举国体制、大国体育以及强国体育的策略的鞭策下,中国体育看似崛起,但并未改变中国人对体育以及体育人的刻板印象。中国体育人精神的再造工作始终未能完成。中国现代的体育人的生存与发展之路依然充满了迥异于传统中国人和典型的西方人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14.
老庄之学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中国雅俗两界人士的精神世界。从宗教及文化角度看,老学核心在于其道德观及其自然精神,庄学核心则在于其人学观及其艺术精神。若转换得当,老庄之学仍是构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带动力量,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强调了体育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密切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的物质基础,体育消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梦需要世界的认同与赞赏,体育以其政治色彩淡、群众性广、社会影响大而十分适合作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对中世纪基督教灵肉观的演变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中世纪属于基督教,基督教神学影响和形塑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基督教的灵肉观对中世纪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中世纪早期和中期,奥古斯丁主义坚持“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灵肉对立观,导致竞技体育的沉寂和体育被排除在教育之外;(2)中世纪晚期,托马斯·阿奎那代表的经院哲学重新阐释灵肉关系,提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存在”的灵肉结合观。思想解放带来人们对身体及其健康的重视,在教会学校也开展了课余体育活动,城乡社会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它们成为近现代多种运动项目的前身。  相似文献   

17.
儿童良好的社会化发展能力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素质,培养和发展儿童的社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入手,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体育游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结果表明:体育游戏除了向儿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体质外,还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游戏过程帮助儿童形成公平竞争、不畏挫折、敢于拼搏、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规则意识、利他取向、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因此,探讨体育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 ,而通过体育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是其重要的功能 ,它主要表现在 :体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族志气 ,激发爱国情感、激励民族意识 ;可以培养拼搏精神、磨练顽强意志 ,发扬集体主义、形成团结合力 ;体育能够教育人们采取乐观态度对待荣辱胜负 ,丰富精神生活、陶冶健康身心 ;体育活动要坚持艰苦奋斗、依靠自强不息 ,尊重客观规律、讲究科学求实 ;体育能够体现公平原则、反对弄虚作假 ,优化社会环境、树立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轮椅篮球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残疾人轮椅篮球运动这一特殊群体,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医学鉴定、现场观测、逻辑分析法 等综合研究方法,根据我国轮椅篮球的发展现状在医学功能分级、运动员和教练员现状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 探讨,对于提高轮椅篮球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科学的对轮椅篮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更好的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有 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